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之死背后的趣聞
幫司馬懿折騰死諸葛亮的幕后謀臣是誰?趕緊一起來看看下面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諸葛亮之死背后的趣聞,看完本文也許你的疑問就有答案了。
諸葛亮之死背后的趣聞:
因為有一本三國演義,關于諸葛亮六出祁山伐魏的故事中國網友大都熟悉,在諸葛亮攻打魏國之時,他的對手司馬懿采取守勢。以逸代勞,諸葛亮使盡了各種辦法都不見效,甚至還送給司馬懿女人的衣服,都沒有用。最終活活把諸葛亮給累死了。對此,網友們都覺得司馬懿很鬼,是他把老對手諸葛亮給折騰死的。但這個故事背后卻有一個鮮為人知的功臣,他就是辛毗,準確的說是辛毗不讓司馬懿出兵才把諸葛亮折騰死的——
黃初七年(226年),魏文帝病故,魏明帝繼位。辛毗進封為潁鄉侯。當時中書監劉放,中書令孫資深得魏明帝寵,他們專斷朝政,朝中大臣紛紛投靠。辛毗卻不肯趨炎附勢,凡事秉公而斷,從不假以詞色。他的兒子辛敞怕老父遭到讒言陷害,勸他同劉放、孫資搞好關系,遭到他的嚴厲斥責。
魏明帝青龍二年(234年),蜀漢諸葛亮六出祁山,大舉伐魏,魏明帝命大司馬懿率軍抵抗。兩軍對壘,司馬懿以逸待勞,諸葛亮屢次挑戰他都置之不理。后來諸葛亮派人給司馬懿送去女人穿的衣服,以此來刺激他出營作戰。魏軍眾將都以此為恥,要求出戰。司馬懿上書魏明帝,要求出戰,被明帝拒絕。魏明帝惟恐眾將不聽調度,就派辛毗為使者,持節趕赴魏軍大營,遏制諸將行動。將領們都因辛毗素以剛正、執法嚴明而不敢輕言戰事。司馬懿屢次請求出兵,都被辛毗嚴辭拒絕。兩軍在五丈原對峙三個多月,諸葛亮欲進不能,欲退不舍,后操勞成疾,病逝軍中。魏軍班師回朝后,辛毗任衛尉之職,不久病故,明帝贈他謚號為肅侯。
辛毗簡介:
辛毗(生卒年不詳),字佐治,潁川陽翟人。三國時期曹魏大臣。原居隴西(郡治在今甘肅臨洮縣),東漢光武帝建武年間,其先人東遷。當初,辛毗跟隨其兄事袁紹。曹操任司空時,征召辛毗,他不受命。官渡戰后,辛毗事袁紹的兒子袁譚。公元204年,曹操攻下鄴城,上表推薦辛毗任議郎,后為丞相長史。公元220年,曹丕即皇帝位,以辛毗為侍中,賜爵關內侯,后賜廣平亭侯。魏明帝即位,封辛毗穎鄉侯,食邑三百戶,后為衛尉。公元234年,諸葛亮屯兵渭南,司馬懿上表魏明帝。魏明帝任辛毗為大軍師,加使持節號。諸葛亮病逝后,辛毗返回,仍任衛尉。不久,逝世,謚肅侯。
辛毗為人直率,如在魏文帝在位時曾多次對他作出勸諫:有一次文帝打算遷移冀州士家十萬戶到河南,但當時群臣以連年蝗災,饑荒嚴重為由反對,但文帝執意堅持。辛毗于是求見,力勸文帝,文帝于是改變主意只徙五萬。又有一次,從文帝打獵射雉雞,說:"射雉樂哉!"辛毗卻說:"于陛下甚樂,而群下甚苦。"文帝不作聲,以后亦減少打獵了。亦有一次文帝有意攻伐東吳,辛毗諫說不可,認為時間并不適合,但文帝不聽,終無功而還。
辛毗亦很重視氣節,不愿向奸佞小人卑躬屈膝。如魏明帝時,中書監劉放和中書令孫資受明帝寵信,獨覽朝政,兒子辛敞勸他應像朝中其他官員般和他們住來。但辛毗認為他們不能對自己做什么,大不了還是不能當三公,用不著因為他們而放棄氣節。冗從仆射畢軌一次推薦辛毗任尚書仆射,劉放及孫資卻向明帝說他"性剛而專",令明帝不任用他,反讓他出任衛尉。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辛毗與正史大體相當。辛評之弟。初為平原令,輔袁譚。為使赴曹營求和。袁氏亡,歸曹。毗在城外,用槍挑袁尚印綬衣服,招安城內之人。審配大怒,將辛毗家屋老小八十余口,就于城上斬之,將頭擲下。后為衛尉,送旨赴五丈原與蜀軍對峙之魏軍,止住欲出征的將士。司馬懿稱辛毗為知其心者。畢軌:"尚書仆射王思精勤舊吏,忠亮計略不如辛毗,毗宜代思。"
劉放、孫資:"毗實亮宜,然性剛而專。"
陳壽:"辛毗、楊阜,剛亮公直,正諫匪躬,亞乎汲黯之高風焉。"
何尚之:"清道而動,帝王成則,古今深誡,安不忘危。若值汲黯、辛毗,必將犯顏切諫,但臣等碌碌,每存順默耳。"
李適:"聞諸辛毗,牽裾魏后,則有禽息,竭忠碎首,勉思獻替,以平可否。勿謂無傷,自微而彰;勿謂何害,積小成大。"
王夫之:"迨于子桓之世,賈詡、辛毗、劉嘩、孫資皆坐照千里之外,而持之也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