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宇文覺生平介紹
編者按:宇文覺,是西魏權臣、北周奠基者宇文泰的第三個兒子,母親為北魏孝武帝元脩的妹妹馮翊公主(元皇后)。大統八年(542年)生于同州。七歲(《周書》記為九歲)時,被封為略陽郡公。
北周宇文覺生平介紹
北周孝閔帝宇文覺(542年―557年),字陀羅尼,鮮卑族,代郡武川(今屬內蒙古)人,宇文泰第三子,母為北魏孝武帝之妹馮翊公主。公元557年2月15日,在其堂兄宇文護的扶持下,宇文覺正式即位稱天王,國號大周,史稱北周。追尊宇文泰為文王,母元氏為王后。立妃元胡摩(西魏文帝第五女晉安公主)為王后。
后來因與宇文護沖突,被逼退位,一個月后被殺。
宇文覺
北周武帝宇文邕誅殺宇文護后,派遣蜀國公尉遲迥在南郊上謚其為孝閔皇帝,稱其陵墓為靜陵。
宇文覺,是西魏權臣、北周奠基者宇文泰的第三個兒子,母親為北魏孝武帝元脩的妹妹馮翊公主(元皇后)。大統八年(542年)生于同州。七歲(《周書》記為九歲)時,被封為略陽郡公。當時有善面相者史元華相其面,私下告訴他的親人:“這位公子有至貴之相,但可恨的是他不長命。”
宇文泰祖籍代郡武川(今屬內蒙古),為鮮卑族人。鮮卑習俗行早婚,宇文覺不到l5歲便娶了魏文帝的公主元胡摩為妻。
西魏恭帝三年(556年)三月,宇文覺以嫡子被宇文泰立為世子;四月,拜為大。
宇文泰原想取代元氏政權自立為帝,不料在北巡途中病死。宇文泰侄子宇文護(宇文泰長兄宇文顥第三子)因從小追隨宇文泰,既為之管理家族,又隨軍轉戰,東征西討,功績不小,很得宇文泰的信任和器重。宇文泰臨死前,因為自己的兒子還小,于是他委托宇文護輔政宇文覺執掌政權。宇文泰死后,拓跋廓封宇文覺為太師、大冢宰、襲封安定公;不久,又封宇文覺為周公。
宇文覺歷史評價
《 周書》:“孝閔承既安之業,應樂推之運,柴天竺物,正位君臨,邇無異言,遠無異望。雖黃初代德,太始受終,不之尚也。然政由寧氏,主懷芒刺之疑;祭則寡人,臣無復子之請。以之速禍,宜哉。”
盧思道:“閔帝以嫡嗣承基,應天納禪。弱齡厭世,未及稱皇。以庶長見立,纂我鴻緒。從容文雅,亦守文之良主焉。”
宇文覺陵墓
北周武帝宇文邕登基12年后,下令為宇文覺上謚號為孝閔皇帝,稱其 陵墓為靜陵。
據《北史》記載,北周5位皇帝中,孝閔帝宇文覺葬靜陵。但未記載葬地。武帝孝陵以西已知其為北周重臣葬地,北周諸陵,包括靜陵亦當在今陜西咸陽市 渭城區底張鎮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