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傳說中的南極仙翁
南極仙翁也稱南極老人、長生大帝,因是中國神話中的長壽之神,故又稱壽星或者老人星。南極仙翁被視為長壽的吉星,經常與福星和祿星并稱福祿壽三星,其形象多被刻畫為額禿頂廣、須發盡白、面容紅潤,乘白鹿或白鶴,持拐杖、仙桃等物,與諸童子戲耍的老仙人。
南極仙翁簡介
洞府:昆侖山
徒弟:鶴童、鹿童
根據封神演義的記錄,是昆侖山玉虛宮元始天尊門下。
南極仙翁不屬于十二金仙,但是其法力在十二金仙之上,在封神榜中他和云中子、燃燈道人因沒有殺劫,而沒有被引進九曲黃河陣的仙人,不用經歷殺劫既不用重新修修煉,因此三仙的造詣在其他十二金仙之上,后來南極長生大帝,其修為已經不遜教主。
歷史淵源
對于南極長生大帝的來歷,有兩種說法:其一為元始天尊長子之說。據道經《高上神雷玉清真王紫書大法.序》載:“昔太空未成,元炁未生,元始天王為昊莽溟律大梵之祖,凝神結胎,名曰混沌。混沌既拆,乃有天地。中外之炁,方名混虛。元始天王,運化開圖,金容赫日,玉相如天,陶育妙精,分辟乾坤。乃自玉京上山下游。遇萬炁祖母太玄玉極元景自然九天上玄玉清神母,行上清大洞雌雄三一混化之道,生子八人,長曰南極長生大帝。亦號九龍扶桑日宮大帝。
亦號高上神霄玉清王。一身三名,其圣一也。”這位真王,凝神金闕,思念世間一切眾生三災八難,一切眾苦九幽泉酆,一切罪魂受報緣對。又因牿劫相求,無量眾苦,不舍晝夜,生死往來,如旋車輪。故真王以神通力,憫三界一切眾生,即詣玉清天中元始上帝,金閥之下,禮請殷勤,乞問紫微上宮紫玉瓊蕊之笈,于九霄寶箓之內,請《神霄真王秘法》一部三卷……元始上帝即敕太皇萬福真君以《高上神霄玉清真長生護命秘法》傳付下世。
其二為元始天王第九子之說。據道經《高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經》稱元始天王“第九子位為高上神霄玉清真王長生大帝,專制九霄三十六天,三十六天尊統領”。同時,《高上神雷玉清真王紫書大法》卷一《元始八子封職》中對南極長生大帝的神職亦有記載,謂南極長生大帝任高上神雷玉清王,職太陽九炁玉賢君、玉清保仙王,諱棍洞,字曜華。同卷《八帝封號官職位》中亦稱:“第一子任神霄玉清天王,綽霄太平應化道主大帝,遙領扶桑太陽九炁神君。
文化傳承
元明以來,道教神仙隊伍不斷壯大,而保佑長壽已是神仙的必做功課。如南極大帝,南斗北斗,十二生肖保命真君,三十六天罡,六十本命甲子神等等,都具有保佑長壽的職能。不加節制的造神,其結果就是導致權力分散,大大削弱了壽星的神性。
明朝政府下令取消自秦漢以來沿襲的國家祭祀壽星制度。壽星完全去除了政治色彩,從此大跨步進入民間,成為中國古代最具世俗品格的神仙。
舊時彭山縣民眾給老人祝壽過生日,都會張掛一幅壽星畫像。雖然請神下凡往往流于形式,但生日宴會能博得老人高興卻是實實在在的。家人齊聚,子孫滿堂,品嘗美酒佳肴,享受天倫之樂。這樣的場面是表達孝心和親情的家庭儀式,壽星畫像則是必不可少的吉祥符號。
過生日祝壽的風俗起初并不盛行,這或許源于一種質樸的觀念:因為人們認為自己的降生日實際上是母親的受難日。緬懷父母之恩與為自己祝壽的喜慶氣氛很不相合。到明清以后,給老人過生日的風俗才逐漸興起??登⑹缼状我幠?涨暗氖?,使民間祝壽風俗得以興盛。歷史上最奢華的一次生日宴會,是乾隆皇帝舉辦的千叟宴。這一年乾隆74歲,又喜得五世玄孫,自稱是古稀天子,十全老人。他頒詔請天下六十歲以上的老人代表共計六千余人,來紫禁城赴宴,慶祝自己的生日。
這張名為《萬壽盛典》的圖畫描繪了當時的盛況。老人們在家人的攙扶下應邀赴宴,布滿京城大街小巷。上行下效,從清朝以來,給老人做壽過生日蔚然成風。并逐漸形成繁雜的禮儀排場,有些老規矩還一直沿襲到今天。比如過生日的年歲原則,一般是過整數壽,即四十,五十,六十。但七十以后,又增加很多說法。77又稱喜壽,因為喜字的簡寫連筆拆開看就是77,88又稱作米壽,這也是拆字的說法。
這是因為年過七十古來稀,多一種說法也就多了一次闔家團圓讓老人高興的機會。百歲以后,更是年年都要辦,而且要大辦特辦。這樣做是兒女表達孝心,希望借此帶給老人更多幸福感。重視家庭、親情,敬老愛老是中國傳統道德的重要組成部分。祝壽典禮則是這種美德的外化形式。
雖然壽星不再具有威嚴的神性,卻因為民間倫理生活的需求而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