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周攻南唐之戰
后周攻南唐之戰,是五代末期發生的國與國之間最大規模的軍事沖突。戰斗持續了兩年零五個月,于958年4月8日結束,最終南唐失去了其位于長江以北的全部領土。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后周攻南唐之戰,希望對你有用!
后周攻南唐之戰圖片
后周攻南唐之戰戰爭介紹
五代后周顯德二年冬至五年春(南唐保大十三年至中興元年,955—958年),周世宗柴榮三攻淮南,擊敗南唐的戰爭。
五代末,南唐割據江淮,地轄30余州,廣袤數千里,北與后周毗鄰。元宗李璟自恃實力強大,出師滅閩、楚之后,又聯合契丹、北漢攻后周,進圖中原。周世宗為統一天下,示形用兵。采納比部郎中王樸所獻先易后難、先南后北的進軍方略,決定先攻南唐,后攻契丹、北漢。遂于顯德二年十一月,命宰臣李谷為淮南道前軍行營都部署兼知廬壽等州行府事,以忠武節度使王彥超為行營副部署,統領侍衛馬軍都指揮使韓令坤等十二將,乘淮水淺涸,南唐疆防懈怠,突起進攻;命吳越王錢俶出兵常州(治晉陵,今江蘇常州)策應。時南唐清淮節度使劉仁贍鎮戍淮西重鎮壽州(治壽春,今安徽壽縣),元宗恐兵力不足,即命神武統軍劉彥貞為北面行營都部署,率兵2萬增援;另以同平章事皇甫暉為應援使、常州團練使姚鳳為應援都監,率兵3萬進屯定遠(治今安徽定遠東南)策應;同時以撫州刺史柴克宏為右衛率兵往救常州。李谷等抵正陽(今安徽壽縣西南正關)北,架浮橋渡淮攻壽州月余不克。三年正月初,劉彥貞率援軍至來遠鎮(今安徽壽縣西南),以戰艦數百艘趨正陽斷后周軍退路,自領步騎往救壽州。初六,周世宗首次親征。命侍衛都指揮使李重進率兵前赴正陽,命河陽節度使白重贊領兵3000進屯潁上(治今安徽潁上西北),自率京師兵繼進。時李谷恐南唐軍斷后遭夾擊,即焚芻糧退兵。十六日,周世宗至陳州(治宛丘,今河南淮陽),聞李谷引兵退保正陽,料必有追兵,遂令李重進疾馳淮上接應。及至,列陣正陽東,截擊大破3萬追兵,殺劉彥貞及麾下萬余人。南唐應援使皇甫暉等聞敗訊,自定遠退保清流關(今安徽滁州西北)。周世宗乘勢進抵壽州,征宋、亳等州丁夫數十萬攻城助戰,督諸軍晝夜攻城,數日不克,遂改長圍久困,遣將分路出擊打援。殿前都虞候趙匡胤以誘伏之計,大敗南唐軍于渦口(今安徽懷遠東北),斬其都監何延錫等,獲戰艦50余艘;乘勝于二月連克清流關及滁州,俘應援使皇甫暉、都監姚鳳。與此同時,后周巡檢使司超部敗南唐軍3000余人于盛唐(今江蘇六合),擒都監高弼等,獲戰艦40余艘;侍衛馬軍都指揮使韓令坤攻占揚州、泰州(今屬江蘇)。后周軍諸將所向克捷,元宗大為驚恐。三月,遣使過江,請去帝號,割沿淮壽、濠(今安徽鳳陽東北)、泅(今江蘇盱眙西北)、楚(今江蘇淮安)等六州并歲納金帛百萬兩(匹)求罷兵。時后周軍已占領淮南之地近半,周世宗欲盡取江北全境,不允和議。元宗求和遭拒,又恐失江北難保江南,遂部署反攻。命齊王李景達為諸道兵馬元帥,陳覺為監軍使,邊鎬為應援都軍使,率軍渡江,自瓜步(今江蘇六合東南)北上;命右衛陸孟俊率兵萬余出常州奪泰、揚二州;遣鴻臚卿潘承祜赴泉、建(今福建泉州、建甌)等地招募驍勇;以許文稹為西面行營應援使,配合主力抗擊后周軍。