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女詞人李清照介紹
李清照(1084—約1155年),號易安居士,章丘(今屬山東濟南市)人。南宋杰出的女詞人。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宋朝女詞人李清照,歡迎大家閱讀:
宋朝女詞人李清照
父李格非為當時著名學者,官至禮部員外郎、京東路提點刑獄。后因被列入元祐黨籍而罷官。母王氏,亦知書能文。李清照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教養。早年隨父住在汴京、洛陽,工書能文,兼通音律。建中靖國元年(1101)18歲時與吏部侍郎趙挺之之子太學生趙明誠結婚,夫妻志同道合,感情甚篤。喜好收藏金石碑帖,共同搜求尋訪,鑒賞研究。夫婦也都愛好詩詞,時相唱和。約在崇寧二年(1103)趙明誠出仕。高宗即位后,知建康府。靖康之難,李清照面對國破家亡的處境,于建炎二年(1128)避難至建康。次年,趙明誠病逝。李清照只身漂泊杭州、越州、金華一帶,過著輾轉無依的生活。文物書籍喪失殆盡,境況極其悲慘。最后在孤寂、抑郁之中了卻殘年。詩、詞、文兼擅,以詞的成就最高,并有《詞論》傳世。在《詞論》中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強調協律,崇尚典雅,講求情致,代表了傳統的婉約詞派的觀點。詞集名《漱玉詞》,內容可分前后兩期。前期社會相對承平,生活條件優越,題材多反映閨閣生活及離別相思之情。在不少詞篇里,描寫刻畫了大自然的美,表現了對美好事物和自由生活的熱愛。后期詞作多抒寫在遭到國破、家亡、夫死以及政治上的打擊等一系列的災難之后,極其悲痛的心情。客觀上反映了時代的、民族的災難和不幸。詞的風格也一反前期的清快、明麗,表現出深沉凄涼的特點。李清照長于抒情,巧于構思,詞的藝術成就很高。她以“尋常語度入音律”,雖明白如話,卻非常優美清麗,既能準確地表達出真情實感,又能創出新意。她是第一位專門致力于抒情的女詞人,把閨情詞推向了一個新的藝術高峰,在詞的發展史上有突出的地位。現存詩文和詞集皆為后人所輯。有毛晉汲古閣用明鈔本刊刻《漱玉詞》,《四庫全書》用毛刻本。近人趙萬里輯校《漱玉詞》,收詞60首。有中華書局本《李清照集》、人民文學出版社本《李清照集校注》。
宋朝女詞人李清照人物評價
【古代部分】
宋代·王灼:易安居士,京東路提刑李格非文叔之女,建康守趙明誠德甫之妻。自少年便有詩名,才力華贍,逼近前輩。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若本朝婦人,當推文采第一。趙死,再嫁某氏,訟而離之。晚節流蕩無歸。作長短句,能曲折盡人意,輕巧尖新,姿態百出。閭巷荒淫之語,肆意落筆。自古縉紳之家能文婦女,未見如此無顧藉也。《碧雞漫志》卷二)
宋代·朱彧:本朝女婦之有文者,李易安為首稱。易安名清照,元祐名人李格非之女。詩之典贍。無愧于古之作者;詞尤婉麗,往往出人意表,近未見其比。所著有文集十二卷、《漱玉集》一卷。然不終晚節,流落以死。天獨厚其才而吝其遇,惜哉。(《萍洲可談》卷中)
宋代·胡仔:近時婦人,能文詞如李易安,頗多佳句。小詞云:“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綠肥紅瘦”,此語甚新。又《九日》詞云:“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此語亦婦人所難到也。易安再適張汝舟,未幾反目,有《啟事》與綦處厚云:“猥以桑愉之晚景,配茲駔儈之下材。”傳者無不笑之。《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六十)
元代·楊維禎:女子誦書屬文者,史稱東漢曹大家氏。近代易安、淑真之流,宣徽詞翰,一詩一簡,類有動于人。然出于小聽挾慧,拘子氣習之陋,而未適乎情性之正。此大家氏之才之行,足以師表六宮,一時文學而光父兄者,不得并議矣。(《東維子集》卷七)
明代·楊慎:宋人中填詞,李易安亦稱冠絕。使在衣冠,當與秦七、黃九爭雄,不獨雄子閨閣也。其詞名《漱玉集》,尋之未得。《聲聲慢》一詞,最為婉妙。……山谷所謂“以故為新,以俗為雅”者,易安先得之矣。(《詞品》卷二)
明代·陳霆:聞之前輩,朱淑真才色冠一時,然所適非偶,故形之篇章,往往多怨恨之句,世因題其稿曰《斷腸集》。大抵佳人命薄,自古而然,斷腸獨斯人哉!古婦人之能詞章者,如李易安、孫夫人輩,皆有集行世。淑真繼其后,所謂代不乏賢。(《諸山堂詞話》卷二)
明代·王世貞:《花間》以小語致巧,《世說》靡也;《草堂》以麗字則妍,六朝婾也。即詞號稱詩余,然而詩人不為也。何者?其婉孌而近情也,足以移情而奪嗜;其柔靡而近俗也,詩啴緩而就之,而不知其下也。之詩而詞,非詞也;之詞而詩,非詩也。言其業,李氏、晏氏父子、耆卿、于野、美成、少游、易安至也,詞之正宗也。溫、韋艷而促,黃九精而險,長公麗而壯,幼安辨而奇。又其次也,詞之變體也。詞興而樂府亡矣,曲興而詞亡矣。非樂府與詞之亡,其調亡也。(《弇州山人詞評》)
