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明朝戶部簡介
明朝戶部所主管的范圍是全國的錢糧、田賦、戶口,因此與各個少數民族勢必產生一定的關系。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歷史明朝戶部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歷史明朝戶部介紹
戶部所主管的范圍是全國的錢糧、田賦、戶口,因此與各個少數民族勢必產生一定的關系。戶部設主官尚書一,秩正二品;副官左右侍郎各一,秩正三品;其下有浙江、湖廣、江西、陜西、廣東、山東、福建、河南、山西、四川、廣西、貴州、云南十三司清吏司。各司設郎中一,秩正五品;員外郎一,秩從五品;主事二,秩正六品。此外尚有照磨所、廣積庫、內、外承運庫、軍儲倉等職司,因此又分為民、度、金、倉四科(《明會典·戶部一·諸司執掌》)。這個部門所涉及的少數民族事務集中體現在課稅、茶貿易以及婚姻人口統計等方面。明朝雖然不禁止少數民族與漢族通婚,但必須事先呈報,不得私自嫁娶,“違者,男女兩家抄沒入官為奴”(《《明會典·戶口二·黃冊·婚姻》》)。具體法律詳情,將在下一章內專門闡述。至于明英宗正統十一年(1446年),又重申該命令也包括“云南、貴州、四川所屬各宣慰、宣撫。安撫長官司并邊夷諸州縣土官衙門”(見前引書)。另外,做為明朝控制青藏少數民族重要策略之一的茶馬交易,也是戶部所管理的重要職司。為了禁止私人販茶,明朝認命了巡茶御史,還設立了茶馬司、茶課司以及批驗所等機構,歸屬戶部管理(《明會典·戶部·茶課六·茶課》)。戶部外派的茶馬司駐于西寧、河州、洮州、甘州(此三地在今甘肅)、雅州(在今四川)等地。茶馬司設大使一,秩正九品;副使二,秩從九品。其余明朝與少數民族的賞賜與貢品,皆由戶部會同禮部辦理。
典掌國家禮儀、貢物和教化的禮部,設尚書一,秩正二品;左右侍郎各一,秩正三品;下轄儀制、祠祭、主客、精膳四司。其中,儀制司有會同吏部奏請“藩王之誥命”的職司;精膳司負責宴饗入貢土官的酒食;主客司則接受和管理土官的貢品,對其進行登記造冊,并根據成例分派回賜之物。最后這一項是會同工、戶兩部完成的。
做為國家武裝力量的掌管衙門的兵部,設有武選、職方、車駕、武庫四司(據萬歷年間最后確定職司),其中,武選司掌管土官的“選授、升調、襲替、賞功”(《明史·職官志一》),這里說的土官,也稱為“附塞之官”,專指歸附明朝的少數民族首領,例如《明會典·城隍二·屬夷》之中說過,“東北諸夷有數種,洪武、永樂間相率歸附,朝廷官其酋長,為都督、指揮使、指揮、千百戶、鎮撫等官,賜以敕書印記。”洪武十三年(1397年)還規定了土官們的選任、升調、功賞制度如下:“凡土司之官九級,自從三至正七,皆無歲祿,其子弟、族屬、妻女、若婿及甥之襲替,胥從其俗。”又說,“贈官死于王事,加三等;死于戰陣,加三等”(《明史·職官志一》)。此外,職方司也承擔了一定的民族事務,負責確定各少數民族羈縻衛所以及土司兵的軍制、駐防、操練、征調等事務,土司及各衛所“各統其官軍及部落,以聽征調、守衛、朝貢、保塞之令,以時繕浚其城池而閱視之”(見前引書)。
五軍都督府是明的最高軍事機構,管理著天下軍籍,因此各土司、羈縻衛所之軍籍,亦在其冊。但是,隨著明朝不斷加強兵部文官的軍事管理權,這個由朱元璋起兵之初設立的“大都督府”演變而來的機構漸漸失去了原有的權限,最終淪為虛銜。
最后談談僧錄司,這個“專一檢束天下僧人,恪守戒律清規,違者從本司懲處”(《明會典·僧錄司》)的衙門在處理全國宗教事務的同時,也兼管各個少數民族的宗教事務。除了中央機構之外,它也在各地區州府內也設定了名為僧綱司和僧會司的派出機構。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在西寧設僧綱司,翌年在云南設僧綱司。至永樂十五年(1417年),又在東北建州衛設僧綱司。除了這三個比較大的僧綱司之外,其他少數民族地區也設立的規模不等的僧會司,便于加強對民族信仰的控制。
除了這些中央機構之外,明朝的各地方也設立的等級次第不等的民族事務管理機構,這就是土司和羈縻衛所。該官員例由該地本族首領擔任,聽命于明朝派遣的各級地方官吏,與之接洽,共同會商處理民族事務。另外,在各級地方官員之外,明朝中期以后,太監勢力在宮內抬頭后,出現了向地方派遣鎮守太監的情況并得以迅速普及。太監勢力參與地方政務后,對于明朝的少數民族政策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這種變數將在今后開辟專章加以討論。
歷史明朝戶部簡介
戶部是中國古代官署名,相當于今日的財政部。其長官為戶部尚書,即現今的財政部長。
起源于三國,時設有度支尚書,掌財政。隋朝以度支尚書為民部尚書。至唐代避太宗李世民名諱,改稱戶部,為六部之一,長官為戶部尚書。歷代相沿。
明清時期戶部掌全國疆土、田地 、戶籍、賦稅、俸餉及一切財政事宜。其內部辦理政務按地區分工而設司。各司除掌核本省錢糧外,亦兼管其他衙門的部分政務,職責多有交叉。清還設有掌管八旗事務的八旗俸餉處及現審處。隸屬于戶部的機構有:掌鑄錢的錢法堂及寶泉局;掌庫藏的戶部三庫;掌倉儲及漕務的倉場衙門。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清政府宣布“仿行憲政”,將戶部改為度支部。戶部遂廢。
看了歷史明朝戶部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