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廖立的趣聞
廖立少時名氣高,因心氣太高管不住嘴而一事無成,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三國廖立的趣聞,希望各位看官能感興趣哦。
三國廖立的趣聞:
《三國演義》里司馬徽向劉備引薦人才時曾說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來形容諸葛亮和龐統經天緯地之才。
而在歷史上,當時還有一位名士學識淵博,年輕的時候和諸葛亮龐統的名氣一樣大,他的名字叫做廖立。雖然有才,但廖立的心氣不是一般的高,投奔劉備后,官職沒有后來者李嚴大,一直感到羨慕嫉妒恨。
而廖立的嫉妒之心也溢于言,他多次諷刺蜀國在用人和決策上的失誤。先說劉備和東吳爭奪南部三郡是戰略失誤,又說關羽匹夫之勇不會打仗導致兵敗,還對蜀國朝堂之臣各種評頭論足,挑剔毛病,而且大多數都是“事后諸葛亮”般的批評。
他的話傳到了諸葛亮那里,讓丞相很是生氣,于是便以廖立妄自尊大,詆毀君主和百官為由,將其貶為百姓。一代名士因為心氣太高,管不住自己的嘴巴,最終一事無成。
成為平民的廖立日日在家耕種,后來聽說諸葛亮北伐病死五丈原,流下眼淚說自己的一生都要做平民了,但此時后悔還有什么用呢?
廖立簡介:
廖立(生卒年不詳),字公淵,三國時期蜀漢重要謀臣,被諸葛亮評價為荊楚一帶的奇才。劉備的荊州南部三郡(長沙、桂陽、零陵)被呂蒙偷襲后,廖立脫身奔歸劉備,劉備不責備廖立,任他為巴郡太守。但是廖立自恃奇才,公然批評先帝(昭烈帝劉備)一再失策、導致荊州覆滅、關羽身死、夷陵之敗損兵折將等等,他還誹謗眾臣,最終廖立被廢為民,最后在得知諸葛亮的死訊時,廖立郁郁而終。
廖立字公淵,武陵臨沅人。蜀漢之臣,歷任太守、侍中。赤壁之戰後,劉備占據了荊州南部四郡,正欲打算入蜀,恰逢劉璋請劉備率軍入蜀抵御張魯,于是劉備留諸葛亮、關羽、張飛等人駐守荊州,自己與龐統等率步卒數萬入蜀。孫權遣使與劉備通好,問諸葛亮當今天下誰有經天緯地之才能?諸葛亮答道:“龐統、廖立都是荊楚一帶的奇能異士”,充分肯定了廖立的才能。
后來為長水校尉,但是因流露出對職位不滿,以致后來批評時政、“公言國家不任賢達而任俗吏”、批評先帝(昭烈帝劉備)一再失策、導致荊州覆滅、關羽身死、夷陵之敗損兵折將等等。最后被流放汶山郡。后來在流放地得知諸葛亮的死訊,垂泣嘆曰:“吾終為左衽矣!”
人物評價:
諸葛亮:
“龐統、廖立,楚之良才,當贊興世業者也”、“長水校尉廖立,坐自貴大,臧否群士,公言國家不任賢達而任俗吏,又言萬人率者皆小子也;誹謗先帝,疵毀眾臣”、“立奉先帝無忠孝之心,守長沙則開門就敵,領巴郡則有闇昧闟茸其事,隨大則誹謗譏訶,侍梓宮則挾刃斷人頭於梓宮之側。”
陳壽:
“劉封處嫌疑之地,而思防不足以自衛。彭羕、廖立以才拔進,李嚴以干局達,魏延以勇略任,楊儀以當官顯,劉琰舊仕,并咸貴重。覽其舉措,跡其規矩,招禍取咎,無不自己也。”
彈廖立表:
長水校尉廖立,坐自貴大,臧否群士,公言國家不任賢達而任俗吏,又言萬人率者皆小子也。誹謗先帝,疵毀眾臣。人有言國家兵眾簡練,部伍分明者,立舉頭視屋,憤詫作色曰:「何足言!」凡如是者不可勝數。羊之亂群,猶能為害,況立托在大位,中人以下識真偽耶?
立奉先帝無忠孝之心,守長沙則開門就敵,領巴郡則有闇昧闒茸其事,隨大則誹謗譏訶,侍梓宮則挾刃斷人頭於梓宮之側。陛下即位之後,普增職號,立隨比為,面語臣曰:「我何宜在諸中!不表我為卿,上當在五校!」臣答:「者,隨大比耳。至於卿者,正方亦未為卿也。且宜處五校。」自是之後,怏怏懷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