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公主簡介
清朝公主是清朝皇后所生的女兒,以下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清朝公主簡介,希望能幫到你。
清朝公主簡介
清朝公主是清朝皇后所生的女兒
在后金時(shí)期,國君(即"大汗")和貝勒的女兒稱為"格格",無定制。
清太宗皇太極稱帝后,于崇德元年(一六三六年),始仿明制,皇帝之女始稱"公主",并規(guī)定皇后(即中宮)所生之女稱"固倫公主",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后的養(yǎng)女,稱"和碩公主"。
清朝從皇太極時(shí)期開始就已經(jīng)不把皇帝的女兒稱作"格格"了,一般均稱為"公主"。例如,皇太極的次女馬喀塔(孝端文皇后所生)初封固倫長公主,后改為"永寧長公主",復(fù)改為"溫莊長公主"。此后所謂的"格格":一是清朝貴胄之家女兒的稱謂,二是皇帝和親王低階妾室的稱謂。
清朝公主的由來
天命八年六月戊辰,太祖御八角殿,集諸公主、郡主,訓(xùn)之曰:“朕仰體天心,勸善懲惡,雖貝勒、大臣,有罪必治。汝曹茍犯吾法,詎可徇縱?朕擇賢而有功之人,以汝曹妻焉。汝曹當(dāng)敬謹(jǐn)柔順,茍陵侮其夫,恣為驕縱,惡莫大焉!法不汝容。譬如萬物依日光以生,汝曹亦依朕之光以安其生可也。”復(fù)語皇妹曰:“汝其以婦道訓(xùn)諸女!有犯,朕必罪之。”越數(shù)日,又諭歸附蒙古諸貝勒曰:“有娶我諸女者,茍見陵侮,必以告。”太祖初起,諸女但號“格格”,公主、郡主,亦史臣緣飾云爾。厥后始定:中宮出者,為“固倫公主”;自妃、嬪出者,及諸王女育宮中者,為“和碩公主”。然開國初,有皇女僅得縣君、鄉(xiāng)君者。康熙以后,有妃、嬪若諸王女封固倫公主者,則恩澤有隆殺也。終清之世,為主婿者,前有何和禮,后有策棱,賢而有功,斯為最著。他若拉旺多爾濟(jì),宮門殄逆,承祖澤;索特納木多爾澤,親臣受遺勛,集於其子:與國同休戚,稱肺腑之誼。馀則奉朝請,參宿衛(wèi),皆克由禮,而諸主亦皆循循孝謹(jǐn),太祖之教遠(yuǎn)矣。后漢書以公主附后妃后,南齊檀超議為帝女立傳,王儉駁之,乃寢。新唐書始用其例,明史仍之。而遼、元二史則改次為表,詳略得中,今效為之,主婿無傳者,附見其事跡焉。
清朝公主封號的區(qū)別
清朝前身“后金”初年,國君(即“大汗”)、貝勒的女兒(有時(shí)也包括一般未嫁之婦女)均稱“格格”,無定制。例如,清太祖努爾哈赤的長女稱“東果格格”,次女稱“嫩哲格格”。清太宗皇太極繼位后,于崇德元年(一六三六年),始仿明制,皇帝女兒開始稱為“公主”,并規(guī)定皇后(即中宮)所生之女稱“固倫公主”,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后的養(yǎng)女,稱“和碩公主”。“格格”遂專指王公貴胄之女的專稱。例如,皇太極的次女馬喀塔(孝端文皇后所生)初封固倫長公主,后改為“永寧長公主”,復(fù)改為“溫莊長公主”。順治十七年(一六六0年)始把“格格”分為五等,即:
一、親王之女,稱為“和碩格格”,漢名為“郡主”;
二、世子及郡王之女,稱為“多羅格格”,漢名為“縣主”;
三、多羅貝勒之女,亦稱為“多羅格格”,漢名為“郡君”;
四、貝子之女,稱為“固山格格”,漢名“縣君”;
五、鎮(zhèn)國公、輔國公之女,稱“格格”,漢名“鄉(xiāng)君”;
此外,“公”以下之女,俱稱“宗女”。“格格”之稱一直沿用至清末民初之際,才漸漸終止。例如清高宗(乾隆帝弘歷)一生共生了十個(gè)女兒,其中有五人因早歿沒有加封,另外五個(gè)女兒,加封為公主。即第三女(孝賢純皇后生),封固倫和敬公主;第四女(純惠皇貴妃蘇氏生)封和碩和嘉公主;第七女(孝儀純皇后生),封固倫和靜公主;第九女(孝儀純皇后生),封和碩和恪公主;第十女(妃汪氏生),封固倫和孝公主。她是個(gè)例外,因?yàn)樗窃谇×鍤q時(shí)生的,是乾隆帝最鐘愛的女兒,后下嫁給和珅的長子豐紳殷德。她本應(yīng)封為和碩公主。但乾隆破例把他封為“固倫公主”。此外,乾隆帝還收養(yǎng)了其弟弘晝的一個(gè)女兒,后來加封為和碩和婉公主。
清朝公主固倫和碩之別
1、從所生養(yǎng)的母親來看,固倫公主一般為皇后所生之女才可以被冊封為固倫公主,而和碩公主一般只是妃嬪所生之女;(例外情況:為了聯(lián)姻的需要,或是皇室喜愛,有時(shí)候會把宗室之女或是妃嬪之女,晉封為固倫公主,如固倫和孝公主,下嫁和珅子;榮壽固倫公主,奕欣長女)
2、從品階上來看,固倫公主較為尊貴,相當(dāng)于和碩親王品階,和碩公主相當(dāng)于和碩親王世子品階,要比固倫公主低一等;
3、字面意思來看,固倫在滿語中的意思表示是國家,和碩的意思表示是地方;
4、從公主朝服裝飾來看,固倫公主的朝服裝飾比和碩公主的裝飾更加的貴氣,如固倫公主之朝冠,頂鏤金三層,飾東珠十,每孔雀飾東珠七、珍珠三十九,石結(jié)飾東珠三,垂絳金黃 色。和碩公主之朝冠,頂鏤金二層,飾東珠九,每孔雀飾東珠六。
清朝公主朝服制度
皇帝女兒為固倫公主與和碩公主,其冠服亦有明確規(guī)定。固倫公主一般為皇后所生,地位較尊貴,其冠服同親王福晉。和碩公主為皇帝妃、嬪所生,其冠服同親王世子福晉。
【朝冠】固倫公主之朝冠,崇德元年定,冠頂大簪舍林領(lǐng)約各用東珠八。順治元年改為十。和碩公主之朝冠,崇德元年定,冠頂大簪舍林領(lǐng)約各用東珠七。順治元年改為各飾東珠九。
按《清會典》記:公主之朝冠,皆冬用薰貂,夏用青絨。頂皆上銜紅寶石,朱緯上皆周綴金孔雀五,后金孔雀一,垂珠三行二就,中間全銜青金石結(jié)一,末綴珊瑚。垂絳末亦綴珊瑚。青緞帶。
固倫公主之朝冠,頂鏤金三層,飾東珠十,每孔雀飾東珠七、珍珠三十九,石結(jié)飾東珠三,垂絳金黃色。
和碩公主之朝冠,頂鏤金二層,飾東珠九,每孔雀飾東珠六。
【吉服冠】
固倫公主之吉服冠,薰貂,頂皆上銜紅寶石。和碩公主之制同。
固倫公主與和碩公主的朝服為朝袍、朝褂和朝裙,為朝祭時(shí)的禮服。固倫公主與和碩公主的朝服服制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