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海戰失敗的原因是什么
黃海海戰,戰況空前激烈,此戰可謂改變了歷史走向的一戰。讓我們撥開歷史的煙云,一探此戰中國戰敗的原因。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黃海海戰失敗的原因是什么,歡迎大家閱讀。
黃海海戰失敗的原因是什么
一是指揮失當。本來預定的迎戰隊形是雙列縱隊,但逼近敵艦時成了散漫的雁形橫列隊。其原因有兩種說法,一說掛錯信號旗,二說部分軍艦未能及時到達預定位置。開戰不久,旗艦定遠年久失修的艦橋被本艦火炮的后坐力震坍,海軍提督(北洋艦隊司令)丁汝昌從艦橋上跌落負傷,不能繼續指揮戰斗,而他事先又沒有指定代理指揮者,這個致命的疏漏使中國艦隊一開始就失去統一指揮。緊接著信號旗也被擊毀,旗艦與艦隊的聯系中斷,各艦只能各自為戰,陷于混亂。
二是有的將領貪生怕死,臨陣脫逃。在激戰中,致遠、經遠二艦不幸被敵軍擊沉,濟遠、廣甲、揚威三艦驚恐萬狀,倉皇逃竄,濟遠還可恥地掛起白旗。不但削弱了戰斗力,還嚴重地擾亂了軍心。4艘魚雷快艇有3艘懾于敵威,一直躲在遠處不敢參戰,沒有發揮任何作用。
三是炮彈不足,質量不好。這次戰斗只打了5個小時,但竟然不可思議地發生了炮彈不夠的情況,定遠和鎮遠的主炮炮彈全部用光。炮彈質量也有問題,有的打不響,有的“中敵船而不裂”。黃海戰前半個月,赫德在給英國政府的報告中說:“當前的難題是軍火,北洋艦隊有藥無彈,有彈無藥,漢納根(北洋艦隊的英國顧問)已受命催辦彈藥,他想能湊夠打幾個小時的炮彈,以備作一次海戰,在海上拼一下,迄今無法到手,最糟的是他恐怕永遠無到手的希望了。”
四是軍事技術水平低下。北洋艦隊的一艘魚雷快艇在距離敵艦西京丸號40米處發射魚雷,竟然未能命中(魚雷從艦底一米處劃過),使敵艦逃逸,而日本海軍部長樺山資杞正在此船上督戰,失去了絕好的殲敵機會。
黃海海戰的時間是什么時候
黃海海戰是中日甲午戰爭中雙方海軍主力在黃海北部海域進行的戰役規模的海戰,亦稱中日甲午海戰、大東溝海戰。此戰發生于1894年9月17日。
9月17日,北洋艦隊參加戰斗的軍艦為10艘,日本海軍投入戰斗的軍艦則有12艘。中午開戰后,北洋艦隊重創日本比睿、赤城、西京丸諸艦。但北洋艦隊中致遠艦亦受重傷,管帶鄧世昌為保護旗艦,下令向敵先鋒艦吉野猛沖,以求同歸于盡,不幸中敵魚雷,200余人犧牲。下午,北洋艦隊10艦中 ,沉四、逃二、傷二,只余定遠、鎮遠兩艘鐵甲艦依然奮勇搏戰,并重創日本旗艦松島。戰至下午五時半,日本艦隊撤離戰場。此役北洋水師失利,共損失5艘戰艦,日本聯合艦隊多艘戰艦重創,但未沉一艦。北洋艦隊自此退入威海衛,使黃海制海權落入日本聯合艦隊之手,對甲午戰爭的后期戰局具有決定性影響。
看了“黃海海戰失敗的原因是什么”還想看:
1.甲午戰爭失敗的原因分析
2.黃海海戰的介紹
3.甲午戰爭失敗的原因
4.中國在中日甲午戰爭中戰敗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