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馬屁精都有誰
史上最會拍馬屁的七大高手,最絕者竟能嘗尿液,那么歷史上的馬屁精都有誰?下面學(xué)習(xí)啦小編就告訴大家歷史上的馬屁精都有誰,希望能夠?qū)δ兴鶐椭丁?/p>
歷史上的馬屁精都有誰:
馬屁,源于元朝文化,蒙古族的一般百姓牽著馬相遇時,常要拍拍對方馬的屁股,摸摸馬膘如何,并附帶隨口夸上幾聲"好馬",以博得馬主人的歡心。可是相沿很久以后,有的人不管別人的馬好壞、強弱,都一味地只說奉承話,把劣馬也說成是好馬了。逐漸人們就把對上司的奉承稱為"拍馬屁",用于諷刺不顧客觀實際,專門諂媚奉承、討好別人的行為。
拍馬屁一詞雖來源于元朝文化,但其行為卻古來有之,細(xì)數(shù)一下歷史上最絕的拍馬屁的七大高手,可謂拍功絕倫,各有千秋,但目的似乎殊途同歸,那就是通過拍馬屁來獲得利益。下面,筆者就將歷史上這些馬屁精們的精彩表演向大家呈現(xiàn)一番:
NO6.公孫弘
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需要文化奴才,公孫弘便曲學(xué)阿世,投其所好,獻(xiàn)上一整套外儒內(nèi)法的馭臣之術(shù),因此深得漢武帝的垂青,成為西漢以儒宗居宰相位的第一人。
NO5.陳崇
王莽想過皇帝癮,需要輿論支持,陳崇便請動文壇高手張竦捉刀草擬奏章,極盡肉麻之能事,贊頌王莽功德,稱他為“配天之主”,陳崇單靠這“一招鮮”,升官發(fā)財就綽綽有余。
NO4.朱異
梁武帝有點學(xué)問,撰寫了《老子義》和《禮記中庸義》,他需要有大臣捧場,散騎常侍朱異便挺身而出,在儀賢堂專講當(dāng)朝天子著述中的微言大義,他撓中了梁武帝心頭的癢癢肉,從此貴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便順理成章。
NO3.王鉷
唐玄宗晚年驕奢淫逸,揮金似土,致使國庫空虛,入不敷出,他需要有能人為他理財,王鉷便于國庫之外另建皇室內(nèi)庫,將從各地搜刮而來的黃金白銀、奇珍異寶充盈其間,專供唐玄宗縱情揮霍,大河滿了小河溢,王鉷從中漁利,自然是富埒王侯。
NO2.鄧通
漢文帝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開明之君,他得了暗瘡,灌膿惡臭,鄧通漱了口為他吮吸膿液,此舉就是皇太子也做不到,換了常人只怕連腸子都會嘔出來,鄧通把這件事做得兢兢業(yè)業(yè),比吸食瓊漿玉液還要神情歡快,漢文帝真被他的“壯舉”感動了,帝王一旦感動,做臣子的何求不獲?鄧通一生的富貴顯達(dá)就全憑他那一張嘴。
NO1.郭霸
《大唐新語》中有一條記載:御史大夫魏元忠患病,御史郭霸去探望上司,見他病得不輕,便提出要嘗一嘗魏元忠的尿液,盡管魏元忠一再制止,郭霸還是咂咂有聲地品嘗了一番,說是味道偏苦,病情已無大礙。但郭霸的運氣不佳,魏元忠秉性剛直,“甚惡其佞”,把這樁丑事公之于朝廷,郭霸非但沒討到好,還因此名聲掃地。
以上六位拍馬的時候,還算有所保留,下面這位超一流的絕世高手無名氏先生,真可謂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北齊書·和士開傳》中記載:有一次,大權(quán)奸和士開生重病,醫(yī)生開出一味“黃龍湯”,即糞便之湯,和士開聞到那股撲鼻的臭氣,根本無法入口。這時,站在他病床邊的一位飽讀圣賢書的官員當(dāng)即把握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他自告奮勇,大獻(xiàn)殷勤,為和士開嘗試“藥”味,咕咚咕咚一口氣喝完,嘴巴一抹,連稱味道不錯。這可是入了正史的丑聞,讀來真叫人不得不瞠目結(jié)舌,口不能語!
