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巴布韋歷史沿革 津巴布韋發展歷史
津巴布韋以出產優質鱷魚皮而聞名,有“鱷魚之鄉”的譽稱。那么關于津巴布韋這個國家的歷史知識大家知道多少呢?想要了解一下嗎?跟著學習啦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津巴布韋歷史沿革
古代時期
津巴布韋是 南部非洲重要的文明發源地,在中世紀時代, 該地曾存在一個紹納人(Shona,屬于班圖(Bantu)族的一支)建立的文明,并且遺留下不少文化遺跡,其中最重要的莫過于大津巴布韋古城(也是津巴布韋的命名由來),以此城為首都的穆胡姆 塔巴 帝國(Munhumutapa Empire)通過與來自印度洋岸的 回教商隊貿易,在 11世紀時漸漸強盛,利用當地生產的黃金、象牙與銅礦等重要物資,交換來自 波斯灣地區的布料與 玻璃等生產品,15世紀時,已經成為 非洲南部最大的邦國。
紹納文明的 強盛在19世紀時邁入尾聲,1837年時,紹納人被屬于 祖魯族的恩德貝萊人(Ndebele)征服,而來自英國與來自南邊的波爾人(荷裔 南非人)開始逐漸蠶食這個地區。
殖民地時期
1888年,英國殖民者 賽西爾·羅茲從恩德貝萊國王手 上取得他們 領土內的采礦權,隨后在1889年替英屬南非公司(British South Africa Company)取得這里的領土權,并且在1895年時正式建立殖民國家“羅得西亞”,這一名稱是以羅茲的名字命名的。
1896年到1897年,紹納人和恩德貝萊人開始武力反抗英國的 殖民統治,爆發津巴布韋第一次解放戰爭,約有450名 白人被打死。 羅得西亞在1911年時分開成為 北羅得西亞(贊比亞)與 南羅得西亞,后者在1922年時成為一個英屬自治殖民地,就是津巴布韋。
1953年時,英國不顧非洲人民的反對,將南北羅得西亞以及尼亞薩蘭(今 馬拉維)聯合成為一個聯邦,命名為羅得西亞與尼亞薩蘭聯邦(Federation of Rhodesia and Nyasaland,簡稱 羅尼聯邦)。在三地人民的反對下,特別是尼亞薩蘭的反對下,聯邦于十年后的1963年解散。
羅尼聯邦解散后不久,1965年11月,南羅得西亞伊安·史密斯(Ian Smith)單方面宣布該國脫離英國的管轄獨立,成立南羅得西亞國,但這份聲明并不受 境內大部分由北羅得西亞與尼亞薩蘭所控制的黑人族群所認可。負責托管這地區的英國聲稱此 獨立宣言是種叛亂行為不予承認,但也沒有實際使用武力來恢復 控制權。
國家獨立
在1966年至1968年的國際斡旋工作失敗后, 英國要求聯合國對羅得西亞進行經濟制裁,但一意孤行的白人政權仍然在1970年時宣布成立共和國政體,也沒有獲得任何國際上的承認。
在白人執政的這段期間,津巴布韋境內的黑人團體一直在進行激烈的游擊戰試圖推翻當權者。1978年,在國際制裁與黑人武裝運動的交相夾擊下,白人政府終于被迫與包括津巴布韋非洲民族聯盟(ZAPU)及津巴布韋非洲國家聯盟(ZANU)在內的諸多黑人勢力簽訂了協約,共同推派 衛理公會主教穆佐列瓦(Abel Tendekayi Muzorewa)擔任津巴布韋羅得西亞臨時政府的 首相。
在英國的監督下,黑人游擊組織終于愿意卸除武裝結束內戰,在1980年時舉行了該國有史以來的第一次民主選舉,雖然穆佐列瓦有原本羅得西亞白人政權與南非政府的支持,但卻在本國大部分的黑人族裔中缺乏信賴,他的過渡政府并沒有在大選中獲得持續執政的機會,而是由 羅伯特·穆加貝(Robert Mugabe)與他領導的津巴布韋非洲國家聯盟(ZANU)獲得了3月國會大選的多數票,取得政權。
獨立建國
在 國家政權順利轉移到黑人政府的手上之后,于1980年4月18日津 巴布韋共和國正式獨立建國。1980年4月18日半夜,羅得西亞變成了獨立國家津巴布韋。英國王子 查爾斯向新當選的津巴布韋總統坎南·巴納納牧師呈交了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簽署的準許殖民地獨立的文獻。
當綠、黃、黑、紅色相間的國旗代替了英國國旗的時候,黑人們慶祝多年來為獲得大多數人統治所進行的斗爭的結束。穆加貝在任津巴布韋首屆黑人多數政府的儀式上宣了誓,104個國家的代表參加了慶祝。穆加貝在當天天的講話中強調了津巴布韋黑人與白人團結一致的重要性。在此之后穆加貝連續贏得多次競選,一直持續執政。
雖然津巴布韋的國政已經轉移到了黑人族裔的手上,但是穆加貝總統通過暴力將歐裔的 土地沒收。20世紀末期,動搖經濟,許多基礎民生需求匱乏。2000年開始,津巴布韋政府以白人所持有之土地系在殖民時代從黑人 原住民手中非法取得為理由,進行土地改革,強制沒收大部分白人擁有的土地。此舉造成境內大量白種農人出走,經濟陷入混亂。
