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皇俄國為什么在1640年攻打中國
編者按:沙皇那封致中國滿清皇帝(博克達汗)的信,不啻為一封沙俄對中國的宣戰(zhàn)書,它對中國充滿了居高臨下的蔑視和殺氣騰騰的威脅,信中說,哈巴羅夫出使中國,是為了向中國宣誓沙皇的恩寵和圣意,如果中國皇帝拒絕歸順沙皇,沙皇將派出6000人大軍,并配有大炮和火器來攻打中國,將中國“全民和妻子兒女統(tǒng)統(tǒng)殺光”。
在中俄邊境旅游項目里,早就有游覽哈巴羅夫斯克市,就是那個令中國人心痛的伯力城,伯力火車站廣場上,樹立著哈巴羅夫(Ерофей Хабаров,1603-1671)的雕像,俄國人尊他為伯力的創(chuàng)始人,此雕像整體高11.5米,人物身高4.5米。
作者的創(chuàng)意,是讓所有進城的人,一下火車就受到所謂城市創(chuàng)建者的檢閱,該雕像是蘇聯(lián)政府1958年,為慶賀哈巴羅夫斯克建城一百年而建的。歷史上,伯力曾屬于中國,20世紀后半葉,中蘇兩國親善友好,中國一涉及到這個城市的歷史,就顧左右而言他,蘇聯(lián)不這樣,哈巴羅夫雕像建造時,兩國尚在蜜月期,他們無所顧忌地紀念燒殺搶掠黑龍江的匪首,可見其對歷史我行我素,從未顧忌中國人的感受。
1958年建造哈巴羅夫雕像時,蘇聯(lián)莫斯科雕塑家盧卡維什尼科夫(Александр Рукавишников)找不到任何哈巴羅夫的形象資料,國家檔案館也毫無記載,于是,雕塑家便將當年沙皇遠征中國的“新疆土開拓者”塑造成這樣形象:哈巴羅夫攀上礁巖,遠眺浩淼東去的黑龍江中國一側(cè),作者創(chuàng)意昭然若揭。
從沙俄年間到蘇聯(lián)時代,俄國人對哈巴羅夫一直懷有感念之情,這從他們紀念手法上便可以看出,除了上述說到的紀念碑以外,早在1909年,俄國就在其鐵路干線上修建了哈巴羅夫車站;蘇聯(lián)各地如伯力、雅庫茨克、布拉茨克、烏斯季庫特、愛倫堡和赤塔,都有以“哈巴羅夫”命名的大街,伯力市還用“哈巴羅夫”冠名冰球比賽。
早在1925年,俄國作家巴赫魯申(Бахрушин С. В)便著書《黑龍江上的哥薩克》(Казаки на Амуре),對哈巴羅夫等人侵略中國的行徑記錄詳細,吹捧有加。1969年,蘇聯(lián)作家羅曼年科(Даниил Романенко)出版了《哈巴羅夫傳》(Ерофей Хабаров),全面為他樹碑立傳。1983年蘇聯(lián)作家薩福龍諾夫(Федр Сафонов),為紀念哈巴羅夫斯克市建成125周年,出版了《哈巴羅夫:新土地發(fā)現(xiàn)者命運的故事》一書。
話說1645年5月底,入侵黑龍江的波雅科夫哥薩克遠征隊,遭遇慘敗,最終乘著樺樹筏子渡海,逃回俄國,沒過幾年,即1649年,一名叫哈巴羅夫的暴發(fā)戶,聽說參加遠征中國黑龍江流域可以升官發(fā)財,便在當?shù)胤饨ㄖ骱蜕倘说馁Y助下,自費開始著手組織新的遠征隊,準給繼承波雅科夫的侵略事業(yè),為沙皇的擴張政策效忠,那時哈巴羅夫因為偷盜入獄,剛剛刑滿釋放,住在雅庫茨克城堡,時年46歲。
哈巴羅夫說是自費,其實從當?shù)厝说玫降馁澲⒑跗湮ⅲ静荒軡M足遠征費用,他的真實目的,是想借組織遠征隊為名,撈取實惠。那年春上,哈巴羅夫一方面給城堡新任督軍弗蘭茨別科夫(Дмитрий Францбеков)寫效忠信,表示要再組建新團隊,遠征黑龍江;一方面神秘兮兮地說,他知道一條“經(jīng)過奧廖克馬河和通吉爾河到黑龍江的近路”。
哈巴羅夫得到初步允許后,不失時機地提出了具體的請求,允許他招募好統(tǒng)領150名遠征隊隊員,他還表示,此行中國的費用、船只、糧草和彈藥均有他個人籌措,哈巴羅夫聲稱,遠征所要實現(xiàn)的目標,就是要讓黑龍江流域,已經(jīng)歸順中國的達斡爾族首領拉夫凱歸順沙皇,向沙皇進貢。
弗蘭茨別科夫是個極端的擴張主義分子,哈巴羅夫的信正中他的下懷,他隨即任命哈巴羅夫為遠征隊隊長,1649年3月,弗蘭茨別科夫向雅庫茨克城堡所轄多地哥薩克五十人長下達訓令,要求各地軍人報名參與遠征隊,他更加明確地說,黑龍江流域的達斡爾族,是俄國國家叛逆和反叛沙皇的非納稅民,在沙皇遠征隊的征討之列。
