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的情感趣聞
張學良與16歲表嫂偷情?讓張學良從此看不起女人?這是怎么回事?趕緊和學習啦小編一起來看看張學良的情感趣聞吧,希望能夠解答您的疑問。
張學良的情感趣聞:
那時候的奉天,沒有幾個人見過香蕉。趙爾巽擔任總督時,家人在垃圾桶里扔了一堆香蕉皮,引得好事之徒像狗發(fā)現了骨頭一樣紛至沓來。有善于鉆研者把那皮拎出來,條條縷縷地一對,狠狠地想了想。最后,操,一拍青光光的腦瓜皮,這東西原來也像茄子似的,地里長的啊!
張作霖把香蕉放回漆盤,一擺手,來人,給孩子們拿去。
幾天后,張學良見到表嫂,當表嫂問他吃香蕉的感覺時,他立時想起張學銘關于狗屎的論述。不過,在美若天仙、柔情似水的表嫂面前,張學良不想學說那種鄉(xiāng)村孩子的粗話。更何況,香蕉是人家送的,出于禮貌也不能實話實說。于是,張學良說,香蕉好吃,真好吃,長這么大沒吃過這么好吃的東西。
過了幾天,張學良到表嫂家還禮的。張作霖這一生最不愿意欠的就是人情,受了誰的禮,承了誰的恩,以后總要想辦法還上。正巧,把兄弟吳俊升從吉林回來,帶了十幾瓶人參膏,張作霖便讓張學良給表嫂送幾瓶去。這種事,他自己不便出頭,幾個太太又都不愿意去見這個狐貍精,張作霖只好把張學良頂了上去。卻沒想到,張學良此一去,倒把自己連同人參膏一塊給了表嫂。
表嫂家住在朝陽街東邊,緊挨著滿鐵所在的高麗會館(今沈陽少兒圖書館)。一個獨門小院,一條碎石鋪就的小徑直通三間青瓦房。正是陽春季節(jié),滿院的槐花開得正盛,進得院來,清幽的芳香沁人心脾,張學良馬上想起了那綠色的絲絨。
表哥不在,家里只有表嫂和一個丫鬟。這表哥是誰,干什么的,張學良一概不知,好像也沒見過。
那天晚上發(fā)生的事,張學良幾年后跟馮庸講過。馮庸是張作霖拜把子大哥馮德麟的兒子,跟張學良同年生,比張學良小幾個月。張作霖與馮德麟爭權奪勢,勾心斗角,兩個人的兒子卻情同手足,少時在一起,撩貓逗狗的事沒少干。
表嫂沒有想到張學良會來,喜得有些手足無措,拉住張學良在自己身邊坐下,話說得很是嗔怪,小家伙,就不說多來看看表嫂,咋的,表嫂能把你吃了啊?
聽了這話,不知道的人準會以為兩人關系有多親近。其實,張學良一共只見過這個表嫂兩次,一句話也沒說過。
張學良拿出參膏,囁嚅著,聲音很低,像是蚊子叫,這是我爸……讓我?guī)Ыo你的,長白山的參膏。
表嫂接過參膏,夸張地叫了一句,這是給我的嗎?啊呀,我太高興了,哎,小家伙,你知道參膏有什么妙用嗎?
張學良搖搖頭。
表嫂的話幾乎貼在了張學良的臉上,聽說過長白山的仙女吧,天池仙女,那仙女就是用了這參膏,才出落得人見人愛,看一眼想一輩子呢。
張學良躲過表嫂熾熱的眼神,低下頭,我不懂,我也沒見過長白山的仙女。
話音剛落,表嫂已如一縷煙云飄了出去。
張學良如釋重負,抬起頭,環(huán)視屋內……又是一陣香氣襲來,張學良感覺表嫂已經站在眼前……
張學良低下頭:你是我表嫂,我爸知道會打斷我的腿的。
表嫂坐到張學良身邊,你知道紀曉嵐嗎?就是清代大才子紀曉嵐?
