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頭同盟的介紹
前三頭同盟指公元前60年,由愷撒、克拉蘇和龐培組成的政治聯盟,相對于屋大維、馬克·安東尼和雷必達組成的后三頭同盟。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前三頭同盟的介紹,希望對你有用!
前三頭同盟之一圖片
前三頭同盟的簡介
公元前146年,羅馬進入晚期共和國時期。這一時期羅馬危機四起,奴隸起義和平民運動風起云涌,共和制統治形式已經過時,帝制的建立是奴隸制發展的必然要求。但由于羅馬共和國為元老貴族所壟斷,改制的阻力極大。
不過在蘇拉和馬略的黨爭中,許多共和制的支持者被殺,反對共和的勢力日益強大。在這種背景下幾個軍事政治強人相繼登上了羅馬政治舞臺。他們就是靠鎮壓斯巴達克起家的克拉蘇、憑借剿滅海盜和勝利結束米特里達提戰爭的龐培和野心勃勃的沒落貴族愷撒。
前三頭同盟的分述
凱撒
蓋烏斯·尤利烏斯·愷撒,即愷撒大帝,羅馬共和國(今地中海沿岸等地區)末期杰出的軍事統帥、政治家。
愷撒出身貴族,歷任財務官、祭司長、大法官、執政官、監察官、獨裁官等職。公元前60年與龐培、克拉蘇秘密結成前三頭同盟,隨后出任高盧總督,在8年的時間里征服了高盧全境(今法國一帶),還襲擊了日耳曼和不列顛。公元前49年,他率軍占領羅馬,打敗龐培,集大權于一身,實行獨裁統治。制定了《儒略歷》。
公元前44年,愷撒遭以布魯圖所領導的元老院成員暗殺身亡,享年58歲。愷撒死后,其甥孫及養子屋大維擊敗安東尼開創羅馬帝國并成為第一位帝國皇帝。
龐培
格涅烏斯·龐培,古代羅馬共和國末期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
勇悍善戰,兇殘嗜殺,公元前60年與凱撒、克拉蘇秘密結成前三頭同盟,于前三頭同盟中勢力最強。
克拉蘇
馬庫斯·李錫尼·克拉蘇古羅馬軍事家、政治家、羅馬共和國末期聲名顯赫的羅馬首富。
他曾幫助蘇拉在內戰中奪權建立獨裁統治,大半生都在政壇上度過,并繼承父業進行商業投機。他通過奴隸貿易,經營礦產,投機地產買賣,及非法奪取其他人的財產等手段積攢萬貫家財。
前72年至前71年期間,斯巴達克率奴隸爆發起義,克拉蘇帶領羅馬軍隊殘酷鎮壓。
蘇拉隱退后,他和龐培、凱撒合作,組成三頭政治同盟。
相對于兩巨頭,克拉蘇控制的軍隊最多,擁有的財富也最多,但是在戰功方面卻有所不足。此后,他因嫉妒龐培、凱撒立下的較多戰功,于公元前53年倉促發動了對安息帝國的戰爭,在卡萊戰役中全軍覆沒,本人也死于征戰中。
前三頭同盟分裂
公元前58年,愷撒赴任山南高盧總督,他利用山北高盧各部落間的不和和日耳曼人入侵高盧之機,經三年苦戰,占領了大部分高盧的領土。愷撒的聲望和勢力都因此大增,引起了龐培的嫉妒和戒心。
公元前53年,克拉蘇在對安息的戰爭中失敗陣亡,"三頭"剩下了"二頭"。這時,龐培便與元老院相勾結反對愷撒。公元前49年1月1日,元老院作出決議,愷撒在高盧總督任滿后(公元前49年3月1日),必須解散軍隊,如果拒絕,他將被宣布為祖國之敵。這樣,龐培與愷撒之間的關系完全破裂。
1月10日,愷撒越過分割他管轄的高盧與意大利本土之間的盧比肯河,進軍羅馬,從而引發內戰。龐培被元老院任命為指揮官前往應戰,但被擊敗,繼而倉促逃往希臘。愷撒占領了羅馬,被任命為獨裁官。但是愷撒放棄了這一臨時性的職位,而當選了前48年的執政官。
前三頭同盟凱撒的結束
不久,愷撒開往希臘與龐培展開決戰,龐培在法薩盧斯戰役中敗北后又逃往埃及。而愷撒又追到了埃及。埃及國王為了討好愷撒,便殺了龐培。
按照前任國王的遺囑,埃及法老托勒密十三世本應該與他的姐姐克麗歐佩特拉七世共同執政,但是他獨攬了大權。克麗歐佩特拉的美貌和才華征服了愷撒,愷撒把她扶上了王位,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埃及艷后"。
公元前45年,愷撒結束了長達4年的內戰,帶著埃及女王以及他們的兒子凱薩里奧回到了羅馬,成為了羅馬唯一的最高統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