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與大喬小喬的趣聞
據說,曹操與大喬小喬的緋聞,這都是諸葛亮一手捏造的?真的是這樣嗎?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曹操與大喬小喬的趣聞,希望能夠解答您的疑問。
曹操與大喬小喬的趣聞: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杜牧此詩只是一種假設,東風終與周郎便,所以三國時期的大美女大喬小喬。并沒有被曹操鎖于銅雀臺中。事實上,小喬與曹操素未謀面,也沒有什么實際瓜葛,純屬莫須有的關系,而盡管如此,他們依然有生動的故事。
“江東有二喬,河北甄芙巧”,三國時期最著名的美女有三名,大、小喬和甄洛。二喬到底有多美呢,史書所載極為吝嗇。《三國志》說“皆國色也”,《江表傳》說“貌流離”(光彩煥發)。總之是國色天香的大美女,而具體容貌只能靠后人憑空想象了。三國是個徹底的男人時代,原本處于弱勢的女人,在這樣一個時代就更加邊緣化。所以三國時期關于女人的歷史記載實在是少得可憐。如果不是后人添油加醋,可看的故事就更少了。
二喬的父親喬公,本在漢獻帝的手下做官,當時的漢朝早已名存實亡。喪妻后的喬公辭官歸鄉,帶著大小喬隱居于安徽皖城。建安四年,東吳的孫策和周瑜帶著軍隊攻下皖城。江東二喬的美名早已是家喻戶曉,孫策和周瑜二人在打了勝仗之后,雙雙抱得美人歸。孫策娶了大喬,周瑜娶了小喬。
“遙想公謹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當年,孫策和周瑜都是25歲,而大喬十八,小喬十六,都是青春年少。這兩段婚姻看起來無限光彩,美人配英雄,花好月圓。孫策曾說:“橋公二女雖流離,得吾二人作婿,亦足為歡。”(《江表傳》)
杜牧不是唯一把二喬與曹操擱一塊想象的人,羅貫中也是其一,而且他還把諸葛亮也扯上了。《三國演義》描寫了那段諸葛亮擺平周瑜,實現孫劉聯盟的場景。諸葛亮說:“亮居隆中時,即聞操于漳河新造一臺,名日銅雀,極其壯麗:廣選天下美女,以實其中。操本好色之徒,久聞江東喬公有二女,長日大喬,次日小喬。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操曾發誓曰:‘吾一愿掃平四海,以成帝業:一愿得江東二喬,置之銅雀臺,以樂晚年,雖死無恨矣。’今雖引百萬之眾,虎視江南,其實為此二女也。”怕周瑜不信,諸葛亮又添油加醋說:“曹操的兒子曹植曾奉曹操的命令作《銅雀臺賦》,文中寫道‘攬二喬于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
周瑜聽了此話簡直肺都氣炸了,當下決定聯手劉備,向曹操開戰。其實《銅雀臺賦》中的“二喬”通“二橋”,指的就是兩座橋,諸葛亮耍了個小聰明,硬是生生地把曹操和江東二喬扯一塊了。“既生瑜,何生亮”,在與諸葛亮的較量中。周瑜永遠都處于下風,而只有在一件事情上他徹底地贏了。那就是,諸葛亮娶了世界上最丑的女人,而周瑜卻娶了世界上最美的女人。很有可能,諸葛亮暗地里也對周瑜嫉妒得要命。
其實,諸葛亮也并非全是瞎掰,曹操的確好色,妻妾如云,而銅雀臺正是他的美女集中營。建安十五年,曹操建銅雀臺,據說每間房里都有一個絕色美女。在臨死時,曹操還遺令美女每逢初一、十五要在銅雀臺上對著他的陵墓唱歌。而以大小喬在當時的名氣,他豈有不思慕的道理?若曹操攻占了吳地,那定是“銅雀春深鎖二喬”。
大喬小喬的簡介:
二喬是東漢橋公(喬公)的兩個女兒。大女兒嫁給孫策,稱為大喬;小女兒嫁給周瑜,稱為小喬。杜牧《赤壁》:“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深宮鎖二喬。” 后來中國有些地區將姐夫和妹夫之間的連襟兄弟,稱之為兩喬。
【大喬】
籍貫:吳郡烏傷縣人(今浙江義烏)
名字 :喬瑩
容貌: 如花似玉 傾城佳人
父親:喬國老
配偶: 孫策
姊妹: 小喬
子女:孫紹陸孫氏(陸遜妻) 顧孫氏(顧雍子顧邵妻)朱孫氏(朱治子朱紀妻)
東漢獻帝建安五年 ( 公元 200 年 ) ,孫策于打獵時遇刺受重傷,大喬日夜和衣陪伴,不眠不休,不食不飲,全心照顧,然孫策仍藥石罔效逝世。大喬悲痛欲絕,數度昏厥,并欲投江殉夫。但想到孫策臨終前曾拉著她的手,要她照顧幼弟孫權 (18 歲 ) ,助他接掌大權,并除奸討逆,使大喬只好打消原來念頭。后來孫權對皇嫂仍萬般尊重,也在大喬與眾臣如張昭周瑜魯肅等人的輔佐下,很快地團結江東各股勢力,建立威望,進而重新掌控大局了。
據說大喬在孫權稱帝 ( 公元 229 年 ) 之后,即不再過問俗事,深居簡出,青燈古佛,寧靜詳和,安享天年矣!
