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俄羅斯發展歷史 白俄羅斯歷史沿革
白俄羅斯是位于歐洲東歐平原的內陸國家,舊譯“別洛露西亞”,自稱“別拉羅斯”。關于白俄羅斯這個國家的歷史大家聽說過嗎?跟著學習啦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白俄羅斯歷史沿革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后,白俄羅斯建立了蘇維埃政權,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前,白俄羅斯大部為德國占領。1919年1月1日,成立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一戰后波蘭復國,發生蘇波戰爭,蘇聯割讓西白俄羅斯和西烏克蘭給波蘭。1922年12月3日東白俄羅斯作為創始國加入蘇聯。1939年,波蘭被德國和蘇聯分割占領,西白俄羅斯并入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白俄羅斯被德國軍隊占領,1944年6月蘇軍解放了白俄羅斯。1945年,白俄羅斯作為蘇聯的一個成員國和蘇聯一道加入聯合國組織。1990年7月27日,白俄羅斯最高蘇維埃通過《主權宣言》,1991年8月25日,白俄羅斯宣布脫離蘇聯獨立。之后又將國名改為白俄羅斯共和國。
白俄羅斯共和國(TheRepublicofBelarus,РеспубликаБеларусь)代碼BY。白俄羅斯位于東歐平原西部的內陸國。東鄰俄羅斯,北、西北與拉脫維亞和立陶宛交界,西與波蘭毗鄰,南與烏克蘭接壤。屬溫和大陸性氣候。1月平均氣溫-6℃,7月平均氣溫25℃。
白俄羅斯人是東斯拉夫族的一支。9至11世紀其大部分領土屬于基輔羅斯。12世紀建立了一些封建公國。14世紀起,幾次被立陶宛大公國和俄羅斯吞并。十月革命后,1919年1月1日成立了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22年加入蘇聯。1990年7月27日白最高蘇維埃通過主權宣言,1991年8月25日宣布獨立,同年9月1 9日將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改名為 "白俄羅斯共和國",12月8日作為創始國加入獨立國家聯合體。12月19日改名為白俄羅斯共和國,簡稱白俄羅斯。
白俄羅斯與中國的關系
1992年1月20日,中國與白俄羅斯正式建交。白重視發展對華關系,把中國列為白外交優先方向之一。雙方重要高層互訪有:1995年1月,白總統盧卡申科首次訪華。同年6月,正式訪白。2000年7月,中國國家副主席對白進行正式訪問。同年9月5~7日,正式訪白。2001年4月,盧卡申科總統第三次訪華,同主席簽署了《中白聯合聲明》。同年7月,江澤民對白進行國事訪問,與盧卡申科總統發表《聯合新聞公報》。至2003年,兩國共簽署涉及兩國關系和各領域合作文件近50份。
2003年,中白兩國長期穩定、高度信任、相互協作的全面友好合作關系繼續發展。2003年2月,中國新疆伽師地區發生地震,盧卡申科總統致信中國表示慰問。5月30日,中國在出席圣彼得堡建城300周年慶典活動期間,與盧卡申科總統會見。10月,中國“神舟五號”首次成功實現載人航天飛行,盧卡申科總統致電表示祝賀。11月,中國重慶開縣發生天然氣井噴事故,盧卡申科總統致電表示慰問。3月底,應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邀請,白武裝力量總參謀長古魯廖夫訪華。11月,白國家安全會議國務秘書涅維格拉斯訪華。
2003年中白貿易額為1.29億美元,同比增長61.2%。今年1-11月,中白貿易額1.69億美元,同比增長64.6%,其中中方出口4486萬美元,同比增長69.3%,進口1.25億美元,同比增長62.9%。我向白主要出口紡織品、服裝、醫療器械和其他機電產品,自白主要進口鉀肥、汽車及零部件等。在白境內共有50余家合資和中資企業。白在華投資項目20個,合同金額1392萬美元,實際使用449萬美元。
2008年到2012年,白俄羅斯與中國的貿易合作頻頻增加。尤其是商貿和工程。大型國有工程目前已有20余起,目前正在建設白俄羅斯當地的華人街。
白俄羅斯旅游景點
明斯克市位于歐洲東部,是白俄羅斯共和國的首都和政治、經濟、科技和文化的中心,也是獨聯體總部所在地。明斯克市區面積158.7平方公里,人口170萬,地形較為平坦,間有丘陵和高地。這里屬溫和的大陸性氣候,由于明斯克緯度較高,冬季不象人們想象的那么冷,1月份平均氣溫-5攝氏度左右,到了夏天也不熱,7月份平均氣溫18攝氏度,年降水量為500至700毫米。因此,明斯克被公認為適合居住的城市。[2] 明斯克是原蘇聯重要的工業中心之一,是現今白俄羅斯最大的工業中心,其工業產值占全國的四分之一,其中,毛織品占80%。明斯克的機械制造和金屬加工工業相當發達,是其支柱產業,主要生產載重汽車、拖拉機、聯合收割機、摩托車和金屬切削機床等,農牧業機械是出口創匯的拳頭產品,如明斯克拖拉機廠生產的姆特斯-80型拖拉機弛名世界,出口到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明斯克還是原蘇聯四大機床產地之一,機床產量占原蘇聯的25%左右。明斯克的化學工業也很發達,產量較大的是化肥、化纖布和塑料,無線電和電子工業、儀表工業、建材工業及采掘工業也具有較高的發展水平。
明斯克地區的地理環境適于發展畜牧業,是原蘇聯牛奶、油類、亞麻和馬鈴薯的主要產區之一,明斯克人稱馬鈴薯為“第二面包”,產量也很高。明斯克的自然資源較為饋乏,絕大部分的原材料,尤其是能源,主要依賴俄羅斯和烏克蘭進口。該市積極發展與世界各國,尤其是東歐和西歐國家的經濟關系,主要貿易對象除俄羅斯等獨聯體國家外,還有波蘭、奧地利、德國等科技發達的先進國家。
明斯克的科技發展有著優良的傳統。1917年十月革命后,明斯克科技、教育的發展速度加快。1921年明斯克創立了培養和造就科技人員的基地--白俄羅斯國立大學;1922年組建了共和國的第一個科技中心--白俄羅斯文化學院;1929年,又在此基礎上建立了白俄羅斯科學院,它作為白俄羅斯的科研中心,在歐亞大陸享有盛名。除此之外,明斯克還有物理、數學、核能、歷史和哲學等100多個研究機構,以及白俄羅斯大學、工學院、國民經濟學院、師范學院和醫學院等14所高等院校,170多所普通教育學校,明斯克還興建了新技術工業園區。
1992年5月18日,米鳳君率團赴明斯克市與格拉西明科簽署了兩市締結友好城市協議書,并制定了今后兩市交往計劃。由于長春市與明斯克市經濟互補性較強,雙方結好后,友好合作關系和經貿合作發展較快,在很多領域開展了實質性的交往活動。今后,兩市互利合作將具有很大潛力。
看過白俄羅斯歷史沿革的人還會看:
1.從嚴治黨的歷史沿革
2.美國國會大廈的歷史沿革
3.國際兒童節歷史沿革
4.中國共青團的組織簡介與歷史沿革
5.英國歷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