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泰國文學是怎樣的
泰國于公元1257年建立素可泰王朝,形成了統一的國家。蘭甘亨國王為使泰國徹底擺脫高棉(吉蔑)王國的控制和影響,于1283年在古高棉文的基礎上創造了素可泰時期的泰文,泰國書面文學隨之誕生。泰國的古代文學基本上是宗教文學和宮廷文學。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歷史上的泰國文學是怎樣的?
歷史上的泰國文學:素可泰王朝時
素可泰王朝(1257~1377)建立之時,佛教和婆羅門教已在這個地區流傳,各種祀典上誦念的經文,以及稱頌國王的仁政和佛績的贊詞,曾鐫刻在石碑上,這些素可泰碑文是至今發現的泰國最早的歷史、文學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蘭甘亨碑文》。素可泰時期最有代表性的一部宗教文學作品是《三界經》,它是五世王立泰(1354至1376年在位)根據30部佛經編纂而成。他用優美的散文描繪了眾生所在的欲界、色界和無色界,宣揚佛教思想,強調眾生應棄惡從善,以免受“三界”輪回之苦。《三界經》流傳很廣,對泰國社會佛教觀的形成和泰國文學的發展都有深遠的影響。
歷史上的泰國文學:阿瑜陀耶時
在阿瑜陀耶王朝(1350~1767)統治泰國的 417年期間,泰國逐漸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封建制度。它繼承了素可泰時期的文學遺產,同時吸收了高棉帝國的古老文化和由婆羅門僧侶帶來的古印度文化,一度呈現出繁榮的景象,文學形式也有發展,出現了格律嚴謹的詩詞,即戛普、克龍和禪。然而,泰國在此期間曾兩度被緬軍征服。京城阿瑜陀耶第二次陷落時(1767),文學遺產遭到了嚴重破壞。
在素可泰時期,國王非常忌諱高棉帝國的統治制度和語言文字,主張使用純粹的泰語;而阿瑜陀耶的國王,為了確立和鞏固自己至高無上的權威,采納了高棉國君的一些傳統制度和禮儀。拉瑪底帕提一世(1350至1369年在位)責成婆羅門祭司編寫了一部《水咒賦》,這是泰國第一部賦體(立律)文學作品。《水咒賦》的主要內容是歌頌拉瑪底帕提一世,宣揚忠君思想。原著用古高棉文寫成,同時摻雜了一些梵文。《水咒賦》與忠君宣誓儀式對鞏固君主專制制度起了重要作用,被歷代王朝沿用 600多年,到1932年資產階級維新政變后才予廢除。
宗教文學在阿瑜陀耶王朝初期有進一步的發展,出現了《大世賦》(《瑪哈察堪鑾》)和《大世詞》(《戛普瑪哈察》)。這兩部作品都是從巴利文原著翻譯改寫的,內容都是講釋迦牟尼涅以前最后一次輪回的故事。以稱頌國王的仁政和偉業為主要內容的宮廷文學也出現了,如拉瑪底帕提二世著的《阮敗賦》,帕西瑪霍束的《納萊大帝頌》等。
民間口頭詩歌創作在阿瑜陀耶中期獲得了突出成就,在泰國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民間文學巨著長篇敘事詩《昆昌與昆平》,就產生在這一時期。那時宮廷里聚集了一批有名望的詩人,其中就有西巴拉。著名的文學作品有泰國第一部教科書《如意珠》(《津達瑪尼》),愛情故事長詩《帕羅賦》,描述風俗習慣的《十二月》(《他瓦托沙瑪》),用禪體改寫的《拉瑪堅》(《羅摩衍那》片斷《別息達》),歷史題材的《鑾巴色版史記》等。這時期出現的戲劇叫“洛坤”,全由男演員扮演,后來稱為“洛坤諾”(宮外劇)。
阿瑜陀耶王朝后期,“格侖”(八律詩)已很盛行,尤其是用于戲劇和對唱。在創作形式上又出現了一種新的賦,叫“戛普和克龍”。這一時期著名的詩人是探瑪鐵貝王子,他的作品有《銅河之行》、《悲溪離記》、《搖船曲》、《歡喜經》(《南托巴南塔》)和《瑪萊賦》,后兩部作品都是以詩的形式從梵文原著翻譯改編的。
在戲劇方面,納萊時期的宮外劇已演變成為宮內劇“洛坤乃”,全由女演員扮演,只在王宮里演出,劇目繁多,著名的有《拉瑪堅》、《加拉格》、《卡維》、《猜亞塔》、《瑪諾拉》等。
吞武里王朝(1767~1782)的吞武里王在致力平定內亂、抵御外患的同時,著手整理泰國文學,親自編寫《拉瑪堅》片斷。這時期出現的重要作品有《王冠明珠賦》(《立律碧蒙谷》),用禪體詩改寫的《伊瑙》、《加姬》、《吞武里王頌》、《吉沙納教妹》等。此外還有一部《中國行》,是用詩詞形式記錄吞武里王于1771年派遣使節到中國訪問一事。
歷史上的泰國文學:拉達納哥信王朝時
拉達納哥信王朝(曼谷王朝)于1782年建立以后,繼續收集散失的阿瑜陀耶時期的文學作品,完成了《卡維》、《桑通》、《大世賦》和《昆昌與昆平》等的輯錄、補遺工作。
曼谷王朝一至三世時期泰國古典文學再度繁榮,作品內容雖然大部分取材于阿瑜陀耶時期的故事,但形式已經多樣化,語言更加優美生動。散文體也開始流行,其中著名的作家有昭披耶帕康,他將《三國演義》從中國移植過來,并創造了“三國”文體,對泰國的文學,特別是小說的創作產生了重大的影響。這時期負有盛名的詩人是順吞蒲、帕波拉瑪努七親王和帕瑪哈蒙德里,后者是頗有首創精神的詩人,他運用詼諧諷刺的手法寫了著名詩劇《拉登蘭代》。
曼谷王朝四世至六世王都是詩人和文學家,而以五世王帕尊拉宗告和六世王帕蒙固告最為突出。其他著名的詩人和作品還有鑾扎巴尼及其用禪體寫成的帕樹屯,女詩人坤素旺及其滑稽劇《帕瑪累貼泰》和《一百篇烏納魯的故事》,蒙拉觸泰及其詩作《倫敦游記》和散文《泰國使節到英國》,納拉貼巴攀蓬親王的話劇帕羅等。這一時期著名的作家還有丹隆親王、諾·摩·梭、披耶阿努曼拉察吞、帕沙拉巴塞等。
歷史上的泰國文學:曼谷王朝時
曼谷王朝四世至六世時期(1850~1925),泰國各鄰國已淪為西方列強的殖民地,泰國處在緩沖國地位,被迫執行“夾縫外交”。在文學上,從四世王開始就提倡向西方學習,到六世王時,西方文化的影響更大,古典文學開始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