美國總統里根簡介
里根是美國政治家,第33任加利福尼亞州州長(1967年-1975年),第40任總統(1981年-1989年)。里根在1980年的選戰中擊敗了現任的吉米·卡特,同時共和黨在那年選舉中也贏得了26年來首次在參議院過半數的席次。下面小編帶大家去看下美國總統里根簡介吧
羅納德?威爾遜?里根 (Ronald Wilson Reagan)于1911年2月6日生于美國伊利諾伊州坦皮科城。父親約翰?里根,母親內麗?威爾遜。1928年考入尤雷卡學院攻讀經濟和社會學,1932年畢業獲經濟學和社會學學士學位。
畢業后,曾在艾奧瓦州電臺任體育節目播音員五年。1937年進入好萊塢華納兄弟電影公司開始影視演員的生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應征入伍,在美國空軍服役。退伍后重返好萊塢,在此后20多年的時間里,他曾先后在50部影片中擔任角色。1947年至1952年和1959年至1960年先后兩次任電影演員協會主席。1949年當選為電影業委員會主席。
里根早年參加民主黨。1962年,他改投共和黨,并在政壇嶄露頭角。1966年至1974年連任兩屆加利福尼亞州州長。1968年和1976年兩次爭取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的提名,但均未成功。1969年被選為共和黨州長協會主席。
1980年11月,里根再度競選總統獲勝,當選為美國第49屆總統,并于1981年1月20日宣誓就職。1984年11月,他競選連任成功,當選為美國第50屆總統,1989年1月,他結束總統任期。任職期間,里根對內積極推行經濟復興計劃,主張縮減政府規模和權力,減少稅收,降低通貨膨脹率和削減社會福利。在國際問題上,他提出戰略防御計劃,對蘇聯采取強硬政策。里根與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先后舉行4次首腦會談和會晤,并于1987年12月8日簽署了徹底銷毀和禁止兩國中程導彈條約。
里根卸任后,美國政府為表彰他在任期內所作出的貢獻,于1993年授予他總統自由勛章。1994年11月5日,里根通過電視向公眾宣布,他患了老年癡呆癥,并從此淡出美國政壇。2002年5月16日,美國國會授予他金質獎章。2004年2月6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決定將里根的生日定為“里根日”。
2004年6月5日,里根在加利福尼亞的家中去世,享年93歲。里根曾連續兩屆出任美國總統,是美國歷史上當選和就職時年齡最大的總統,也是最長壽的總統。
1984年4月26日至5月1日,里根應邀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右圖),他是中美兩國建交以來首位訪華的美國在職總統。
1940年里根與簡?懷曼結婚,生有一女,后離異。1952年他與同在好萊塢從藝的南希?戴維斯結婚,生有一子一女。
里根的傳奇一生 “里根號”航空母艦 以美國總統里根命名 里根主義 里根主義(Reagen Doctrine ),R.W.里根于1986年3月14日發表的題為《自由、地區安全和全球和平》的咨文中,首次提出的針對第三世界的施政方針。主要內容是與蘇聯爭奪第三世界。認為蘇聯在70年代勢力伸展過長,內外交困,難以鞏固已經取得的進展。美國應準備以“低烈度戰爭”阻止和反擊蘇聯在第三
世界對美國利益的威脅,遏制它的擴張主義,把它取得的政治和軍事進展推回去;鼓勵第三世界親美右翼政府的活動,加強對其他第三世界國家和抗蘇武裝的經濟、軍事援助,穩定局勢。 里根主義和第三世界的逆轉 美國1986年上半年向安哥拉的安盟和阿富汗抗蘇力量首次提供幾百枚美制先進武器——毒刺式導彈,先后兩次動用美國軍事力量打擊在利比亞的目標,是里根主義的最初實施。
里根政府自上臺之日起,就有一個管教第三世界的日程表。雖然東西方對抗是里根總統以激烈的方式所明確宣稱的主題,對新一屆華盛頓政府的大多數官員來說,南北沖突問題和東西方的對立同樣嚴重,解散歐佩克和擊退蘇聯共產主義一樣重要,世界銀行中的麥克納馬拉派自由主義者和美國國務院中的麥克戈文派人士都同樣的可惡。
大獲全勝的里根主義哲學和姿態包容了雜七雜八的思想傳統,但其核心的意識形態與共和黨的中西部和西部派別有緊密聯系,巴里?戈德華特和羅納德?里根正是從這些派別中發跡的。①共和黨中這些派別的主要觀點反映了保守的鄉村社區、郊區的中產階級以及東海岸之外的商業利益,他們認為美國正在遭受兩方面的圍攻:國際上的共產主義,和國內的新"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