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陽之戰的遺址
時間:
志藝2
唐朝
睢陽之戰是安史之亂中的一個戰役,此戰又稱睢陽保衛戰,睢陽地當睢陽渠要沖,位置非常重要。張巡、許遠激勵將士固守,從早至午,接戰20余次,士氣不衰。 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睢陽之戰意義,歡迎大家閱讀。
睢陽之戰意義
當時,朝廷僅剩下長江、淮河流域的賦稅支撐著,睢陽位于大運河的汴河河段中部,是江淮流域的重鎮,如果失守,運河阻塞,后果不堪設想。張巡、許遠守睢陽,兵力最多時也不滿7000,前后400余戰,竟然殲滅叛軍12萬人。睢陽堅守10月之久,在此其間朝廷不斷地得到江淮財賦的接濟,已完成了恢復、準備到反攻的過程,前一個月已收復西京長安,在睢陽陷落后10天又收復了東京洛陽,叛軍再也無力南下。唐朝天下得以保全,全仗睢陽堅守10月之久。
睢陽之戰遺址
睢陽之戰遺址是今天的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南,唐朝的睢陽是通往江淮的交通要道。公元757年,安史之亂判軍為了打通睢陽南下江淮,派大將尹子奇率兵13萬奪取睢陽。 睢陽太守許遠求助于雍丘防御史張巡。張巡立即帶兵3000進駐睢陽,與許遠守軍3800人合兵抗戰。 張巡善謀略,精兵法,此前已多次以少勝多,抗擊了安史叛軍。
其間,城中的戰馬、麻雀、老鼠、樹皮、草根、紙、茶等能吃之物全部吃光,兵士僅余400人,終因饑餓、疲憊至極,無力再戰,城池淪陷。張巡、許遠及南霽云等將土被俘后罵敵不絕,英勇殉國。 睢陽之戰以少勝多,阻住了安史叛軍的南下,保全了江淮,為平定“安史之亂”立下了大功。
看了“睢陽之戰意義”還想看:
1.睢陽之戰的意義有什么
2.睢陽之戰的簡介
3.睢陽之戰的背景怎么樣
4.牧野之戰有什么歷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