2002年,穆加貝再次獲得連任。反對黨與勞工組織紛紛發動罷工與抗爭,要求穆加貝提早下臺退休,而政府則以軍警部隊鎮壓。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為首的資金援助 債權國,控告穆加貝政權藐視人權與在大選中舞弊,紛紛擱置援助計劃。而 英聯邦則在2002年時宣布對津巴布韋停權一年處分,2003年,IMF也停止津巴布韋加盟國的資格,英聯邦采取了無限期停權的措施。
2008年大選投票在平靜的氣氛中和平落幕,最大反對黨民主改革運動黨(MDC)在3月30日率先宣布崔凡吉的得票率大幅領先,可望終結執政28年的穆加貝政權。然而穆加貝并不愿意認輸,阻止選舉委員會公布開票結果,還揚言反對黨宣布勝選將視同政變處理。
2008年9月15日,在南非總統姆貝基的調解下,津民盟、民革運茨萬吉拉伊派和民革運穆坦巴拉派簽署組建聯合政府的《全面政治協議》。
2009年2月13日,津聯合政府成立。穆加貝繼續擔任總統,茨萬吉拉伊任,民革運穆派總裁穆坦巴拉、茨派副總裁庫佩任副。津聯合政府成立以來運轉正常,國內局勢基本穩定。根據《全面政治協議》和津兩黨三方約定,聯合政府任期2年,到2011年2月期滿,津應在制定新憲法后舉行大選。
2013年初,新憲法草案出臺。3月16日津就該草案舉行全民公投。3月19日津選舉委員會宣布草案以94.5%的得票率通過公投。5月22日,穆加貝總統簽署該憲法,標志著津獨立后第二部憲法誕生。
2013年7月31日,津舉行總統、議會和地方政府“三合一”選舉。穆加貝以61%的得票率擊敗茨萬吉拉伊(得票率約為34%),當選津新一屆總統,穆領導的民盟獲得眾議院2/3以上議席。茨萬吉拉伊及美國、英國等西方國家質疑大選公正性,非盟、南共體和主要非洲國家均認為大選和平順利、合乎程序。8月22日,穆加貝總統宣誓就職。9月11日,津新一屆政府成立。
2016年4月18日,津巴布韋慶祝獨立36周年,巴布韋總統穆加貝在慶祝活動上檢閱儀仗隊。
津巴布韋與中國的關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津巴布韋共和國于1980年4月18日津獨立當天建交。建交以來,兩國關系發展順利。2013年5月,國務院副汪洋訪津。其間,汪洋副分別會見了穆加貝總統、茨萬吉拉伊并與穆菊茹副總統舉行會談。雙方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津巴布韋共和國政府經濟技術合作協定》等合作文件。中津兩國政府間簽有經濟技術合作、貿易、投資保護等協定,設有經濟貿易混合委員會。
兩國建交以來,中國援助津巴布韋建設了哈拉雷國家體育場,以及醫院、學校、水壩、水井、服裝廠等。2012年,雙邊貿易額達10.2億美元,同比增長16.1%。其中我出口4.3億美元,進口5.9億美元。中、津簽有文化協定、高等教育合作協定和航空協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男子籃球協會于2008年8月28日派遣中國國家隊赴津進行友好交流,旨在交流雙邊體育文化水平。于津巴布韋薩比河沿岸展開籃球交流。中國男籃的隊長為CBA巨星 巴特爾。
津巴布韋國家風俗
法律允許“ 一夫多妻”制。津農村地區是以血緣關系為基礎組成的農村村社的傳統社會,酋長和頭人是農村村落的領導人。紹納族的酋長和頭人按兄終弟繼,然后再長房長子的繼承順序。恩德貝萊族社會的酋長和頭人按父死子繼的順序。酋長和頭人管轄其領地和人民,擁有一定的 神權和世俗權力,在農村地區影響較大。
隨著津與外界交往日多,城鎮中的津巴布韋人開始崇尚“新風尚”, 一夫一妻的家庭越來越多,農村傳統風俗習慣也在逐漸改變。但在農村地區, 婚姻關系和財產繼承仍帶有較明顯的原始社會的遺風。
由于津農業傳統影響深厚,津人民非常看重牛、羊等家畜在其生活的作用,把它們視為婚喪、生日和饋贈外賓的至高禮物。例如,1996年,穆加貝總統舉行婚禮, 穆家鄉人民以牛羊作為穆的結婚賀禮。
津巴布韋人喜好文化、藝術、歌舞等,津石雕更是聞名于世。
凡遇到喜慶節日,婦女均會穿上民族盛裝, 載歌載舞,氣氛非常活躍。
看過津巴布韋歷史沿革的人還會看:
1.從嚴治黨的歷史沿革
2.美國國會大廈的歷史沿革
3.國際兒童節歷史沿革
4.中國共青團的組織簡介與歷史沿革
5.英國歷史沿革 英國發展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