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恭帝楊侑歷史簡介
隋恭帝楊侑(605年-619年),隋煬帝楊廣之孫,元德太子楊昭第三子,母韋妃,隋朝皇帝。
下面是關于隋恭帝楊侑歷史簡介,希望大家喜歡閱讀
楊侑自幼聰明,氣度非凡。初封陳王,后改封代王。隋煬帝親征高麗時,命楊侑留守長安。大業十一年(615年),隨隋煬帝巡幸晉陽,擔任太原太守,不久鎮守京師。
大業十三年(617年),李淵攻入長安,擁立楊侑為帝,改元“義寧”。義寧二年(618年),李淵廢黜楊侑,自立為帝,降封楊侑為酅國公,閑居長安。武德二年(619年),楊侑遇害(一說病死),年僅15歲,謚號恭皇帝,葬于莊陵(今陜西省乾縣陽洪鄉乳臺村南500米處)。
隋恭帝楊侑的早年經歷
楊侑生于大業元年(605年),是隋煬帝楊廣的孫子,元德太子楊昭第三子,母韋妃。楊侑自幼聰明,氣度非凡。大業三年(607年),被封為陳王。后改封為代王,食邑一萬戶。隋煬帝親征高麗時,命楊侑留守長安(今陜西西安)。大業十一年(615年),楊侑跟從隋煬帝巡幸晉陽(今山西太原),隋煬帝任命他為太原太守。不久,鎮守京師。
隋恭帝楊侑登基
大業十三年(617年)五月十五日,李淵在晉陽(今山西太原)起兵造反,同年十一月初九日,攻入隋朝都城長安(今陜西西安)。十一月十六日(617年12月18日),李淵遙尊隋煬帝為太上皇,擁立楊侑為皇帝。當日楊侑在大興殿正式登基,改年號為“義寧”。
楊侑名義上是皇帝,但實際不過是李淵扶立的傀儡。義寧二年(618年)三月,隋煬帝死于江都之變。消息傳來,李淵見楊侑已無用處,于同年五月十四日(618年6月12日)逼他退位,自行稱帝,并降封楊侑為酅國公,閑居長安。
隋恭帝楊侑去世
武德二年(619年)五月十二日(《新唐書》、《資治通鑒》皆作八月初一日,即公元619年9月14日),楊侑遇害(一說病死),年僅15歲,謚號恭皇帝,葬于莊陵(今陜西省乾縣陽洪鄉乳臺村南500米處)。楊侑死后沒有子嗣,以族子楊行基襲封酅國公的爵位。
隋恭帝楊侑的歷史評價
魏徵等《隋書》:“性聰敏,有氣度。”;“恭帝年在幼沖,遭家多難,一人失德,四海土崩。群盜蜂起,豺狼塞路,南巢遂往,流彘不歸。既鐘百六之期,躬踐數終之運,謳歌有屬,笙鐘變響,雖欲不遵堯舜之跡,其庸可得乎!”
李延壽《北史》:“恭帝年在幼沖,遭家金難。一人失德,四海土崩;群盜螽起,豺狼塞路;南巢遂往,流彘不歸。既鐘百六之期,躬踐數終之運,謳歌有屬,笙鐘變響。雖欲不遵堯、舜之跡,庸可得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