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間諜蒯越的趣聞
蒯越堪稱是三國最牛間諜,甚至曹操認為他比荊州還要重要,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三國間諜蒯越的趣聞,希望各位看官能感興趣哦。
三國間諜蒯越的趣聞:
劉表稱他:“異度之計,臼犯之謀也。”,而曹操在獲取荊州之時卻感嘆:“不喜得荊州,喜得蒯異度耳。”他就是三國時期身在劉營心在曹的著名挺曹派人物蒯越。不過很神奇的是,蒯越在劉表手下時,為曹操奪得荊州立了大功,算得上是三國時期最牛X的間諜,而當蒯越真正跟隨曹操后,卻又變得默默無聞了。
蒯越本是劉表手下的重要謀士,但在曹操勢力逐漸強大后,蒯越與蔡瑁就成為了當時有名的親曹派。公元200年(建安五年),袁、曹雙方在官渡對峙時,蒯越勸說劉表不應支持袁紹,而該結交曹操。劉表最后雖然沒有幫助曹操,卻也不響應袁紹的請求而共討曹操,因而間接助長了曹操在官渡之戰的勝利。
最初,黃祖是劉表陣營中最有力的反曹派人士。基于黃祖一向為劉表所倚重,又是荊州的大族出身,故黃祖等尚能與親曹派抗衡,遏制著蒯越的勢力。然而,孫權在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春天西伐黃祖,黃氏兵敗被殺,荊州境內的反曹派代表意外地逝亡。而以蒯越為首的親曹派的實力從此大增。
同年秋天,曹操亦正領十三萬大軍南征荊州。八月,劉表病逝,蒯越于是與蔡瑁等人擁立了劉表的次子劉琮為繼任人。當曹操移軍至新野時,劉琮本有意聯兵劉琦及劉備共抗曹操,但遭到蒯越和傅巽等人反對,最后劉琮唯有順從諸權臣的意愿而投降曹操。
后來,當曹操聽聞蒯越歸降后,就高興得不得了,立即寫信給荀彧說:“我不因為得到荊州而高興,卻因為得到異度(蒯越)而高興。”從而可見蒯越的聲望和才干,以及其冠絕荊襄的影響力。曹操安頓在江陵后,就大肆封賞親曹派人士,而蒯越就在此時獲封九卿之一的光祿勛。
神奇的是曹操這么喜歡的一個人,自投降曹操以后,蒯越他就再沒有什么顯著的表現了。
蒯越簡介:
蒯越(?-214年),字異度,襄陽中廬(今湖北襄陽西南)人。東漢末期人物,演義中為蒯良之弟。原本是荊州牧劉表的部下,曾經在劉表初上任時幫助劉表鏟除荊州一帶的宗賊(以宗族、鄉里關系組成的武裝集團)。劉表病逝后與劉琮一同投降曹操,后來官至光祿勛。
蒯越是荊州南郡望族之一、蒯家的代表人物,年輕時頗具名望。大何進也因為聽聞他長于計略,于是聘請他作東曹掾。蒯越曾勸何進要先發制人,盡快把宦官殺掉,但何進猶豫不決。蒯越因而預料何進必會敗亡,于是便向何進申請出任為汝陽令。果不其然,何進最后為宦官所害, 蒯越卻轉危為安。
公元190年(初平元年),北軍中侯劉表應朝廷命詔赴任荊州刺史,卻對當時的局勢感到彷徨,因此就在宜城筵請蒯越及其兄長蒯良與同蔡瑁共謀大事。
劉表問道:"此時宗賊橫行,民眾不附,袁術在南陽又蠢蠢欲動,禍亂至今已經難以解決。我又希望在這里征兵,但怕民眾不愿從軍,兩位有何對策?"
蒯良首先提出只要當政者能夠并行仁義,百姓自然會樂于歸附,征兵亦不再會是問題。
但蒯越不認同蒯良的說法,而表示:"太平盛世的統治者都是重視仁義,亂世的統治者則會重視權謀。士兵亦是貴精不貴多的,重點在于能夠得到他們的忠心及支持。袁術為人勇有余而智謀決斷不足,蘇代、貝羽都是一介武夫,根本不必憂慮;然而,宗賊的首領則大多貪婪殘暴,其部下對他們也心存憂慮。我手下有些具備修養及能力的人,只要派遣他們到宗賊首領處加以利誘,宗賊首領們必定率眾而來。然后閣下只要把握時機,誅殺那些殘暴無道的,再安撫收編他們的部眾。如此一來,本州的軍民和百姓,都會因為閣下的恩德而扶老攜弱而至。屆時閣下軍民歸附,就要占據南面的江陵,并且扼守北境的襄陽,那么荊州八郡只要傳遞檄書就可以平定了。以后,即使袁術等人再擁兵而至,亦無能為力了!"
劉表聽完后即大加贊賞蒯越的計策有如臼犯的謀略一般,并采納了他的計謀。
其后,蒯越總共誘使得五十五個宗賊頭目(一說十五人),劉表依從蒯越之前的建議,把他們一并殺掉,吞并他們的部眾。然而,當時江夏賊黨張虎、陳生仍然據守襄陽,劉表又派蒯越和龐季前往游說,張、陳二人被說服而答允出降。因此劉表大致得到了荊州的支配權,自此理兵襄陽。而蒯越也因功而被拜為章陵太守、封樊亭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