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空博物館
中國航空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座對外開放的大型航空博物館,也是亞洲最大的航空珍品薈萃地。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中國航空博物館。歡迎欣賞閱讀。
一、中國航空博物館簡介
中國航空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座對外開放的大型航空博物館,也是亞洲最大的航空珍品薈萃地。該館坐落在北京市昌平區大湯山腳下。
1986年建館,1989年11月正式對外開放。占地70余萬平方米,館藏270余架飛機、99架國家文物飛機、近萬件航空文物,是集科技教育、旅游于一體的國家級軍事主題博物館,也是目前亞洲規模最大、躋身世界前5位的航空博物館。
走進航空博物館,那高達十余米的館標就讓你為之一振:乳白色的支柱斜托著一架通體潔白、正在緊急上升的單座輕型殲擊機(殲-12),基座的正面刻著楊尚昆同志題寫的四個大字-志在藍天。博物館廣場中央,有一座"天魂"碑,它是用從泰山采集的一塊完整的黑色花崗巖制成,碑文為:紀念為中華民族航空航天事業獻身的先人、同仁和朋友。 2008年9月,在國家博物館等級評定活動中,中國航空博物館在全國2400多家博物館中脫穎而出,成為國家文物局正式批準的首批83家國家一級博物館之一,也是其中3家軍隊所屬博物館之一。2007年8月20日,中國航空博物館經全國旅游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評定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
二、館內陳列
博物館按飛機年代、飛機類別和機體大小,分為館標區、天魂碑、洞庫大展廳、露天展廳四個主題部分,薈萃了世界200多架飛機。還收集展出地空導彈、防空雷達、高炮、航空炸彈、航空照相機等700多件武器裝備樣品。
這里的飛機有些是世界珍品,有些是國家珍貴文物,最具代表性的有毛澤東主席重慶談判時所乘坐的美制C-47運輸機(美齡號);孫中山先生主持制造、宋慶齡參與試飛表演的樂士方一號;中國人自己制造的第二架飛機馮如二號;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當年的座機;空軍英雄王海、張積慧駕駛的戰鷹;參加開國大典受閱和一批參加過保家衛國空戰的"功勛"飛機。另外,99式高級教練機、波士頓、拉、伊爾-10、雅克-17、殲-12等都是難得一見的世界珍品。
三、主要展廳
該館一期工程占地約20萬平方米,由山洞大展廳、珍寶館展廳和露天展區組成。山洞展廳面積為20000平方米,拱型頂上鑲嵌265盞圓燈,構成繁星點點的景觀。兩側兩條光帶,把展廳裝點得更加寬敞明亮。珍寶館展區面積為600平方米,露天展區面積為40000平方米,此外,還有9000平方米的地面防空武器裝備存放場。待二期工程建成后,其整體面積將達到53萬平方米。山洞展廳的展品從中國古代的航空發明與發現到當代使用的高空高速殲擊機,從近代引進國外的航空器到國產的各種類型飛機,依照歷史的時序陳列于大型展廳兩側,構成了航空歷史長河的壯麗景觀。
現任空軍司令員王海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所駕戰鷹──米格-15比斯,就停放在這里。展廳右側還展出自己復制的中國航空史上著名的飛機──馮如二號、樂士文一號和列寧號。另有蘇聯、美國、法國、日本、加拿大、捷克等國制造的多種型號飛機。其中,日本制造的99式高級教練機,蘇聯制造的波-2、拉-9、拉-11、圖-2、雅克-12,美國制造的P-51、L-5等飛機均為世界航空珍品,具有極高的文物收藏和觀賞價值。展廳左側是新中國生產的飛機系列,從自行制造的第一架初教機、第一架殲擊機到具有獨特設計格局的輕型殲擊機殲-12,完整地記載著新中國的航空工業發展和人民空軍的發展歷史。展廳的后部還展出雷達、導彈、高炮等其他武器裝備。
洞庫展廳
航空博物館占地50余公頃,有兩座規模宏偉的展廳-洞庫展廳和露天停機坪展廳舉辦"洞內、露天航空裝備展"。飛機:初教-5,結束了中國不能造飛機的歷史:殲-12,是中國完全自行設計的輕型殲擊機;運-5,曾將周恩來的骨灰撒向祖國大地。
露天展廳
露天展廳主要陳列著世界各國制造的各種飛機,如世界上第一種使用渦輪螺 旋槳動力裝置的英制"子爵"號運輸機,還有其它各類飛機精品。除此之外館內還設有"發動機系列展"、"珍品展"、"航空照相設備展"、"救生防護裝備展"、"毛主席座機展"等陳列。館內共有100多種型號的200多架飛機,還有地對空、雷達等航空展品共600余件,其中不乏精品。規模如此之大的航空專題博物館,在世界上也是不多見的。中國航空博物館,是中國航空史的縮影,也是飛行器的博覽會 露天展區收藏有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在50、60年代乘坐過的飛機,斯大林送給毛澤東的生日禮物──圖-4重型轟炸機,在"駝峰空運"、建設西藏、邊界反擊戰中屢建戰功的C-46大型運輸機,參加"兩航"起義的康維爾-240、C-47以及英國的子爵式、圖-124、三叉戟等大型客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