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之死解密
漢武帝是中古歷史上有名的英明雄主,對于整個漢族文化的發(fā)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那么這么一個偉大的帝王是怎么死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相關資料。
漢武帝之死解密
在晚年的時候漢武帝目睹了因為自己窮兵黷武而生活困苦的老百姓的處境,感到自己這些年來一心征戰(zhàn),對于天下確實造成了很大的負擔,心中有所觸動,而且求仙問道又沒有什么結(jié)果,被好多個方士神棍給騙了,還釀成了慘絕人寰的巫蠱之禍造成了自己苦心培養(yǎng)的繼承人劉據(jù)的身亡,可以說這樣接踵而至的打擊,即使是漢武帝這樣意志堅定的人也不由得對于自己的政策產(chǎn)生了懷疑,產(chǎn)生了動搖,心中生出了悔意。
痛定思痛之后,漢武帝決定下詔悔過,于是頒布了有名的《輪臺罪己詔》,從此西漢再次恢復到安定之中,為之后昭宣二帝的中興打下了基礎,之后漢武帝一心培養(yǎng)自己的新繼承人劉弗陵,并且為了避免以后鉤戈夫人會重演呂后時期的悲劇就找借口處死了鉤戈夫人,在生命的最后時期漢武帝找來了幾個有能力的大臣,霍光等人,對他們說了很多,說了自己一生,并且要他們在自己死后輔助少主劉弗陵治理天下。
之后的日子里,風雨愈急,似乎知道這個統(tǒng)治了中原大半個世紀,打得四夷抬不起頭來的帝王已經(jīng)走到了人生的末路,在幾天后的一個夜晚,宮中響起了喪鐘聲,宣告著這個雄才偉略的帝王從此告別了塵世,前87年二月丁卯日,漢武帝駕崩。
漢武帝最后是怎么死的
漢武帝是一個有雄才大略的統(tǒng)治者,也是一個為人善用的合格的管理者,他在位的時候很多舉措都是惠及后世的。但是晚年的漢武帝確實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存在,也導致他的死時心灰意懶,那么漢武帝是怎么死的呢?
漢武帝晚年的殺戮太過嚴重,使得漢武帝在晚年時候遭遇到一生中最為嚴重的打擊。首先李廣利伐匈奴不利導致了全軍覆沒,并且李廣利與丞相密謀推立李夫人之子為太子,在抗擊匈奴失敗后就投降與匈奴,一年之后被殺。之后又因為巫蠱之術(shù),造成了父子相殘的局面,最后太子劉據(jù)自殺,衛(wèi)皇后也自縊而亡。這樣的種種打擊使得晚年的漢武帝非常的心痛,他對于自己曾經(jīng)的所做作為很是后悔。
漢武帝下《輪臺罪己詔》來承認自己的錯誤,他做的事情傷害了無辜的百姓,也使得身邊的人傷心了,他知道自己的錯誤并想盡力的彌補。公元前88年,他畫了一副“周公背成王朝諸侯圖”送給霍光,這個意思已經(jīng)很清楚了,他知道自己將不久于人世,他將自己的小兒子劉弗陵托付給霍光,希望霍光能輔佐劉弗陵上位。而且他為了不出現(xiàn)子幼母強的情況,害怕趙夫人重演呂后的局面,找了一個借口處死了趙夫人。這也看出了劉徹的絕情與冷血,趙夫人是他晚年時最愛的女人,他也可以為了江山社稷處死她。
公元前87年,漢武帝因為積憂成病,病死在五柞宮,享年七十歲。
漢武帝顧命大臣是誰
在漢武帝生命最后的一段時間,自知時日無多的他深深后悔將自己原先的繼承人逼死,但是后悔也無濟于事,所以他開始安排后事,至少給自己年幼的兒子一個安定的環(huán)境,于是下詔悔改,一改之前窮兵黷武的風格,開始休養(yǎng)生息,并且給劉弗陵找了四個顧命大臣,接下來就簡單的介紹一下這幾個大臣。
最重要的自然就是霍光,在漢武帝死后,為了漢室的中興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被漢宣帝列為麒麟閣十一功臣之首。在霍光在世的時候無論是漢昭帝還是漢宣帝都要給他幾分面子,可以說是權(quán)傾朝野,尤其是后來的漢宣帝,面對霍光的時候總是顯得沒有那么有底氣。很幸運的是,霍光到底是一個忠心漢室的忠臣,雖然位高權(quán)重,但是卻從來沒有動過自立的念頭,雖然中間也有廢帝的舉動,但是也是因為廢帝實在不給力才聯(lián)系群臣請皇太后廢立皇帝的,也是為了大漢的江山社稷。
還有一個比較奇葩就是匈奴休屠王的太子金日磾,作為當時為數(shù)不多的少數(shù)民族的高官,金日磾在維護國家安定的過程中做出了不小的貢獻,而且他的后代也是以忠孝著稱,都為了西漢的和諧民族的團結(ji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還有兩個就不一樣了,桑弘羊和上官桀,雖然也都是當時的高官,也都在武帝在位的時候做出了不少的貢獻,但是后來卻晚節(jié)不保,最后因為權(quán)力上的爭斗,想要廢了漢昭帝改立燕王,所以都被處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