【小喬】
籍貫:吳郡烏傷縣人(今浙江義烏)名字:喬婉
容貌:國色天香(也作國色琉璃) 可以與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相媲美
父親:喬國老 (橋姓今簡化為喬,兩姓合一,后來都作喬國老。)
配偶:周瑜
姐姐:大喬
子女:兩子(周循、周胤)一女(嫁與太子孫登)
二喬史話:
喬家兩個女兒原來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現在二位小姐驚人的美貌卻在一路上有機會得以展現,看到二喬,人們都說看見仙女了。這話就悄悄傳揚了開來,甚至連遠在洛陽的曹操和曹植父子都聽說了江東二喬的美名。
孫策是當時遠近聞名的“虎將”,被封為吳侯。周瑜也是當世英雄,還容貌俊秀,精于音律,至今還流傳著“曲有誤,周郎顧”的民諺。《三國志》記載,孫策“美姿顏”,周瑜“有姿貌”,可見都是完美的奇美男子,二喬得此二人也算是琴瑟和諧了。
東漢建安四年,孫策從袁術那里得到三千兵馬,回江東恢復祖業,在周瑜的協助下,一舉攻克皖城。而喬公和他的兩位國色天香的女兒當時正住在皖城東郊。孫策慕名前來求親,周瑜和他一道前來。
陳壽的《三國志》中只有《吳書·周瑜傳》有這樣一句:從攻皖,拔之。時得喬公兩女,皆國色也。(孫)策自納大喬,(周)瑜納小喬。
裴 松之注此傳時引用了《江表傳》,也有一句:(孫)策從容戲(周)瑜曰﹕“喬公二女雖流離(流離,即容顏光彩煥發),得吾二人作婿,亦足為歡。”
孫策、周瑜得到二喬是在建安四年(199年)攻取皖城之后,當時,孫、周二人都是25歲。孫策、周瑜對能納二喬為妻感到非常滿意。
從二喬方面來說,一對姐妹花,同時嫁給兩個天下英杰,一個是雄略過人、威震江東的“孫郎”,一個是風流倜儻、文武雙全的“周郎”,按照傳統看法,堪稱郎才女貌,美滿姻緣了。
然而,二喬是否真的很幸福呢?史書上沒有說。不過,從有關資料分析,至少可以肯定,大喬的命是很苦的。她嫁給孫策之后,孫策忙于開基創業,東征西討,席不暇暖,夫妻相聚之時甚少。僅僅過了一年,孫策就因被前吳郡太守許貢的家客刺成重傷。孫策生命垂危,回到吳國,使人尋請華佗醫治。不料華佗已往中原去了,只有徒弟在吳國。徒弟說:“箭頭有藥,毒已入骨,其瘡難治。”可憐孫策沒有死在激烈的戰場,而是死在一個窮途末路的人手中,年僅26歲。
孫策死時,周瑜守御巴丘,得到快報,星夜趕回來奔喪。吳太夫人領著二喬和孫權出來,當面將孫權托付給周瑜。周瑜望著大喬,回想孫策的知己之恩,十分同情她的悲傷與哀痛。
當時,大喬充其量20出頭,青春守寡,身邊只有襁褓中的兒子孫紹,真是何其凄惶!從此以后,她只有朝朝啼痕,夜夜孤衾,含辛茹苦,撫育遺孤。歲月悠悠,紅顏暗消,一代佳人,竟不知何時凋零!
傳聞曹操虎視江南,其實也為二喬。曹操發誓說:“一愿掃平四海,以成帝業;二愿得江東二喬,置之銅雀臺,以樂晚年,雖死無憾!”于是都督周瑜主戰,看似為了保住二喬。其實,這些政治家不一定是單單為了兩個女人。
小喬的處境比姐姐好一些,她與周瑜琴瑟相諧,恩愛相處了11年。在這11年中,周瑜作為東吳的統兵大將,江夏擊黃祖,赤壁破曹操,功勛赫赫,名揚天下;可惜年壽不永,在準備攻取益州時病死于巴丘。周瑜死的時候,小喬并不在他身邊。周瑜的遺體運回來的時候,太陽即將落山。小喬素服舉哀,她沒有看見丈夫的臉,只看到了金棺在夕陽下閃爍,映出晚霞的光芒,卻慢慢黯然失色。一代名將,才36歲,竟然就這樣死去了。
當時,小喬不過30歲,乍失佳偶,其悲苦也可以想見。周瑜留下二子一女,是否皆為小喬所生,史無明文,由于周瑜的特殊功勛,孫權待其后人也特別優厚﹕其女嫁給孫權的太子孫登,若不是孫登死得早了一點(亡年33歲),當皇后是沒有問題的﹔長子周循,取了當朝公主,拜騎都尉,頗有周瑜弘雅瀟灑的遺風,可惜“早殤”﹔次子周胤,亦娶宗室之女,后封都鄉侯,但因“酗淫自恣”,屢次得罪,廢爵遷徙,不過最終仍被孫權赦免,后生病而亡。
當然,有關二喬和孫策周郎的故事,很大程度上屬于后人的美好愿望。從史書的“納”可以看出,二喬在家中的地位僅僅是妾。在那個時代,妾就算再受寵,在家中也沒有地位可言。妾的名字不能入家譜,也不能同丈夫一起參加宗族祭祀活動,妾的家族也不能歸入丈夫的姻親之列。不過對于亂世中的二喬而言,能嫁給天下聞名的英雄,也算是一個不錯的歸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