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沈束的趣聞
沈束因為得罪了嚴嵩,進諫一句話被關了十多年,這是怎么回事?趕緊和學習啦小編一起來看看歷史上沈束的趣聞吧,希望能夠解答您的疑問。
歷史上沈束的趣聞:
明朝是一個獨特的王朝,失而復得的漢人多少還是有些沾沾自喜的,但這并不能掩蓋明朝的濫殺。最慘烈者莫若朱元璋和朱棣,這爺倆還真有一拼,殺人動輒就是上萬,的確讓人滲得慌。
一件事也足以毀掉人的一生
這直接導致了一個結果,那就是朝臣們的噤若寒蟬。不敢說話哦,一說話,不定就會被朝廷鷹犬錦衣衛逮個正著。
這樣的情形一直延續到嘉靖皇帝朱厚熜,這位皇帝更是奇葩,竟然躲在深宮無人識,直接與朝臣玩起了躲貓貓的游戲,但這并不妨礙皇帝的生殺予奪的權勢。但正因為整日不理朝政,所以就滋養出一個大大的奸臣,那就是嚴嵩。
嚴嵩浮出水面始于劉瑾專權。嚴嵩當時也算的熱血青年,二十五六歲的年紀,處處受到壓制,心生不滿的嚴嵩因為“生病”而辭職還鄉,做起了詩文才情的打算,一舉獲得了非常不錯的聲名,為再次鵲起奠定了堅實的根基。果不其然,十年磨劍的確可以水到渠成,嚴嵩終于得到了一個機會,任國子監祭酒。嘉靖皇帝讓他去湖廣祭告皇父,他就大講祥瑞,請奏撰文刻石,極盡阿諛奉承之能事,深得嘉靖皇帝的信賴,他也一舉被封為吏部吏部尚書、英武殿大學士。六十二歲的時候,嚴嵩成為首輔。在嘉靖皇帝后來沉迷于道教,不理朝政之后,嚴嵩更是把持朝政,排除異己,殺害忠臣,忽視邊事,防務廢弛,財政枯竭,國家岌岌可危。
正是再這樣的背景下,沈束一出現,就注定了他的悲劇結局,當然也彰顯了他的傲然風骨。
就這樣,相安無事,十六年的歲月磨礪,早已經磨盡了沈束的英氣,一個青年,這個時候也是滿鬢霜雪了。這應該夠了吧。沈束的妻子張氏上書哀告,希望自己能夠替代沈束,法務部門都為之動情,代為轉達之后,嘉靖皇帝卻絲毫不為所動,他似乎跟沈束杠上了,他似乎一定要世人明白,皇帝的權威是絕對不容許他人挑釁的。
嘉靖皇帝痛恨向他進言的人,但對沈束他也并未放棄,他每天在沈束邊上放置些暗探,專門打聽消息,一天喜鵲在沈束耳邊聒噪,沈束隨便說了句:“難道我這個罪人就要有喜了嗎?”。后來皇帝心動了,這個沈束看來是真的悔悟了,他知道我的用心良苦了。剛好有一個戶部官員何以尚奏疏想要救海瑞,嘉靖皇帝找到了一個替代品,他找人狠狠地廷杖了何以尚,并關到了監獄,于是被關了十八年的沈束自由了。
自由來之不易呀,沈束深深的明白這一點,在朝廷做官無異于與虎謀皮,從此沈束更加謹言慎行,父親的死更加讓他感覺到身心俱疲。嘉靖皇帝死了,兒子穆宗嗣位,再次啟用過去的官員,但這回說什么沈束也不愿意去了,他一次次拒絕著水漲船高的職位,寧愿布衣蔬食,也決不愿再次踏入官場,也許他對官場已經產生了深深的畏懼,因為這樣一個小小的事件,卻斷送了一個人的一生。對于沈束,對于后世之人,都能夠算得上是一個太大的教訓。
沈束簡介:
沈束,字宗安,號梅岡,會稽人,明嘉靖二十三年進士,任禮科給事中,遇權臣嚴嵩當政。大同總兵官周尚文去世,沈束請求給予"恤典"(即朝廷對去世官吏給予追封、贈謚等典例),嚴嵩卻執意阻撓。于是沈束向皇帝上書,直斥嚴嵩身為"今當事之臣,任意予奪,冒濫或悻蒙,忠勤反捐棄,何以鼓士氣,激軍心?"這下惹惱了嘉靖皇帝,不但停了為沈束說好話的聞淵、屠僑二人的俸祿,還將沈束下了詔獄。刑部判處沈束奏事沒有事實根據,罰點錢,廷杖了事,但結果他仍然被關在獄里。
過了一年,有個叫趙貞吉的司業因請求赦免沈束而獲罪,此后就再也沒有人敢站出來替他說話了。直到嚴嵩倒臺,沈束在獄中已經被關了十六年。其妻張氏向皇帝上書說:沈束年邁生病的父親,已朝不保夕。過去,因為沈束沒有兒子,由她做主給他娶了一個妾,潘氏。當她與潘氏進京的時候,沈束已經下獄,潘氏死活不改嫁,與她寄居在客店里,以織布換錢供養沈束。這種日子非常艱難?,F在她愿代替丈夫坐牢,先讓他回家為父親養老送終,之后再回監獄。
這個上書可以說是聲淚俱下,相關部門也替她求請,但嘉靖依然沒有同意赦免沈束。一天,一只喜鵲在沈束的牢房前歡叫,他說:"難道我這個罪人還有什么喜事不成?"嘉靖聞聽此話心有所動。這時戶部司務何以尚正上疏論救也被關在詔獄里的海瑞,喜怒無常的嘉靖將何廷杖下獄,卻出人意料地把沈束放出來了。沈束回到家,其父已經去世了,一個多月后,嘉靖駕崩,新皇帝(穆宗)將其官復原職,沈束以疾不赴,布衣蔬食,終老于家。沈束在獄中總共呆了十八年,不過他并沒閑著,除了苦讀《周易》,著有《周易通解》以外,他還有一種成就。據張岱《陶庵夢憶》的記述,他于讀書之余練就了一手雕刻的絕活。初時沒有工具,沈束將一塊小鐵片磨得極為鋒利,作為刻刀。偶然得到一根尺把長的楠木,沈束將其做成"文具一,大匣三,小匣七,壁鎖二",又用棕竹數片做成扇子,其精致程度,連專業匠人都自嘆不如。
后來他的夫人請張岱的曾祖父張元忭給他做墓志銘,拿他做的那些匣子和扇子作為見面禮,張元忭欣然接受,并銘其匣曰:"十九年,中郎節,十八年,給諫匣;節邪匣邪同一轍";銘其扇曰:"塞外氈,饑可飡(餐)。獄中箑(扇),塵莫干。前蘇后沈名班班"。用蘇武來做比喻,可見張元忭對沈束的贊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