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婕妤救漢元帝的趣聞
漢元帝逗猛獸遇危險關鍵時刻多虧馮婕妤相救,這是怎么回事?趕緊和學習啦小編一起來看看馮婕妤救漢元帝的趣聞吧,希望能夠解答您的疑問。
馮婕妤救漢元帝的趣聞:
古代中國的奇男子很多,奇女子也很多。民間總夸耀,男人有本事,可以“上山擒虎豹,下海斬蛟龍”,那么,有本事的女子,也同樣能在兇惡的虎豹狼蟲面前,挺身而出,甚至不惜獻出寶貴的生命——可惜,歷代正史和傳奇小說當中,對此介紹太少,后人根本就不知道,古代還有這樣勇敢的人物。比如,漢元帝的馮婕妤,就是一位徒手斗野熊的女漢子。如果說,人們不熟悉漢元帝,那么,王昭君總算是大名鼎鼎了吧。漢元帝沒有這份“艷福”,錯過了“待詔掖庭”的王昭君,結果,陰差陽錯,才有了后來的胡漢和親、昭君出塞。說句公道話,漢元帝確實堪稱“美男子”,他原名劉奭(公元前74年-公元前33年),公元前48年-公元前33年在位,是西漢第11位皇帝。他在位期間,宮中出現過一個驚險無比的場面。
為了給皇帝開心解悶,漢朝宮庭設有各種各樣的娛樂設施。比如,時常安排類似古羅馬“斗技場”的等游戲。野獸當然極其兇猛,不外乎獅子、老虎、黑熊、豺狼之類的玩意兒。在馴養的園子里,既有中原土產的猛禽,也有外邦進貢的怪獸。它們個個兒是狩獵高手,吃人不吐骨頭。有時候,皇帝就觀賞這些猛獸血腥廝殺……
有一天,漢元帝率領后宮大群的嬪妃專程來欣賞老虎和野熊的打架。陪伴左右的女人們按照身份高低,分別坐在皇帝身邊看熱鬧。正看得驚心動魄之際,打架的野熊忽然發狂,一頭撞破柵欄,張牙舞爪,咆哮著沖向坐在最前面的皇帝。這一切,來得太突然了,所有人都驚恐無措,像傻子一樣,僵持在原地。
尤其那些細皮嫩肉、養尊處優的后宮女子,早就嚇得花容失色、四散奔逃了。這時,漢元帝也慌了神兒,他兩條腿直打哆嗦,眼看野熊撲面而來,他連腿都拔不出來了。
眼看皇帝就要喂狗熊了,突然,飛出一道明亮的身影,緊緊地擋在皇帝前邊。這個舍身護駕的人,既不是宮廷侍衛,也不是朝廷高官,而是漢元帝的一個妃子,她就是馮婕妤。此時,馮婕妤把皇帝死死擋在自己身后,她怒視著張牙舞爪的野熊,兩眼眨也不眨。
馮婕妤為保護皇帝,贏得了短暫的時間差,侍衛們如夢方醒,立刻沖上來護駕。一時間,箭如飛蝗,射向野熊,野熊被射成了刺猬,倒在地上死了,漢元帝這才長出了一口氣,他望著面前的馮婕妤,感動得不知如何是好。
皇帝問馮婕妤:“那只熊撲來的時候,大家都嚇壞了,躲的躲,逃的逃。你哪里來的勇氣,竟然敢用身體去擋猛獸呢?”
馮婕妤從容地答道:“聽說野熊吃人,通常只抓住一個,就不會再去抓第二個。我恐怕您被那猛獸傷害,一心只想著若它抓了我,就不會傷及您了。”馮婕妤臨危不懼,舍身救主的壯舉,不但感動了漢元帝,也征服了整個大漢朝廷,她隨即被封為了昭儀。當然,這一點恩惠,絕不足以旌表一位智勇雙全的女漢子。
馮婕妤簡介:
漢元帝的馮婕妤(?-前6年),上黨潞縣(今山西省潞安)人,是左執金吾馮奉世的女兒。
馮奉世是一位名將,曾率軍擊退了匈奴的進攻,平定西域,事跡見于《漢書·卷七十九·馮奉世傳·第四十九(馮奉世)》。公元前47年,馮媛應召入宮,始為長使,數月后晉為美人。前42年,生皇子劉興,晉封婕妤。馮媛的父親馮奉世拔為右光祿勛,她的哥哥馮野王為左馮翊。馮婕妤的孫子劉衎是后來的漢平帝。
元帝劉奭即位二年,馮婕妤通過采選入宮,她的父親馮奉世當時擔任執金吾。按照后妃的等級,馮美女入宮后先是被封為長使(皇后之下的第10級),過幾個月提升為"美人"(皇后之下的第6級),又過5年,生了兒子,被封為婕妤(皇后之下的第2級),與傅昭儀都是元帝的寵妃。
馮婕妤之死:
