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唐李存勖滅劉守光
李存勖(885-926),即后唐莊宗,小字亞子,唐代沙陀部人,晉王李克用之長子。膽略絕人,驍勇善戰,北退契丹,東滅燕,又滅梁,公元923年稱帝,在位四年。存勖雖武人,但洞曉音律,能度曲。存詞四首,載《尊前集》。 之長子。膽略絕人,驍勇善戰,北退契丹,東滅燕,又滅梁,公元923年稱帝,在位四年。存勖雖武人,但洞曉音律,能度曲。存詞四首,載《尊前集》。 之長子。
膽略絕人,驍勇善戰,北退契丹,東滅燕,又滅梁,公元923年稱帝,在位四年。存勖雖武人,但洞曉音律,能度曲。存詞四首,載《尊前集》。 之長子。膽略絕人,驍勇善戰,北退契丹,東滅燕,又滅梁,公元923年稱帝,在位四年。存勖雖武人,但洞曉音律,能度曲。存詞四首,載《尊前集》。
李存勖滅劉守光:就在后梁矛盾重重國勢日益衰微之時,李存勖卻步步得勝,集中力量滅掉了劉守光。
劉仁恭在朱溫滅唐之前取得了滄州,便命長子劉守文為滄州節度使,接著進兵鎮州和定州與魏博,被朱溫打敗后向李克用求救。朱溫領兵大舉進攻滄州,劉仁恭由于兵少,竟命令男子十五歲至七十歲的全部自備糧食和武器參軍,男子的臉上刺“定霸都”三個字,士人則在臂上刺“一心事主”四個字,以防止逃亡。共得兵二十萬,但戰斗力很差。滄州被圍困得出現了吃土吃人的慘相,最后由于梁將丁會降晉,削弱了梁軍,加上朱溫急于稱帝而退兵,劉仁恭才得以維持其勢力。但回到幽州后,劉仁恭卻一下子昏庸起來,在西邊大安山修建宮殿,廣招美女,醉心于聲色之中,又召僧道煉長生不老之藥。
兒子劉守光在后梁軍再次侵擾時趁機領兵進入幽州城,派人將父親抓回來,囚禁在幽州城。劉守文從滄州起兵討伐大逆不道的弟弟。最后被心狠手辣的弟弟殺死。在劉守光妄自尊大,想要當北方的盟主的時候,李存勖便施了驕兵之計,和王熔、王處直一起尊劉守光為“尚父”,但劉守光并不滿足,最后竟登基稱帝。在劉守光派兵南下時,李存勖便趁機派周德威端了他的老巢,將劉守光和父親劉仁恭一并抓獲,押回河東處死。一對反復無常的父子得到了應有的下場。
李存勖至此完成了父親交給的一支箭的任務,滅掉幽州和滄州后,李存勖便掃除了后顧之憂,在他正要南下奪取魏博時,恰好魏博發生了兵變,李存勖借勢出兵,唾手而得魏博。從而使河東的勢力逼近了后梁的生命線:黃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