四月,周世宗亦調整部署:命李重進為廬、壽等州招討使,武行德為濠州城下都部署,向訓為淮南節度使兼沿江招討使;趙匡胤率部進屯六合,以迎擊南唐軍反攻。未幾,兩軍再戰,南唐將陸孟俊猛攻泰、揚州,后周將韓令坤退走;周世宗派兵往援,韓回軍擊敗南唐軍,擒陸孟俊,復占揚州。趙匡胤亦以少擊眾,大敗自瓜步北趨六合的南唐軍,殺獲近5000人(參見六合之戰)。后大雨積旬,后周軍無水戰之備,加之糧運不繼,師老兵疲,難于久戰,周世宗乃令放棄滁、揚等州,整飭軍紀,集兵攻圍壽州;南唐軍乘機復占失地,李景達等率兵5萬進駐濠州。周世宗深知無水軍難以攻取淮南,乃于五月返京師,於大梁城西汴水側,集工徒建造樓艦數百艘,連同繳獲南唐艦船,以南唐降卒教練水戰,并組建水軍。
壽州被困逾年,南唐援兵受監軍使陳覺控制,駐濠州遙為聲援,不進戰解圍。及壽州糧盡,主帥李景達方遣許文稹、邊鎬等進軍紫金山(今安徽壽縣東北,淮河南岸)立寨,筑甬道通往壽州城欲通糧運;未及城邊,遭后周將李重進襲擊,喪師5000余人。四年二月,周世宗再次親征,命右驍衛大王環率新建水師數千人,乘戰船數百艘自閔河沿潁水入淮,抵紫金山南立營。三月初三,趙匡胤率先出擊,破甬道,隔斷壽州守軍與援軍聯系;為切斷南唐軍淮上退路,周世宗命虎捷左廂都指揮使趙晁率水軍數千前出至鎮淮軍(即渦口)。初五,諸將奮戰,盡克紫金山各寨。南唐軍大潰,被俘殺萬余人,許文稹、邊稿等被擒,余眾沿淮東逃。周世宗以步騎夾淮兩岸追擊,水軍順流追擊,至鎮淮軍夾擊盡殲潰軍,南唐兵戰溺死及降者近4萬人,繳獲戰艦糧船數百艘(參見紫金山之戰)。李景達、陳覺自濠州逃往金陵(今江蘇南京)。壽州糧斷援絕,守城監軍使周廷構、營田副使孫羽等乘劉仁贍病?;杳裕倨涿鼋?參見壽州之戰)。不久,周世宗北返東京(今河南開封)。
是年十月,周世宗第三次親征。自渦口渡淮直趨濠州。南唐將郭廷謂列柵于城東北灘地,環水自固,以戰船數百屯于城北,并植巨木于淮水設障阻截周軍。十一月,周世宗率軍水陸并進,攻克濠州,拔其水寨,沖破水障,焚其戰船70余艘,殺2000余人。繼而破水路援軍于洞口(今安徽鳳陽東),殺5000余人,降卒2000余人,乘勝沿淮東進。十二月,相繼攻占泗、楚、海(今江蘇連云港西南)等州,奪得戰艦300余艘,俘7000余人,將南唐淮上水軍殲之殆盡。隨后,遣軍破天長(今屬江蘇),趨揚州,軍至高郵(今屬江蘇),揚州即已城空。五年正月,周世宗引戰艦數百艘自楚州南下入江,于三月大破南唐屯瓜步及東沛州(即東州,今江蘇啟東北呂泗鎮一帶)水軍(參見淮南之戰)。元宗懼后周軍就勢渡江南下,急遣其臣劉承遇進獻廬、舒(今安徽合肥、潛山)、蘄、黃(今湖北蘄春、黃岡)四州,許以江為界,歲貢稱臣。后周盡得江北14州60縣,遂罷兵。
后周攻南唐之戰戰爭點評
點評:此戰,周世宗三次親征,以圍點打援之策,疲憊、消牦南唐軍;繼新建水軍,水陸并進,盡殲南唐淮上水軍,直搗長江,迫南唐劃江為境,取得統一戰爭首戰勝利,為北伐契丹創造了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