明代·毛晉:《草堂詩余》若干卷,向未艷驚人目。每秘一冊,便稱詞林大觀,不知抹倒幾許騷人。即如次仲、幾叔輩,不乏“寵柳嬌花”、“燕航鶯吭”等語,何愧大晟上座耶?《草堂集》竟不載一篇,真堪太息。余隨得本之先后,次第付梨,凡經商緯羽之士,幸兼擷焉。秋分日,湖南毛晉識。(汲古閣本《宋六十名家詞》)
清代·劉體仁:周美成不止不能作情語,其體雅正,無旁見側出之妙。柳七最尖穎,時有俳狎,故子瞻以是呵少游。若山谷亦不免,如“我不合太撋就”類。下此則蒜酪體也。惟易安居士“最難將息”。“怎一個愁字了得”,深妙穩雅,不落蒜酪,亦不落絕句,真此道本色當行第一人也。(《七頌堂詞繹》)
清代·沈謙: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極是當行本色。(《填詞雜說》)
清代·尤侗:松陵周勒山所選《女子絕妙好詞》,既已搴芳采華,亦復闡幽索隱,當使《花草》承塵、《蘭荃》讓畔者矣。松陵素稱《玉臺》文藪。而葉小鴦之《返生香》,仙姿獨秀,雖使《漱玉》再生,猶當北面,何論余子!(《女子絕妙好詞選》)
清代·毛先舒:詞家刻意、俊語、濃色,此三者皆作者神明,然須有淺淡處、平處,忽著一二乃佳耳。如美成《秋思》,平敘景物已足,乃出“醉頭扶起寒怯”,便動人工妙。李易安《春情》,“清露展流,新桐初”引用《世說》全句。渾妙。嘗論詞貴開拓,不欲沾滯,忽悲忽喜,乍近乍遠,所為妙耳。如游樂詞,須微著愁思,方不癡肥。李《春情》詞本閨怨,結云“多少游春意”、“更看今日晴未”,忽爾開拓,不但不為題束,并不為本意所苦。直如行云,舒卷自如,人不覺耳。(《詩辨坻》卷四)
【現代部分】
胡適:李易安乃是宋代的一個女文豪,名清照,號易安居干。……李清照少年時即負文學的盛名,她的詞更是傳誦一時的。她的詞可惜現存的不多,(有王氏四印齋刻本),但我們知道她是最會做白話詞的。例如:《一剪梅》(略),《添字采桑子·芭蕉》(略),最有名的自然是他的《聲聲慢》(略),這種白話詞真是絕妙的文學,怪不得她在當日影響了許多人。李清照雖生于北宋,到南渡時,她已是50歲的老婦人了。但她對于北宋的大詞家,二晏、歐陽、蘇、秦、黃一一都表示不滿意。(《國語文學史》))
呂思勉:北宋女詞人,則有李易安。……夫婦皆擅學問,長詩文,精金石,誠一代之才媛也。易安詩筆稍弱,詞則極婉秀,且亦妙解音律,所作詞,無一字不協律者,實倚聲之正宗,非徒以閨閣見稱也。(《宋代文學》)
胡懷琛:在北宋末再有一個著名的女詞人名叫李清照,她的《漱玉詞》,在文學界里是極有名的。她的佳句“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尤為人所稱道。(《中國文學史概要》)
羅根澤:詞是文學,也是音樂……女詞人李易安《論詞》,都是偏于以音樂的觀點立論,雖然也不忽視文學。(《中國文學批評史》)
容肇祖:李清照是中國文學史上一個最有天才的女子,她論詞對于北宋諸大家,多有不滿,可見她的眼光之銳敏。她的詞在當日很受人崇敬,如辛棄疾有時自稱“效李易安體”。可見她的影響;(《中國文學史大綱》)
劉大杰:李清照是南渡前后的女詞人,是中國古典文學史上有崇高地位的天才女作家。她是遵守著詞的一切規律而創作的。她一面重視音律,精煉字句;同時,她的詞富于真實的性情與生活的表現。她生逢國變、家破人亡,她的筆下,雖沒有直接反映現實,但我們要知道她丈夫的死,她的流浪貧窮,她改嫁事件的受冤,都是那個亂離時代、封建社會直接給她的-。她正是當日一個受難者的代表;她的生活情感,也正是當日無數難民的生活情感。(《中國文學發展史》)
朱東潤: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有《漱玉詞》五卷,今存一卷。詞格抗軼周柳,其論詞之言,見于胡仔《苕溪漁隱叢話》……(《中國文學批評史大綱》)
林庚:北宋的詞壇,雖然充滿了慢詞的勢力,卻依然以小令為主。而結束這北宋詞壇的一位作家,便是李清照。……中國女作家中,能夠在文學史上占一席地的,這是唯一的一個人了。詞原是女性美的描寫,她正是能夠完成那自我表現的,她生活的時代雖在北宋南宋之間,而她的作風竟是完全北宋的。她不愿意隨著當時一般的潮流,而專意于小令的吟詠,這在詞壇上更覺重要。她的名作象《醉花陰》(略),《如夢令》(略)。至于佳句象“翻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都是膾炙人口的。然而整個詞壇的趨勢,已完全走向慢調,小令此后正如絕句,只成為詩人們偶然的點綴。詩詞的命運,似乎不可避免的,都走上了同一的途徑。(《中國文學史》)[
看了“宋朝女詞人李清照”還想看:
1.描寫李清照的經典散文
2.李清照是哪里人
3.李清照是哪個朝代的詩人
4.宋朝歷史名人
5.宋代才女張玉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