漢元帝還有一位得寵的妃子--傅昭儀。傅昭儀在《漢書》也有傳,她是哀帝的祖母。傅昭儀生了一兒一女,女為平都公主,男為定陶恭王。元帝死后,傅昭儀跟著兒子劉康去了封國(戚夫人的老家,山東定陶),稱定陶太后。馮婕妤為漢元帝"當熊"后的第二年夏天,馮婕妤的兒子劉興被立為信都王,于是馮婕妤也被提升為昭儀,與傅昭儀平級。她的兒子后來被封為中山孝王,她也尊為中山太后。
公元前7年,傅昭儀的孫子哀帝即位以后,傅昭儀當上了太后(當時有四位太后,哀帝的母親、祖母,成帝的母親,成帝的趙皇后)。此時,"當熊"的事已經過去30多年了,但傅昭儀心上的陰影一直沒有消除。翌年,馮婕妤被傅太后誣以"詛咒罪"。傅太后經過一番番審訊,整死不少人,也沒弄出個所以然。后來,傅太后派人去責問馮太后:"熊上殿的時候你表現得何其勇敢啊!今天怎么害怕了?"馮太后立馬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是傅昭儀報復的時候到了,于是飲藥自殺。也有另外的說法是馮太后飲藥自殺,可惜未遂,傅昭儀要求把她殺了,皇帝動了惻隱之心(亦或有其它考慮),沒有讓執行,于是廢為庶人,遷到云陽宮,不久便逝世。對于馮婕妤的死,作為長信宮太后的王政君也無可奈何。因為她已命王莽辭職緩和王家和傅、丁兩家的矛盾。直至公元前1年,馮媛的孫子劉衎繼位為漢平帝,才恢復了馮婕妤的名譽。
"當熊"一事在唐詩中多有提到,跟班婕妤"讓輦"并稱后妃的美德。面對那么兇猛的野熊,一個弱女子在瞬間做出如此果斷的決定,并且及時采取行動。實在太勇敢了!也許是她對丈夫的愛太強烈了,如果不說是愛情的力量,至少是保護丈夫的責任感使她如此不顧一切,奮勇上前。沒想到她的這份置生死于度外的勇敢卻成了長在別人心里的刺。漢書卷九十七《漢書 卷九十七下 外戚傳第六十七下》 孝元馮昭儀,平帝祖母也。元帝即位二年,以選入后宮。時父奉世為執金吾。
昭儀始為長使,數月至美人,后五年就館生男,拜為婕妤。時父奉世為右光祿勛,奉世長男野王為左馮翊,父子并居朝廷,議者以為器能當其位,非用女寵故也。而馮婕妤內寵與傅昭儀等。
建昭中,上幸虎圈斗獸,后宮皆坐。熊佚出圈,攀檻欲上殿。左右貴人傅昭儀等皆驚走,馮婕妤直前當熊而立,左右格殺熊。上問:"人情驚懼,何故前當熊?"婕妤對曰:"猛獸得人而止,妾恐熊至御坐,故以身當之。"元帝嗟嘆,以此倍敬重焉。傅昭儀等皆慚。明年夏,馮婕妤男立為信都王,尊婕妤為昭儀。元帝崩,為信都太后,與王俱居儲元宮。河平中,隨王之國。后徙中山,是為孝王。
后征定陶王為太子,封中山王舅參為宜鄉侯。參,馮太后少弟也。是歲,孝王薨,有一男,嗣為王,時未滿歲,有眚病,太后自養視,數禱祠解。
哀帝即位,遣中郎謁者張由將醫治中山小王。由素有狂易病,病發怒去,西歸長安。尚書簿責擅去狀,由恐,因誣言中山太后祝詛上及太后。太后即傅昭儀也,素常怨馮太后,因是遣御史丁玄案驗,盡收御者官吏及馮氏昆弟在國者百余人,分系雒陽、魏郡、巨鹿。數十日無所得,更使中謁者令史立與丞相長史、大鴻臚丞雜治。立受傅太后指,幾得封侯,治馮太后女弟習及寡弟婦君之,死者數十人。巫劉吾服祝詛。醫徐遂成言習、君之曰:"武帝時醫修氏剌治武帝得二千萬耳,今愈上,不得封侯,不如殺上,令中山王代,可得封。"立等劾奏祝詛謀反,大逆。責問馮太后,無服辭。立曰:"熊之上殿何其勇,今何怯也!"太后還謂左右:"此乃中語,前世事,吏何用知之?是欲陷我效也!"乃飲藥自殺。
先未死,有司請誅之,上不忍致法,廢為庶人,徙云陽宮。既死,有司復奏:"太后死在未廢前。"有詔以諸侯王太后儀葬之。宜鄉侯參、君之、習夫及子當相坐者,或自殺,或伏法。參女弁為孝王后,有兩女,有司奏免為庶人,與馮氏宗族徙歸故郡。張由以先告賜爵關內侯,史立遷中太仆。
哀帝崩,大司徒孔光奏"由前誣告骨肉,立陷人入大辟,為國家結怨于天下,以取秩遷,獲爵邑,幸蒙赦令,請免為庶人,徒合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