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雄信是誰
單雄信(?—621年)隋唐時期人,曹州濟陰人。少勇健。隋末入瓦崗起義軍。單雄信與同郡人徐世勣等一同投奔。翟讓以賈雄為軍師,邴元真為書記,徐世勣、單雄信為領兵將校。驍勇善戰,尤其能夠馬上使槍,軍中號稱“飛將”。
人物生平
單雄信有勇力,擅長使用馬槊(一說能馬上用槍)。大業九年(613年),韋城翟讓亡命瓦崗,聚眾起義,單雄信與徐世勣前往歸附,翟讓在徐世勣的建議下攻取滎陽、梁郡二郡,瓦崗勢力達到萬余人。同年,李密助楊玄感反隋失敗,投奔瓦崗。
大業十三年(617年),翟讓在王伯當與徐世勣的建議瓦崗之主的位置讓給李密,李密自稱魏公,封翟讓為司徒,單雄信為左武候大,徐世勣為右武候大。
同年七月,李密率軍與王世充會戰,雙方互有勝負。此時翟讓部下王儒信勸翟讓奪李密之權,但翟讓拒絕,李密聽到這個消息后,打算除掉翟讓。逢王世充率軍進攻,翟讓率軍出戰被王世充擊敗,李密與單雄信率領精兵前往救援翟讓,打退王世充軍。第二天,翟讓到李密處擺宴,李密拿一張好弓給翟讓,派人趁翟讓看弓時將翟讓砍殺。徐世勣被亂兵砍傷,單雄信無奈,向李密叩頭求饒。房彥藻以單雄信輕于去就,勸李密殺了他,但李密愛惜單雄信才能,拒絕這個建議。李密寬慰單雄信、徐世勣等,讓他們分統翟讓部眾。
唐武德元年(618年),宇文化及在江都殺死隋煬帝楊廣,李密接受王世充的冊封,率兵與宇文化及作戰。九月,李密擊敗宇文化及后,王世充率軍來攻李密。李密留王伯當守金墉,率軍前往偃師。李密讓單雄信領外馬軍,在偃師城北駐扎,王世充率軍襲擊單雄信營,李密派遣程咬金和裴行儼前往救援,裴行儼中流矢墜馬,程咬金抱起裴行儼逃脫。王世充打敗李密,進圍偃師,單雄信等人投降,徐世勣轉而投奔李唐。王世充用單雄信為大。
武德三年(620年),李世民率軍攻打洛陽,單雄信率軍出戰。單雄信持槍縱馬直取李世民(一說單雄信要殺的是李元吉),徐世勣出現制止單雄信,單雄信于是退走。
同年五月,王世充被李世民擊敗,舉軍投降。李世民下令將單雄信等一干將領全部處死,徐世勣向李世民求情,希望可以免單雄信一死,但遭到拒絕。單雄信安慰徐世勣說,沒關系,我知道自己必定會死。徐世勣說,忠義難兩全,并表示會在單雄信死后照顧單雄信的家人。徐世勣割下自己一塊肉給單雄信吃下,說自己沒有忘記當初的誓言,單雄信吃下后赴死。
歷史評價
劉昫《舊唐書》:少驍健,尤能馬上用槍,密軍號為“飛將”。
司馬光《資治通鑒》:雄信驍捷,善用馬槊,名冠諸軍,軍中號曰“飛將”。
趙翼:偽鄭單雄信,挺槊追秦王。偽漢張定邊,直犯明祖航。彼皆萬人敵,瞋目莫敢當。使其事真主,戮力鏖疆場。功豈后褒鄂,名應并徐常。惜哉失所依,草賊同陸梁。
軼事典故
形象轉變
唐朝時期,正史《舊唐書》里說單雄信是一員驍將,段成式《酉陽雜俎》里所載單雄信將伐棗樹砍伐作為槍桿,造一重達七十斤的槍頭,稱為寒骨白。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里又把單雄信尊為神靈,民眾為他立廟,并祭祀他。
但到了元代,元雜劇中尚仲賢《尉遲恭單鞭奪槊》寫單雄信“逞大膽心懷奸詐”,明代《大唐秦王詞話》中單雄信中了王世充的美人計做了他的駙馬,然后詐病病回金墉,在王世充與李密交戰之際,將李密眾家眷押解回鄭,脅迫眾將投降王世充,事后卻又阻止王世充給他們加贈官職,讓他們以半俸閑住長隨營。王世充被李世民擊敗后,單雄信又跪地求饒,形象被丑化。
晚明時期,袁于令在《隋史遺文》里將單雄信的形象扭轉,并首次寫出單雄信綠林首領的身份,為人俠義,扶危救弱。清代《說唐全傳》及《隋唐演義》里的單雄信形象秉承了《隋史遺文》。單雄信身為綠林豪杰,劫富濟貧,豪俠仗義,最后寧死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