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和諸葛亮的目的是什么
三國時總有一些打架不清楚的事情,比如劉備和諸葛亮到底想做啥?下面學習啦小編就告訴大家劉備和諸葛亮的目的是什么,希望能夠解答您的疑問。
劉備和諸葛亮的目的是什么:
三國時期的蜀國,是劉備一手創建起來的,劉備蜀漢依靠的就是“劉關張三結義”及趙云等人的兄弟伙核心集團,再加上所謂“仁義布四海”策略收買了人心,最終吸引到諸葛亮、龐統、法正等大批天下奇才人物加盟而建立的。該國的建立—–以劉備在漢中擊敗曹操并奪取漢中為標志。劉備一生與曹操交戰無數次,僅有此次大勝曹操,并強有力地從曹操手中奪取漢中及上庸等地,以強大的實力說明了中國北方最強的曹操的力量已不入劉備了,劉備的力量強大到可以公開對抗曹操,并戰勝曹操了,東吳孫權的實力自然在曹操之下,劉備的力量達到了全盛和頂點。
劉備此時有荊州5郡(荊州共9郡:3郡由劉備歸還東吳,1郡在曹仁手里),東西兩川,漢中及上庸,以及云貴等地,有關張趙馬黃五虎大將,以猛將魏延、以及李嚴、李恢、馬忠、付彤、黃權、王平等等、可謂兵強馬壯、人材濟濟。
然而就在這之后,劉備和諸葛亮卻作出了令人十分不解的用兵戰略,用鎮守荊州5郡之地的兄弟集團中二兄弟關羽出兵攻擊北方的曹操,卻沒有派任何一支蜀國軍隊從其它方向策應、協助、支援。結果就是,已經鎮守荊湘之地十余年的關(且年齡已達58歲),出兵與曹操部隊的于禁曹仁徐晃等部激戰近3個月,雖打敗于禁,但被曹仁阻擊于襄陽城下,兵疲乏術,無法破城,后與曹的徐晃援軍交戰時,被徐擊敗。最后,關的后方荊州5郡也被東吳呂蒙襲奪,關之部在曹軍和東吳大軍的兩面襲擊打擊下潰敗、關羽及義子等忠勇將士全部戰死,真可惜!
從關羽出兵北伐到戰敗死亡,時間長達4個多月,關率部苦戰到死戰,始終沒有任何一支來自蜀國友軍的支援,就是按劉備與諸葛亮在“隆中對”里所制定的戰略,也應該是蜀國主力大軍從漢中向北或向東攻擊曹操,而荊州北上的蜀軍應是偏軍出擊。但劉備及諸葛亮卻要關羽的荊湘部隊為主攻,而且居然沒有蜀國其它方面的攻擊配合,也沒有派智能之將來替關羽防守荊州5郡。
而劉備得到漢中及上庸等地后,完全有能力和實力派大將率軍支援關的,劉備當時的眾多戰將(如張飛、趙云、馬超等)都有可以派出來支援關的。關年邁歲高,勞師遠征,后方無能人智士防守,在曹魏和東吳的雙重打擊下,關哪能自保得了,但關還是忠實地執行命令、盡心盡忠,直至戰死、以身殉職,真是可惜之致!可憐之極!
《三國志》和《三國演義》上都未對關的奇怪的孤軍北上一事作說明或解釋,都只說是劉備及諸葛亮的安排,那劉備與諸葛亮的如此安排布署的意圖是什么呢?為什么要進行如此的戰略變更和戰役冒險呢?最奇怪的是,劉備登基當皇帝后,一定要伐吳,為關報仇。可此時關已死三年多了,三年多的時間里都不出兵打東吳,當了皇帝了就可以打了嗎?
在劉備伐吳時,劉備的高級戰略參謀法正已死,黃忠也不行了,而且出戰之前張飛也被洗白了,還不讓趙云參戰、魏延、馬超等均不去參戰,諸葛亮也留守,用了一大批無名無能之將,能打勝仗么、能報仇么?
現在問題來了,從派關孤軍北上、到無任何支援敗死、到三年之后才想起、到用次等軍隊攻吳——-劉備和諸葛亮這兩人究竟在作什么呢?
諸葛亮簡介:
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三國時期蜀漢丞相,中國歷史上著名政治家、軍事家、發明家。東漢末期徐州瑯琊陽都(今山東省沂南縣)人。青年時耕讀于南陽郡,地方上稱其臥龍、伏龍。后受劉備三顧茅廬邀請出仕,促成孫劉聯盟和建立蜀漢政權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劉備死后,諸葛亮受封爵位武鄉侯,任蜀國丞相,輔佐劉禪,成為蜀漢政治、軍事上的實際領導者。先后五次率軍北伐曹魏,在第五次北伐時病逝于五丈原,追謚為忠武侯。后世常尊稱諸葛亮為武侯、諸葛武侯。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是中國傳統文化里忠臣與智者之代表。234年8月28日在五丈原逝世。出生:公元181年農歷七月二十三
官職:丞相、領司隸校尉、益州牧、錄尚書事、假節
爵位:武鄉侯、武興王(東晉追封)謚曰忠武侯
先祖:諸葛豐(西漢司隸校尉)
父親:諸葛珪字君貢(東漢末年泰山郡丞)
母親:章氏
叔父:諸葛玄(豫章太守)
配偶:黃月英(黃碩)
同族:諸葛誕
兄弟:諸葛瑾(兄)、諸葛均(弟)
子女:諸葛瞻(長子),諸葛懷(幼子)、諸葛果(長女)、諸葛喬(養子,原諸葛瑾之子)
孫子:諸葛尚(瞻長子)、諸葛京(瞻次子)、諸葛質(瞻三子)、諸葛攀(養子之后,后因諸葛恪獲罪,滿門抄斬,故重歸諸葛瑾門下)
繼任者:蔣琬、費袆、姜維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人稱臥龍先生,與鳳雛先生龐統、徐庶等為摯友,漢族,徐州瑯琊陽都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主公為昭烈皇帝劉備,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
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并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是中國傳統文化里忠臣與智者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