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博物館
汶川地震博物館泛指我國各地興建的為紀念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而設立的博物館、展覽館,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汶川地震博物館,希望能幫到你。
一、汶川地震博物館簡介
廣義的汶川地震博物館(Wenchuan Earthquake Museum),泛指我國各地興建的為紀念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而設立的博物館、展覽館,例如成都市建川博物館群落下屬的汶川大地震博物館,屬于民間博物館;狹義的汶川大地震博物館,特指正在設計修建中的一處國家級博物館。
汶川地震博物館,地震文化新詞匯,是為紀念"汶川5·12大地震"而興建的大型博物館,溫家寶2008年5月22日,在汶川地震博物館設計圖災區說:"(北川)這座老縣城可以作為地震遺址保留,變成地震博物館。"因此,汶川地震博物館,從狹義角度講,起源于北川地震博物館的建設構想;從廣義角度講,汶川地震形成了300公里的龍門山斷裂帶,樹立地震紀念碑、興建文物館藏、紀念設施,都是地震博物遺產保存的形式。該館重點在一頭一尾(即汶川和北川),地震紀念設施布局整體,規劃和建設經得起歷史檢驗。
二、收藏
1、地震的見證物,包括圖文資料、廢墟書包、遇難者遺物等;
2、道路中斷、郵政郵路標志物,發行的郵票、紀念封、紀念戳等;
3、記錄抗震救災的郵集;
4、抗震救災見證物,包括軍警、志愿者的實物資料標語等。
三、展廳
30個展廳再現抗震場景
汶川地震博物館是建川博物館群落的重要組成部分,展館總面積6000平方米,由北京奧運會鳥巢中方設計師李興綱擔綱設計。
"建地震博物館,是為了留下沉痛的災難記憶和災難中閃光的民族精神。"建川博物館相關負責人介紹,汶川地震博物館耗資3000萬元;在設計中,對征集來的地震實物以日記的形式,真實地記錄地震發生當天至6月12日一個月中,災區每天發生的事情。30多個展廳,分為震撼512~612日記、地震美術作品館、地震科普館等,包括實物、照片和文字等,再現了抗震救災過程中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場景。
四、特殊展品
共征集地震實物5萬多件
進入地震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武警部隊第一艘沖到災區映秀鎮的沖鋒舟。地震館還有空降部隊救災時使用的降落傘,抗震救災部隊、醫療隊所用過的救災工具、榮譽錦旗等大批捐贈物品。而為搶救受災群眾而失事的邱光華直升機組墜毀的飛機殘骸,也靜靜地躺在展廳一隅,讓人回想起那悲壯的一幕。
博物館最多的,就是大量現場照片的展示。此外,陳列的地震實物有:慘不忍睹的地震廢墟、生活用品、永遠停留在地震發生時刻的座鐘、被滾石砸癟的運鈔車,以及從廢墟挖掘出的學生日記、書包、鞋等各類工作學習生活用品。記者在展廳還看到了"可樂男孩"薛梟喝過的空可樂罐,上面還有他的親筆簽名。在博物館征集的數萬件地震實物中,溫家寶指揮救災時用過的擴音話筒以及他在直升機上使用過的軍用地圖等格外引人注目。
"范跑跑"眼鏡花了234元
另外,都江堰光亞中學老師"范跑跑"的眼鏡,頗有爭議的"情義男"吳家方背著亡妻所騎的那輛感動世界的摩托車,也在其中。"范跑跑的眼鏡花了234元。"博物館向范美忠征集地震文物時,希望收藏他在地震中佩戴的這副極具"范跑跑"形象標志的黑框眼鏡。范美忠開始有些猶豫,通過做工作,范美忠去選購了新眼鏡,其所報銷的發票金額為234元。那張發票,還有當時范美忠上紅樓夢課的教材,都被陳列在櫥窗里。
征集吳加方的摩托時,博物館人員稱"費了不少力氣"--第一次與吳取得聯系后,吳開價兩千,可去取摩托時吳又變卦了。于是,博物館提出買一輛新的互換,吳折騰了幾次,看中了一輛8000多元的摩托,可要去買車時吳又變卦了,他要求只要現金,博物館只好照辦,付了8000元。成交后博物館得知,吳的摩托是他花700元買的二手貨,"幾次折騰,他有點不講信用。"
模擬廳能感受地震氣息
博物館工作人員稱,地震館陳列的實物全是征集的,"通過這些珍貴實物的永久展示,能全方位、多角度反映這場大災難,體現中華民族在災難面前所呈現出的空前凝聚力和頑強不屈精神。"為了讓參觀者加深對地震的認識,博物館以汶川地震震級為參照,模擬真實的地震現場。觀眾進入封閉的模擬地震廳后,在視覺、聽覺、觸覺上,能身臨其境體驗地震發生的實時場景,感受到山崩地裂的恐懼,并能讓體驗者聞到地震的"氣息"--通過噴出的一種無害氣體,模擬出彌漫在空氣中的地震廢墟氣味。
此外,在地震中被埋36天后救出的"豬堅強",也將作為特殊館員在它的生態豬舍與觀眾見面。
看了汶川地震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