古代拍馬屁的趣聞:
中國有句俗語:千穿萬穿,馬屁不穿。古往今來,溜須拍馬源遠(yuǎn)流長。但是馬屁也不是那么好拍的,歷史上也有不馬屁拍到馬蹄上,拍出了嚴(yán)重后果的。南朝劉宋時期,大才子謝莊因為一篇拍馬奇文《殷貴妃誄》,險些掉了腦袋。公元462年,宋孝武帝劉駿的寵妃殷氏病卒,劉駿天天去哭墳,滿朝文武也淚雨滂沱地跪在其后,據(jù)說對哭得神志不清昏厥過去者,劉駿無不一一論哭行賞。謝莊身為大才子,當(dāng)然不會不顧個人形象跟風(fēng)痛哭,他拍馬有術(shù),另辟蹊徑,做了一篇《殷貴妃誄》。劉駿如獲至寶,如醉如癡。這篇馬屁經(jīng)典,使謝莊立馬連升三級。但謝莊萬萬沒有料到,時為東宮太子的劉子業(yè)對此相當(dāng)反感。
劉駿死后,劉子業(yè)繼位,不久就將謝莊捉拿歸案。劉子業(yè)問謝莊:“卿昔作《殷貴妃誄》,知有東宮不?”話未落音,大才子就休克過去。劉子業(yè)想慢慢折磨謝莊,沒有立即殺謝莊的頭,只把他關(guān)在天牢中。一年后,劉子業(yè)一命歸西,謝莊才被從獄中釋放出來。比謝莊更慘的是,南朝一位大臣因為拍馬,居然連頭上吃飯的家伙都搬了家。
南朝梁武帝一日雅興大發(fā),與諸位大臣一起游山逛水。當(dāng)大家盡興泛舟在煙雨朦朧的湖上時,一位大臣趁機拍馬說:“煙波浩渺,圣上親臨盛會,自有‘帝子降兮北渚’!”梁武帝冷笑不已:“這是屈原的《九歌》里面的一句經(jīng)典啊,下一句就是‘目眇眇兮愁予’,你莫不是借此笑話朕的眼睛吧?”當(dāng)即下令砍了這個可憐大臣的頭。原來,梁武帝是一個獨眼龍。
明朝浙江府學(xué)教授林元亮做了一篇《謝增俸表》,有“作則垂憲”之語,洪州府學(xué)教授徐一夔賀表中有這么一句:“光天之下,天生圣兒,為世作則。”本身都是拍馬奉承當(dāng)今皇帝朱元璋的,不料朱元璋卻認(rèn)為這兩位故意諷刺他當(dāng)過紅巾軍,是賊(“則”與“賊”諧音),嘲笑他和尚出身(“光”隱射和尚的光頭),立即下令將他們斬首。文人的馬屁,引出莫須有的文字獄,實在是比竇娥還冤。
干隆朝的智天豹,是一個標(biāo)準(zhǔn)地道的無限忠誠于當(dāng)時的最高領(lǐng)袖干隆皇帝的大清良民。他皓首窮經(jīng),花了半生精力和心血編寫了一部《本朝萬年歷》,一步到位把干隆年號設(shè)定57年,然后一鼓作氣編寫了30多個年號,以此表明大清朝國力昌盛、國運長久。干隆四十四年(1779),他打發(fā)門徒張九霄背著這本萬年歷,守候在干隆必經(jīng)的御道上,將此寶書獻(xiàn)上。誰知干隆看書后龍顏大怒:“大膽刁民難道我干隆朝只有57年?我煌煌大清,豈容山野村民妄編年號!”干隆氣沖斗牛,當(dāng)即下旨將智天豹、張九霄二人斬立決。
清末,日本大阪高橋盛大堂藥局制作了一款“清快丸”保健品,推銷中國,居然頗受青睞。一位官員買了很多,獻(xiàn)給慈禧太后。慈禧問:“這是啥玩意呀?”官員回答:“這是從東洋進(jìn)口的‘清快丸’,保健效果相當(dāng)好,能讓人全身輕快!”慈禧不露聲色,全都笑納。拍馬官員正在做升官發(fā)財美夢的時候,忽然晴天霹靂,一道圣旨,他頃刻間被削職為民。同時所有“清快丸”全部被轟出國境。原來,慈禧一聽到“清快丸”三個字時,她的第一反應(yīng)是“清快完”,“清朝快完蛋了”,這還了得?看來,馬屁市場有風(fēng)險,溜須拍馬須謹(jǐn)慎。
拍馬屁的由來:
拍馬屁,源于元朝文化,蒙古族的一般百姓牽著馬相遇時,常要拍拍對方馬的屁股,摸摸馬膘如何,并附帶隨口夸上幾聲"好馬",以博得馬主人的歡心。可是相沿很久以后,有的人不管別人的馬好壞、強弱,都一味地只說奉承話,把劣馬也說成是好馬了。逐漸人們就把對上司的奉承稱為"拍馬屁",用于諷刺不顧客觀實際,專門諂媚奉承、討好別人的行為。
該典故來源于元朝文化。一說蒙古族的一般百姓人家都會擁有幾匹馬,以解決行路、運輸?shù)葐栴},牧民們常以養(yǎng)得駿馬為榮。有時人們牽著馬相遇時,常要拍拍對方馬的屁股,摸摸馬膘如何,并附帶隨口夸上幾聲“好馬”,以博得馬主人的歡心。起初,人們實事求是,好馬說好,可是相沿很久以后,有的人不管別人的馬好壞、強弱,都一味地只說奉承話,把劣馬也說成是好馬了。一說蒙古是馬上得天下的民族,所以元朝的官員大多是武將出身,馬往往是一個將領(lǐng)權(quán)力、身份、地位的象征,下級對上司最好的贊美,就是拍拍他的馬、夸他的馬好。逐漸人們就把對上司的奉承稱為“拍馬”。這是因為夸贊的話是不一樣的,而拍馬的動作是一樣的。這就是“拍馬屁”的由來。后蒙古入主中原,建立了元帝國,建起了元大都,他們的文化也就逐漸滲透到漢文化中,“拍馬屁”一詞也就流傳下來。也有人說實際上拍馬時決不能拍馬的屁股,但由于漢人很少騎馬,就把“拍馬”想象為“拍馬屁”了。至于馬屁股到底能不能拍,尚無定論,總之不要拍到馬蹄子上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