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為什么滅亡
周朝分為"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與"東周"(前770年-前256年)兩個時期。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介紹周朝為什么滅亡,希望能幫到你。
介紹周朝為什么滅亡
西周滅亡
1、「周穆王」以后,周朝逐漸衰微,由于周圍戎狹的不斷侵擾,王朝陷入長期的戰爭之中,國力消耗很大,不得不加重對民眾的剝削,國內矛盾日益尖銳。有的貴族也開始破產,而表現出對現實的憤懣。長期的矛盾逐漸積累,使王朝產生了深刻的危機。
2、關中地區發生地震、山崩和河水枯竭等嚴重自然災害,周幽王不僅不撫恤災民,反而更加奢侈腐化,貪得無厭。
3、最嚴重的問題是,幽王決定廢去王后申氏,殺掉太子「宜臼」,另立「褒姒」為王后,立褒姒的兒子「伯服」為太子。「申」后的父親申侯于是聯合西方部族犬戎,舉兵攻打周幽王,在驪山下殺死幽王,據走褒姒。幽王的兒子「宜臼」即位時,關中遭受兵火洗劫,殘破不堪,犬戎又不時前來騷擾。「周平王」宜臼只得將都城遷到洛邑,史稱「平王東遷」,東周開始,西周滅亡。
東周滅亡
1、天子直轄的“王畿”,在戎狄不斷襲擾和諸侯不斷蠶食下,大大縮小了,最后,僅剩下成周方圓一二百里,即今河南西部一隅的地盤。
2、天子控制諸侯的權力和直接擁有的軍事力量,也日益喪失。天子不僅經濟上有求于諸侯,政治上也往往受諸侯的擺布。但天子以“共主”的名義,仍然具有號召力。因此,一些隨著地方經濟發展逐步強大的諸侯國,就利用王室這個旗號,“挾天子以令諸侯”,積極發展自己勢力。
周朝簡介
周朝(前1046年-前249年)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后的朝代。周亦為"華夏"一詞的創造者與最初指代。周朝共傳30代37王,共計約798年,周朝于公元前1046年建立,也就是武王伐紂的那一年,所以周朝的建國之年就是公元前1046年。
周朝分為"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與"東周"(前770年-前256年)兩個時期。西周由周武王姬發創建,定都鎬京(宗周),成王五年營建東都成周洛邑;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東遷,定都雒邑(成周),此后周朝的這段時期稱為東周。
周朝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后的朝代,周亦為“華夏”一詞的創造者與最初指代。周朝分為西周(前11世紀中期-前771年)與東周(前770年-前256年)兩個時期。西周由周武王姬發創建,定都酆鎬(宗周,今陜西西安),成王五年營建東都成周洛邑。公元前770年,平王東遷,定都雒邑,此后的周朝稱為東周。而東周又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周朝存在的時間:約前11世紀至前256年,共計約791年,另一說是868年,兩者相差一百多年,問題在于周朝的建國之年一直無法確認。周朝是中國第三個也是最后一個世襲奴隸制王朝,其后秦漢開始成為具有從中央到地方的統一政府的大一統國家。史書常將西周和東周合稱為兩周。
在滅商之前,周部落源自華夏(漢)民族,因為遭到戎、狄等游牧部落的侵擾,周部落的首領古公亶父(亶dǎn)率領周人遷移到岐山(今陜西岐山縣東北)下的平原定居下來。生活于渭河流域(陜西關中地區),其始祖姬棄就是被稱為農神的“后稷”,《說文》云“黃帝居姬水(一說是陜西關中中部武功縣一帶的漆水河,另一說位于陜西關中北部黃陵縣附近的沮河,兩河均是渭河的支流),以姬為氏,周人嗣其姓”,語言為上古漢語,文字采用的漢字字體為大篆。周朝行分封制,周王為“天下共主”。
看了介紹周朝為什么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