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日本歷史最強武將是誰
日本時期的最強武將你知道是誰嗎?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日本歷史最強武將是誰,希望能幫到你。
關于日本歷史最強武將是誰
日本時期的最強武將大名是織田織田信長,信長是當時各家大名中最接近統一日本的霸者,他有著霸主的一切特質。他初登家督位置時,家族中一片反對之聲,但是他憑著自己的堅強意志和強橫手腕,迅速鎮壓和平定了家族中發生的內訌,并征服了所有家臣的心;然后他又憑著杰出的軍事才能,橫掃日本,所向無敵,即使面對比他強大的今川、武田,他也能即時應變,最終戰勝強者,創立了最強大的實力;如果沒有信長,后來的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也難以一統天下,信長自己雖然不能統一天下,但他為后來者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所以他被評為最強大名,當之無愧.
織田信長于1534年出生尾張國那古野城(今日名古屋市,另有一說是勝幡城),是尾張守護代旗下三奉行之一的織田信秀的嫡長子(有一庶兄津田信廣),母為信秀正室土田御前,同母弟有信行、信包和秀孝。少年時代為人荒誕不羈,被人嘲為“尾張的大傻瓜”。1548年,與美濃國大名齋藤道三長女齋藤歸蝶政治聯姻。德川家康年幼時曾經是織田家的人質,當時年輕的信長和松平竹千代(日后的德川家康)有過一段一起游樂的少年時光,這段往事后來成為兩人日后同盟(清洲同盟)的一個助力。
繼任家督
織田信秀在尾張尚未統一又有強敵今川義元的內憂外患下,終于在1551年病逝。身為嫡長子的織田信長因而繼承家督。在信秀的葬禮上,信長一反傳統的對父親的祭壇投擲抹香而引來爭議。(此事件有后人捏造之嫌疑。)不久后信長的傅役兼大老的平手政秀以自己未將信長教育好為由切腹自盡。之后織田家的分裂也越來越嚴重,其中以同母弟弟織田信行為最大的分裂勢力。織田信行與部分家臣(柴田勝家、林通勝),以推翻信長成為新家督為目標,最后卻在稻生會戰中被信長打敗。之后多次卷土重來但都失利的織田信行終于在1557年被織田信長在清洲城殺掉。不久后信長打倒周遭所有反對他的勢力,統一了尾張國。
桶狹間會戰
西元1560年,位于尾張東北邊的駿河國,控有駿河、遠江、三河三國,當時國力如日中天,人稱“東海道第一弓”的 今川義元率領兩萬五千大軍(以“北條五代記”的說法),并對外號稱有四萬大軍上洛覲見。由于上京之路必途經尾張,信長不愿臣服,決定興兵對抗。面對如此數倍于己的軍隊,僅有3000兵力的織田信長發動強襲,利用當日下著豪雨,導致視線不良的情勢沖入桶狹間狙擊位于后方的今川義元本陣而獲得大勝,名將今川義元因而戰死。信長一戰成名,威震日本,而今川家則日漸衰敗。兩年之后他與德川家康結盟,開始一統天下的計劃。
天下布武
1567年信長發動對美濃稻葉山城的總攻擊。在內外配合的優勢下徹底打垮齋藤家占領整個美濃。同年信長遷居稻葉山城,取中國周朝龍興之地岐山之“岐”字,將其改名為岐阜。并制作了“天下布武”之印,以岐阜為根據地,展開往后長達15年的統一日本之路。1568年借著擁立室町幕府第 15代足利義昭為由,與德川家康率領號稱六萬人的聯合大軍南向上洛。在同盟淺井長政的配合下,織田-德川聯軍逐一擊潰六角家、北畠家、三好家等諸侯,拿下南近江國、伊勢國、大和國、攝津國,把自己的力量擴張到近畿和東海一帶。
可是好景不常,越前國大名朝倉義景與淺井長政聯手反對信長,造成信長北面受敵,于是織田信長決定首先討伐淺井長政與朝倉義景,并且與德川家康于姊川之役聯手將其擊敗。
信長包圍網
1570年,全國各有力的大名開始以足利義昭為中心聯合抗擊信長,稱為信長包圍網。包圍網中最有利的大名為武田信玄,信玄原本打算趁機一舉擊敗德川家與織田家,卻在重挫德川家康的三方原會戰后便壯志未酬而病死。信玄死后,織田信長對各大名采取各個擊破的方式,除消滅淺井長政與朝倉義景之外,并且于1573年將足利義昭逐出京都,包圍網因而重挫。之后又與德川家康在長筱之戰中擊敗名將武田信玄之子武田勝賴,信長包圍網至此大致崩盤。
十年戰爭
1573年,還對一向宗暴動進行了殘酷的鎮壓。隨后成為幾乎囊括整個京畿地帶的霸主。 一向宗是日本佛教宗派凈土真宗的別稱,有很多農民信仰。一向宗在本能寺的集會活動客觀上起了組織信徒開展武裝抗爭的作用。從15世紀開始,就有信徒開始拒絕交納地租和捐稅,并開始暴動。到了1488年,本愿寺所在地的加賀國(今石川縣)當地發生激烈的一向一揆暴動:一向宗信徒與國人聯手推翻了守護大名富樫政親,進而控制了當地政權。暴動曾幾次讓德川家康陷入困境。在本愿寺的號召下,信徒對信長的討伐進行了浴血抵抗,長達十年之久。1582年一向宗的領袖石山本愿寺遭到信長包圍而投降,持續了百于年的一向一揆至此也畫上休止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