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北漢歷史簡介
北漢是是五代十國時期的政權之一,也是十國中最后一個政權。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五代十國北漢歷史簡介,希望能幫到你。
五代十國北漢歷史
劉崇先世為沙陀部人,他是后漢高祖劉知遠的弟弟。后漢隱帝時,劉崇官至河東節度使、太原尹。隱帝年少,大臣專權,劉崇見后漢政權不鞏固,便在軍事和財政上作了準備。乾佑三年(950年)十一月,樞密使郭威于鄴都(今河北大名東北)起兵。十一月二十一日(951年1月1日),隱帝兵敗為人所殺。郭威迎立劉知遠養子劉赟。廣順元年(951年)正月,郭威稱帝,改國號為周,史稱后周,殺劉赟。劉崇即據河東十二州稱帝,改名,仍用后漢乾佑年號(直到次子承鈞嗣位三年后,始改乾佑十年為天會元年(957年),國號漢,史稱北漢。北漢是十國中唯一在北方之國。
北漢地瘠民貧,國力微弱。劉崇結遼為援,奉遼帝為叔皇帝。北漢曾聯合遼兵,兩度進攻后周,但先敗于晉州(今山西臨汾);乾佑七年又敗于高平(今屬山西),后周世宗柴榮乘勝進圍太原達月余。后周兵退后,劉崇去世,廟號世祖,其子劉承鈞(后改名劉鈞,926―968)繼立,奉遼帝為父皇帝。天會十二年(968年)七月,劉承均因宋軍壓境,國勢日窘憂憤而死,劉繼恩(劉承均養子)即位。同年九月,劉繼恩被侯霸榮殺死,劉繼元(劉承均養子)當了北漢皇帝。此期間,后周、北宋頻頻向北漢進攻。北漢勢蹙,屢靠遼兵增援才得以幸存。
太平興國四年(北漢廣運六年,979年),宋太宗趙光義率軍親征北漢。宋軍先擊潰遼援軍,而后猛攻太原,北漢主劉繼元被迫出降,北漢滅亡。宋太宗深感晉陽自古為帝王龍興之地或割據政權反抗中央政權所在,傳為"龍脈",而晉陽城地形險要,城高池深,易守難攻,百姓習于戎馬,人性勁悍,難以掌控,宋太宗懼怕此地再出割據政權危害北宋政權,同時憤恨于晉陽城軍民的長期頑強抵抗,稱此地"盛則后服,衰則先叛",遂以開封太原星宿不合為借口詔毀晉陽,遷城中士紳富戶于開封洛陽,火燒其城,城中老幼被燒死或逃跑被踩踏致死者不計其數,并征伐數萬人削晉陽北部的系舟山山頭,曰"拔龍角",并下令決汾水、晉水沖灌晉陽城廢墟,禁止任何人在晉陽城廢墟居住,徹底將其摧毀
五代十國北漢簡介
北漢(951年―979年),是五代十國時期的政權之一,也是十國中最后一個政權。劉崇所建。都晉陽(今山西太原南),稱太原府。盛時疆域十二州(一作十州),約為今山西省中部和北部。
公元951年,后漢大將郭威因被漢隱帝猜忌,反叛。漢隱帝為潰軍所殺。郭威擁劉崇之子劉赟即帝位,后來郭威殺了劉赟,建立后周。劉崇遂在太原稱帝,建立北漢。
公元979年,宋太宗趙光義親率大兵滅亡北漢,北漢都城晉陽(今山西太原南)陷落,北漢皇帝劉繼元出降,北漢亡。歷四主,共二十九年。
看了五代十國北漢歷史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