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人物狄青怎么死的
狄青(1008年-1057年),字漢臣,汾州西河人,面有刺字,善騎射,人稱“面涅”。狄青出身貧寒,宋仁宗寶元元年為延州指揮使,勇而善謀。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狄青怎么死的,歡迎大家閱讀。
狄青怎么死的
北宋著名的兩位名將狄青和岳飛最后的結局都十分凄慘,倆人都被冤屈致死。眾所周知,岳飛被秦檜扣上了“莫須有”的帽子,最終被賜死。那么,狄青怎么死的呢?后人總結狄青之死的原因有如下幾個方面。第一,從北宋政治環境來說,北宋朝廷重文輕武,雖然狄青在戰場上立下赫赫戰功,但還是比不上一紙文憑的重要性。
范仲淹認識狄青時,曾贈送《左氏春秋》給狄青,提示狄青不光要在軍事上出彩,文學建樹也同等重要。狄青自知出身卑微,沒有接受過文化教育。況且,狄青常年在外帶兵作戰,很少有時間來補充文學知識。即使狄青“士別三日”,但朝廷官員們也不會對他“刮目相待”。狄青憑借驍勇善戰的能力,得到宋仁宗的賞識,這引來了其他官員的嫉妒。狄青戰功過于顯赫,必定會招來他人嫉恨,這為狄青之死埋下了伏筆。
第二,狄青不懂得官場規則,這也成為他被冤死的重要因素。狄青常年帶兵作戰,回到朝廷的機會少之又少,因文化淺薄,他尚未意識到官場生存規則。狄青不懂得籠絡官場人心,所以他被詆毀和冤枉時,幾乎沒有人為他辯解一句。
第三,狄青功高蓋主,讓宋仁宗意識到了危機性,這一點成為狄青之死的根本原因。當初,宋朝政權的建立就是在于發動了陳橋兵變,宋仁宗明白狄青手握軍事大權會威脅到他的統治地位。所以,在綜合利弊之下,狄青被統治者拋棄,最后郁郁而終。
狄青墓
狄青墓位于山西省汾陽市峪道河鎮劉村東約200米處。公元1057年,狄青在陳州病逝。公元1059年,狄青后人將狄青歸葬于汾陽市西河。狄青墓呈坐北朝南的方位,修建之初占地面積為79920平方米。宋代年間修建了顯慶寺、狄公祠等建筑,到了抗戰年間,狄公祠等建筑被完全損毀。
__時候,狄青墓也遭到了破壞,墓丘被鏟平,狄青墓旁邊的石獅、石獸等雕塑作品,也被埋掉。現在狄青墓只存在一座原神道碑和一座墓碑,墓碑是清代宣統年間在原來碑座上重新建立的。墓碑呈坐北朝南樣式,碑石材質為青石,整塊石碑高為1.9米,寬為0.5米,厚為0.3米。石碑正中間書寫著“宋狄武襄公之墓”七個大字,上面共有3000余字的碑文,是宋仁宗親自書寫而成,記載了狄青的生平經歷。除此之外,碑上還刻有立碑時間,即公元1062年所立。上面還寫有,因碑倒在路邊,擔心被遭到他人破壞,所以將此碑遷于郡城狄公祠。又擔心立碑之地日后會成為一片廢墟,于是便立碑為志。原神道碑的質地也為青石材質,從外觀來看,碑體比較龐大,高為0.7米。狄青墓地原保留了兩尊石羊,兩座石虎,因擔心再遭到破壞,便搬到了劉村關帝廟里面。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山西省政府將狄青墓認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具有很高的紀念價值和研究價值。后來,每年清明節都會有游人前往狄青墓祭奠和憑吊這位北宋名將。
狄青苗僑偉
《狄青》是香港演員苗僑偉主演的一部電視劇,其中,苗僑偉飾演北宋名將狄青。這部電視劇于1986年上映,由TVB拍攝而成。故事以北宋仁宗年間為時代背景,講述了一代名將狄青的征戰歲月。雖然上世紀80年代電視制作水平還不夠完善,但是苗僑偉飾演的狄青形象已成為最受歡迎的“狄青”形象之一。
電視劇《狄青》講述了北宋仁宗年間,狄青家因護國有功,朝廷專門讓狄青家負責運送鹽米鐵等物資。狄家唯一一位男丁狄青練就一身好武藝,但因喜愛自由自在的生活,不想到官場追名逐利。但狄青為了安慰母親,便在宮廷中做了一位小官吏。公正嚴明的狄青看不慣龐氏父子利用職位之便將官鹽調包舞弊,于是揭發了龐氏父子。隨后,龐家想要除掉狄青。龐雄想要推翻仁宗政權,自己當皇帝,便和西夏密謀除掉狄青。但狄青每次都能化險為夷,最后還和單國公主柳雙雙相愛。后來,狄青憑借自身精湛的智謀,率兵保疆衛國,最終成為一代名將。
從人物性格來看,苗僑偉版狄青,著重刻畫了狄青狂放不羈、義薄云天的性格特征。在電視劇《狄青》中,苗僑偉穿上北宋時期的戰袍,尤為英俊挺拔。苗僑偉版狄青經常穿著銀白色的戰袍,在與西夏軍對壘時,狄青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西夏軍聽聞狄青大名時,就非常忌憚他。苗僑偉將狄青形象刻畫的人木三分,成為“狄青”經典熒屏形象之一。
看了“狄青怎么死的”還想看:
1.狄青怎么死的
2.歷史上狄青的簡介
3.狄青有什么故事
4.歷史上狄青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