碭山古尸到底是誰
香尸,指“碭山古尸”。2001年3月出土于安徽省碭山縣梨園小區的建筑工地。屬于“濕尸”性質活體女尸,國內第二例,女尸生存年代是清代。那么碭山古尸到底是誰?
相關介紹
2001年3月,在碭山城西關梨園小區建筑工地,一輛挖土機作業時,在4米多深的地下突然發現一座清代古墓。該墓為一大型雙棺墓,兩棺相距一米,均南北 向,一號棺居東,為一大型“三套棺”,外有兩槨,內為一棺,槨為柏木,油漆呈古銅色,棺為楠木,油漆呈橘紅色。外槨部分腐朽,中槨長291厘米,寬218 厘米,高149厘米;內棺長241厘米,寬70厘米,高75厘米。內棺和中槨,中槨與外槨之間有兩層厚約40厘米的石灰層,外槨之外有30厘米厚的膠泥 層。二號棺居西為一單棺,棺內尸體已腐。
讓人驚奇的是,人們在打開一號棺時,棺內一股奇特、濃郁的香味撲面而出,方圓幾百米都能聞到。更令人驚訝的是,棺內一具女尸居然保存完好,就 像剛剛入葬時一樣。頭發烏黑,腦后盤有發髻,皮膚白皙,肌肉豐滿并富有彈性,而且關節仍可曲伸,肌肉尚可注射針劑。尸體的完好程度是安徽甚至中國整個考古 史上都難得一見。該女尸長164公分,重44公斤,肢體勻稱,身材修長,橢圓形瓜子臉,裹足、足長不到15公分,可謂“三寸金蓮”。指甲涂有紅色指甲油。 是一位絕色的年輕女子。
女尸上蓋羅巾被,下鋪絲綿褥,身著朝服、補服、燕服、便服四套服裝,上有正龍、行龍、飛鳳、蝙蝠、祥云等圖案。補服上的“補子”為金絲線繡成 的麒麟白澤圖,繡工精致,造型生動。頭戴深藍色風雪帽,腳穿藏藍色朝靴,脖頸上一條薄若蟬翼的絲巾上繡有牡丹、菊花等圖案。圖案配色講究、繡藝精巧,觀者 無不嘆服。而且其被追繳回來的隨葬品中,有金簪、金耳墜和金帽徽及朝珠。金簪上有花鳥圖案、耳環上面有鯉魚跳龍門圖案。專家們用高倍放大鏡不光可看到鯉魚 昂首翹尾跳水的樣子,就連鯉魚身上的鱗片和龍門上的瓦片都清晰可辨。4件金器的背面都鍛有“元吉”銘文,其文飾精巧、細致程度非一般工匠所能為。
然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她的喉部有橫、縱兩條呈T字狀的致命傷痕。蘇館長說:“縱傷創口9厘米、橫傷創口達12.3厘米。經醫學專家鑒定其致命 兇器應是雙刃劍類刺器。”更讓人奇怪的是,她的臀部尾骨上長著一個酷似尾巴的肉囊。也就是這個肉囊,讓人們將她與乾隆的香妃聯系在一起。
專家會診保護女尸
為了保護好這具安徽、甚至全國都難得一見的“完好女尸”,蕭縣博物館從徐州醫學院請來8名醫學專家進行會診,并與保護處理馬王堆漢墓女尸的專 家徐含英先生取得聯系,參照他的意見研究制定了一套保護處理方案———用10毫米厚的玻璃棺將其密封,密封的同時里面放置一些防腐藥劑,如福爾馬林等A釗 司?駁氖牽??灞;と〉昧順曬Α5?酉呂吹氖慮橐踩米?頤欠噶四選K嬖嶂?锍鐾梁螅?蚣?狻⒓?紓??識加脅煌?潭鵲募跬耍?矣脅煌?潭鵲乃鴰怠1;ず謎 廡┲?鏌財仍諉冀蕖5蹦甑?月22號,蕭縣博物館又從南京博物館緊急請來4名專家,協助對女尸的衣物進行科學保護處理。讓各位專家興奮不已的是,衣物保護 也取得成功。
出土狀態
2001年3月的一天,在安徽省碭山縣梨園小區的建筑工地,挖出一口紅漆大棺材。棺蓋打開后,一股奇異的香氣撲面而來,棺材里躺著一個身著帶有麒麟補子清代一品官服的女尸:容貌秀美、體有奇香、頸部卻帶著一個足以致命的T形傷口。
濕尸懸疑
過了三百多年,這具女尸卻保存的異常完整、渾身散發著奇異的香味,原本比“西漢馬王堆 辛追夫人”都要完整的女尸慢慢腐爛。這個女子究竟是誰?尸身為何歷經百年而不腐并散發著香味呢?碭山古尸,是一具鮮尸,而不是干尸,除了馬王堆出土鮮尸外,碭山的全國第二例。
推測假說
“酣睡”三百多年仍如剛入土一般,衣著華麗、葬式不凡、頸部有兩處致命劍傷,且有三種 身世傳說。是乾隆皇帝的香妃?是一名戍邊被殺的妻子?是乾隆下江南時曾經愛慕的一位女子?香尸謎案,系列謎團捆擾著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