張學良點點頭,知道,先生講過。
表嫂說,紀曉嵐說過一句話,生我的,我不敢,我生的,我不忍,其余的,大可不必忌諱,你明白這句話的意思嗎?
張學良看了表嫂一眼,我不明白……從拿著參膏進門,到表嫂關了電燈,前后不過二十分鐘,張學良就懵懵懂懂地跌倒在表嫂的白紗裙下。那一年,張學良只有十三歲……
自有那一夜消魂之后,張學良隔三差五就往表嫂家跑,只不過再也沒敢在那溫熱的小炕上留宿,溫存一番就走。表嫂也不強留,只是每次分手都依依不舍的,執(zhí)手相看淚眼,讓張學良想起來就覺得感動。
張學良克制著自己,減少了去表嫂家的次數,而且每次去都像個賊似的,瞻前掃后,左顧右盼,滋溜一聲鉆進去,再滋溜一聲溜出來,可還是被張作霖發(fā)現了。只不過不是抓的現形,而是在另一個他完全沒有想到的地方。
張學良跟表嫂幽會已經有半年左右了,漸漸的,他發(fā)現一個奇怪的事情。每次去,表哥都不在家,不管是事先約好的,還是突然撞去的,那個溫馨的小屋里總是只有溫馨的表嫂和同樣溫馨的丫鬟。說書的形容某個神秘的人物,總是說神龍見首不見尾,這個表哥可是首尾全不見,好像世上根本沒有這個人。張學良問過表嫂幾次,表嫂說,他不在不是更好嗎?他要是在,咱們還能相會嗎?張學良說,那他會不會突然闖進來?表嫂說了一句云里霧里的話,要是?樣,世上怕是真的有鬼了。這話更讓張學良犯迷糊,愈發(fā)的想探究明白。
原來表哥已經去世了。
張學良晚年曾跟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唐德剛教授說過,我的一切亂七八糟都是跟那個表嫂以后開始的。表嫂是張學良人生中的第一個女人,表嫂算是他的初戀,體會的是最純真、最難忘的愛。如果沒有今天這一番話,張學良可能一輩子都不會忘了這段感情,甜美的回憶會伴隨他一生一世。可是,讓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段他看來純美無比的愛,竟然摻雜著欺騙、利用,摻雜著不算險惡但也挺令人惡心的用心。從此,張學良對女人、對愛有了一種不十分清朗的成見。這種成見在隨后的日子里始終相伴著他,經常在他如醉如癡、幾乎不能自拔時,突然就跳出來,大喊一聲,傻子,醒醒吧,女人不過就是那么回事!
名將張學良的簡介:
張學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字漢卿,號毅庵,乳名雙喜、小六子。漢族,籍貫遼寧省盤錦市大洼縣東風鎮(zhèn),生于遼寧省鞍山市臺安縣桓洞鎮(zhèn)鄂家村張家窩堡屯(舊稱桑子林詹家窩鋪),國民革命軍將領,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的長子,中國近代著名愛國將領。
1920年畢業(yè)于東三省陸軍講武堂,先于奉系軍中擔任要職,“皇姑屯事件”之后,他繼任為東北保安軍總司令,拒絕日本人的拉攏,堅持“東北易幟”,為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做出了貢獻。后任中華民國陸海空軍副司令,陸軍一級。西安事變后遭蔣介石父子長期軟禁。1990年恢復人身自由,1995年起離臺僑居美國夏威夷,2001年10月14日病逝于檀香山,享年101歲。
張學良積極主張抗日,反對內戰(zhàn),曾同楊虎城一起發(fā)動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促成國共二次合作,結成抗日民族統一戰(zhàn)線。另外,他風流倜儻,是民國四大美男子之一,人稱“少帥”,他和趙四小姐的愛情也成為一段佳話。
張學良個人生平簡介:
張學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字漢卿,號毅庵,乳名雙喜、小六子。陸軍一級,漢族,祖籍遼寧海城,1901年6月3日(夏歷4月17日)出生于遼寧省臺安縣九間鄉(xiāng)鄂家村張家堡屯(舊稱桑子林詹家窩鋪)。人稱“少帥”,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的長子,民國四美男子之一。
張學良從19歲人東三省陸軍講武堂,開始了戎馬生涯:20歲任旅長,22歲任梯隊司令,24歲任軍長,26歲任軍團長。此間,張學良奉父命參加軍閥混戰(zhàn)和對抗國民革命軍北伐的戰(zhàn)爭。在戰(zhàn)爭中,他看到無辜的百姓飽受戰(zhàn)亂之苦,極為反感,開始反對內戰(zhàn)。他提出了“息內爭,御外侮”,力主和平統一祖國,和平建設祖國,以增強抵御帝國主義的實力,反帝愛國的政治主張。
1928年6月4日,日軍制造了“皇姑屯事件”,張作霖遇害。28歲的張學良繼任東三省保安總司令、東北政務委員會主席,主政東北。
1928年8月,他親自兼任東北大學校長。明確教育宗旨:“培養(yǎng)實用人才,建設新東北,以促成國家的現代化”。張學良不僅嘔心瀝血辦大學,而且辦同澤小學、同澤中學、同澤女子中學等多所中小學校,極大地推動了東北地區(qū)的文化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1928年12月29日,張學良通電全國,毅然宣布東北“易幟”,挫敗了日本帝國主義妄圖把東北從中國版圖上分裂出去的陰謀。
1930年4月,爆發(fā)了蔣、閻、馮各派軍閥的中原大戰(zhàn)。9月18日,張學良發(fā)表了擁護“中央”、維護“統一”、倡導“和平”的“巧電”,進行武裝調停,避免更大的內戰(zhàn),維護了國家的和平和統一。10月9日,30歲的張學良在沈陽就任中華民國陸海空三軍副總司令。
1931年,日軍發(fā)動“九一八”事變。張學良執(zhí)行了蔣介石的不抵抗命令,背上“不抵抗”的罵名,仍主持“長城抗戰(zhàn)”。
1932年,張學良任北平軍事委員會代理委員長。1933年,代蔣受過,被迫下野,出國“考察”。
1934年1月8日張學良回國抵上海。蔣介石任命張學良為武昌行營主任,4月2日晉升為陸軍一級。
1936年2月,張學良同中共中央代表李克農會談,達成停戰(zhàn)、互相通商等口頭協議。4月9日,張學良與中共中央全權代表周恩來副主席在膚施(今延安)會談。雙方達成了“停止一切內戰(zhàn),全國軍隊不分紅白,一致抗日救國”的協議。10月22日,蔣介石親臨西安,嚴令張學良進剿紅軍。張學良多次向蔣介石進諫:“停止內戰(zhàn),聯共抗日”。蔣介石頑固堅持其“剿共”的立場,于是張學良進行“兵諫”。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發(fā)動了“西安事變”,扣留了蔣介石及其隨行的軍政要員,發(fā)表了八項抗日救國主張的通電。蔣介石被迫許下停止內戰(zhàn)、一致抗日等六項諾言。“西安事變”對結束內戰(zhàn)、促成第二次國共合作、實現全民族抗戰(zhàn)有著重要的意義。“西安事變”后,張學良遭到蔣介石的軟禁,失去人身自由長達54年之久。輾轉流遷,先后在南京宋子文和孔祥熙公館、浙江奉化溪口雪竇寺、安徽黃山居士林、江西萍鄉(xiāng)絳園、湘西沅陵鳳凰山、貴州修文陽明洞、重慶歌樂山松林坡、臺灣新竹井上溫泉、臺灣基隆、臺灣北投復興崗等地幽禁。
2001年10月14日14時50分(北京時間10月15日8時50分),張學良在美國夏威夷首府檀香山史特勞比醫(yī)院病逝,享年10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