熟料,征兵并不順利,20多天的時間里,哈巴羅夫總共才征得70余人,倒是弗蘭茨別科夫長官在軍需上幫了哈巴羅夫的大忙,他為哈巴羅夫在國庫借了一筆巨款,還將城堡武器庫里的武器裝備,如大炮、火繩槍、火藥、鉛彈和鎧甲等儲備借給哈巴羅夫。
此外,弗蘭茨別科夫還將城堡中庫存的呢料、鍋釜農(nóng)具和他個人的一部分物品,交給哈巴羅夫,也算作正在遠征隊物資的一部分,其實,弗蘭茨別科夫“假私濟公”的真實目的,是寄望將來哈巴羅夫在黑龍江一旦得手,可以給他更多的物質(zhì)回報。
弗蘭茨別科夫還趁機借高利貸給遠征隊隊員,他堅信,哈巴羅夫這次遠征,勝券在握,所以,弗蘭茨別科夫作為城堡最高軍事長官,才把它與個人利益結(jié)合的如此緊密。
很快,最高行政長官弗蘭茨別科夫,便以沙皇的名義,對哈巴羅夫下達了遠征命令:“盡量使達斡爾首領拉夫凱臣服,如拒絕投降,可以采取常用的戰(zhàn)爭手段征服他們,為沙皇奪取貢品,尋找銀礦,修筑堡寨,繪制地圖。”
1649年秋季(一說1649年3月),哈巴羅夫遂率領70人的遠征隊出發(fā),俄國人頂風冒雪,在通吉爾河過冬,并亟不可待地于1650年1月28日,翻越外興安嶺,乘雪橇進入了黑龍江支流烏爾凱喀谷地。
當時,此地一共五座達斡爾城寨,居民事先得知俄國哥薩克欲將來侵擾,早都扶老攜幼,轉(zhuǎn)移他地,那里已是座座死城,這時,達斡爾酋長拉夫凱率兄弟數(shù)人,策馬迎敵,當面拆穿哈巴羅夫所說的,俄國人是前來“做生意和送禮”的謊言,譴責其前來黑龍江殺人和掠奪財物的目的。
哈巴羅夫還想勸他們歸順沙皇,拉夫凱聽也不聽,調(diào)轉(zhuǎn)馬頭,絕塵而去,哈巴羅夫氣得急起直追,卻一無所獲,哈巴羅夫沒追上酋長拉夫凱和他的兄弟,卻在第五座城寨里搜出了拉夫凱的姐姐,哈巴羅夫?qū)λ龂佬炭酱颍騽P的姐姐說,這里的達斡爾人早已歸順中國大清皇帝,中國有成千上萬的強大軍隊,技術(shù)現(xiàn)代,火器齊全,無堅不摧。
哈巴羅夫聽罷膽寒,遂于當年春季留下50人,交給副手統(tǒng)領,自己帶著親信返回雅庫茨克大本營去搬救兵,哈巴羅夫剛走,他的遠征隊隊員就與達斡爾部族發(fā)生了戰(zhàn)斗,他們在給雅庫茨克的報告中說,“打死了眾多的達斡爾人”。
1650年月5日6日,哈巴羅夫返回雅庫茨克,向長官弗蘭茨別科夫呈上了他繪制的“黑龍江流域略圖”和一份遠征調(diào)查報告,他在報告中說,黑龍江流域到處都是田野、森林和牧場,比整個西伯利亞還要美麗富饒,他還說,若想征服達斡爾部族,使其歸順沙皇,需奏請沙皇派遣一支6000人的遠征軍前去黑龍江,與中國作戰(zhàn)。
不久,弗蘭茨別科夫又調(diào)派117名哥薩克獵手及21名軍人,共計138人歸哈巴羅夫指揮,還給他增配了3門鐵炮以及一些槍支彈藥,組建了第二批遠征隊,哈巴羅夫于1650年7月19日再次啟程進犯黑龍江。有一點不能不提,就是哈巴羅夫的遠征隊出發(fā)之前,接到了羅曼諾夫沙皇(Алексей Романов)的圣旨和致中國滿清皇帝(博克達汗)的一封信。
沙皇圣諭告訴中國大清皇帝說,沙皇偉大威嚴,是眾多國家的君主和領主,歷來所向披靡,此次派遣哈巴羅夫前來中國,不為戰(zhàn)爭,而是勸說中國歸順俄國沙皇,永為臣仆,為其效力,為其納貢,若同意,中國居民則可留住城鎮(zhèn),若不從,哈巴羅夫則可動武,將中國男女老幼斬盡殺絕。
圣諭中,還極為詳盡地說明,中國歸順或不歸順沙皇俄國,遠征隊所要采取的手段和步驟,如若中國愿意歸順沙皇,則中國皇帝需帶領中國民眾,按照其宗教信仰宣誓歸順,還規(guī)定了中國必須向沙皇繳納的貢品,如貂皮、玄狐皮、紅狐皮、水獺皮和海貍皮等,以及金、銀、花緞和寶石等貴重物品;若不歸順,則可采取不宣而戰(zhàn)的方式,用突然襲擊的方式剿滅中國軍民。
沙皇那封致中國滿清皇帝(博克達汗)的信,不啻為一封沙俄對中國的宣戰(zhàn)書,它對中國充滿了居高臨下的蔑視和殺氣騰騰的威脅,信中說,哈巴羅夫出使中國,是為了向中國宣誓沙皇的恩寵和圣意,如果中國皇帝拒絕歸順沙皇,沙皇將派出6000人大軍,并配有大炮和火器來攻打中國,將中國“全民和妻子兒女統(tǒng)統(tǒng)殺光”。
此后,黑龍江流域人民很快便遭到了哈巴羅夫滅絕人性的殺戮和洗劫,人民的抵抗也隨之風起云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