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的目的
甲午戰爭,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大屈辱。甲午戰爭之后中日雙方簽訂了《馬關條約》,這是一條極不平等、喪權辱國的條約,它的簽訂給中國貿易等多方面帶來了嚴重的沖擊。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相關資料。
甲午戰爭的目的
甲午戰爭的目的很明顯,對于日本來說就是想打開國外市場,來一次來緩解國內高速進行的工業革命帶來的壓力。跟歐洲列強的目的差不多,經濟利益的驅使永遠是第一動力。而當時地大物博資源豐富,并且一樣社會形勢不是很好的中國就成了日本的目標。
簡單分析一下日本當時國內的情況,就可以得出甲午戰爭的目的。再對比一下中國和日本當時的社會狀況,就知道這場戰爭是不可避免的。
當時的日本經歷過脫胎換骨的革命,一改過去舊習,從一個落后國家迅速成為發達國家。但在快速發展的同時,日本國內也爆發了各種各樣的階級矛盾。高速發展的經濟與國內的資源匱乏形成強烈沖突。緩解這種矛盾的解決辦法就是發動戰爭。日本統治者這時將罪惡的目光投向了積貧積弱卻地大物博的中國。侵略中國,緩解國內矛盾這就是甲午戰爭的目的。
而中國在被歐洲列強被迫轟開大門之后,社會形勢緊張。但是清政府決定進行洋務運動,提出自強口號,并且建立了北洋水師,成為亞洲一個強大的海軍力量,即使歐美列強也放緩了侵略腳步。但清朝并未像日本那樣變革國家制度。此時清朝政治十分腐敗,人民生活困苦,官場中各派系明爭暗斗、爾虞我詐,國防軍事外強中干,紀律松弛。這樣的中國最適合作為日本侵略的目標。
甲午戰爭的影響
甲午戰爭的影響都體現在哪些方面?甲午戰爭影響對于中日雙方來說,應該是有著天壤之別,那這些區別主要體現在哪里?
甲午戰爭,是中國和日本之間的一場戰爭,以中國戰敗,日本取勝為結局。甲午戰爭之后,中國社會和日本社會均發生了重要的變化,這些變化可以歸因于甲午戰爭的影響。
首先,從中國方面來看甲午戰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其一、甲午戰爭的結局標志著中國清政府改革的徹底失敗,洋洋灑灑投入大量經費所開始洋務運動無疾而終,所建造的北洋戰艦在甲午戰爭中全軍覆沒。
其二、中國的經濟、貿易受到嚴重的沖擊,中國的半殖民化程度加深,國際化地位大大下降。
其三、中國人民抗日熱情高漲,全國各地均出現自發抗日的行動,如義和團運動。
其次,從日本方面來看甲午戰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其一、日本內部的矛盾得到了轉移,資本主義向帝國主義轉變的巨額經費有了著落,日本從此走上了更為富強的道路。
其二、日本在甲午戰爭中嘗到了甜頭,而后更大范圍的開展了對中國的侵略活動。
甲午戰爭失敗原因
作為中國近代歷史上的一次大規模戰役,甲午戰爭在歷經了九個月的時間后,最終以中國的全面失敗告終。發生甲午戰爭時,中日雙方的軍事實力并沒有過大的差距,那么甲午戰爭失敗的原因是什么呢?為了全面準確的進行分析,甲午戰爭失敗的原因應該從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兩個方面來分析,圍繞甲午戰爭失敗的原因分析后,可以看出中國存在的問題有哪些?
從主觀層面來看待甲午戰爭失敗的原因,主要因為以下三個因素導致的。
其一、對于戰爭的預計不足,早在甲午戰爭之前,中國鴉片戰爭的爆發,中國和日本的戰爭早已拉開了的序幕,但中國清政府的盲目樂觀,認為近十年沒有戰爭爆發,從而放松了警惕,這為甲午戰爭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其二、將希望寄托在別的國家身上,這是甲午戰爭失敗的重要原因。人往往只有在沒有外在依靠的情況下,才能發揮自己的最大潛力,如果將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就不會盡自己全部的努力,那么從而會得到不同的結果。甲午戰爭中國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為清政府指望列強的調停,在戰斗中畏首畏尾。
其三、清政府的腐朽,決策的錯誤導致了甲午戰爭的失敗。
從客觀層面來看待甲午戰爭失敗的原因,主要因為以下兩個因素導致的。
其一、兵器的老化,洋務運動后,清政府擁有了北洋戰艦,但是卻未花費應有的經費用來維修保養它,而是將其挪作他用,最終導致了與日本艦隊對決中北洋戰艦的全軍覆沒。
其二、日本蓄謀已久,引誘中國調入陷阱。
甲午戰爭的評價
從甲午戰爭的評價中,中國可以吸收到很多教訓。在這場由日本發動的非正義的戰爭中,中國自然是受害者,但是在戰爭中中國的退讓才是最大的敗筆。在兩國對戰之前,中國的軍事力量并不比日本弱。但是最后的結果令中國跌落谷底。因此甲午戰爭的評價很有參考意義。
甲午戰爭的評價中提到,從中法戰爭結束到甲午戰爭爆發的九年,是中國在十九世紀下半葉一段最好的時期。在此期間,國內無大亂,遠東的國際環境緩和,中國與西方各國都處于和平狀態。以“富國強兵”為目標的洋務運動,歷經三十年,效果明顯。甚至英國權威人士評論說:“亞洲現在是在三大強國的手中——俄國、英國和中國。”
甲午戰爭前,遠東地區基本是俄、英爭霸,中國和日本的情況雖有不同,但都受到不平等條約的制約。甲午戰爭的勝利,使日本一躍成為亞洲強國,完全擺脫了半殖民地的地位。而中國的國際地位則一落千丈,財富大量流出,國勢頹微。甲午戰爭的失敗,對中國社會的震動之大,前所未有。一向被中國看不起的“倭寇”竟全殲北洋水師,索得巨款,割走國土。朝野上下,由此自信心喪失殆盡。清朝的獨立財政至此破產,靠向西方大國舉債度日。
而日本方面,戰爭勝利帶來的戰果遠超想象。三億五千萬的賠款讓他們有種暴發戶的感覺,第一次嘗到甜頭的日本,開始對中國進行長時間的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