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王朝歷史
英國王室是現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王室之一,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英國王朝歷史,希望能幫到你。
一、英國王朝簡介
英國王室是現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王室之一,盎格魯-撒克遜王室血統在1066年威廉一世繼位短暫中斷,威廉一世去世后擁有盎格魯-撒克遜王室血統的威廉二世繼位,王室血統就再沒有中斷過,由于英國允許與王室有血緣關系的女性繼承王位,這造成了英國王室血緣相同而王朝名稱不同的現象,英國王朝包括韋塞克斯王朝諾曼底征服后是:諾曼王朝、安茹王朝、金雀花王朝、蘭開斯特王朝,約克王朝、都鐸王朝、斯圖亞特王朝、漢諾威王朝、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和溫莎王朝。
二、王朝列表
諾曼底王朝(1066-1154年)
征服者威廉登基后稱一世,在位21年。王位先后傳給他的兩個兒子威廉二世和亨利一世。如此歷經三王之后,"絕嗣斷統",也就是說這個家庭繼絕了男性繼承人。然而出自女系的繼承人還有兩系。先是威廉一世的外孫斯蒂芬登上王位。另一系不答應,結果爆發了一場奪位戰。雙方打得精疲力竭,議定斯蒂芬死后,由另一系繼位。
金雀花王朝(1154-1399年)
斯蒂芬去世后,亨利一世的外孫繼位,稱亨利二世。他本是法國的安茹伯爵,紋章以金雀花為圖案,王朝也因而得名。英法相爭的百年戰爭就是在這個朝代爆發的。此王朝傳八世而終,其中包括約翰王。
蘭開斯特王朝(1399-1464年)
金雀花王朝最后一位國王理查二世被他的堂弟策動宮廷政變廢黜秘裁,演出了一幕"煮豆燃豆萁"的慘劇。新上臺的亨利四世是蘭開斯特公爵之子,王朝因此而得名。這個王朝歷亨利四、五、六三世,被約克公爵的后裔推翻。這兩個家族本是同根,蘭開斯特家族以紅玫瑰為徽號,約克家族以白玫瑰為標志。兩家爭奪王位的戰爭就叫作"玫瑰之戰"。
約克王朝(1461-1485年)
這個朝代最短,只有25年,大部分時間都是愛德華四世在位。
都鐸王朝(1485-1603年)
這個王朝以創始者命名。都鐸是蘭開斯特家族一支的后代,奪得王位后稱亨利七世。他與約克家族的公主結婚,兩家族從此合一。這個王朝依靠新興的工商業主和新貴族鞏固了統治。亨利八世因婚姻問題與羅馬教皇決裂,結果建立了英國國教。最后一位君主是伊麗莎白一世女王。
斯圖亞特王朝(1603-1649年,1660-1714年)
第一代君主詹姆斯一世是亨利八世妹妹的后人,原為蘇格蘭國王,因伊麗莎白一世女王死后無嗣,得以到倫敦繼承大統。此王朝1649年被國會軍推翻,查理一世被處死。國會軍首領克倫威爾自任護國主。1660年,王朝復辟,后來改行君主立憲制。
漢諾威王朝(1714-1901年)
斯圖亞特王朝的安妮女王去世時,根據"王位繼承法"應由詹姆斯一世的孫女索菲亞繼位。但她已死去,王位就由其子德國的漢諾威選侯繼承,稱喬治一世,從此開始了漢諾威王朝,一直延續到維多利亞女王。這個王朝的前四位君主都命名為喬治,即一世至四世。所以,有時也把他們在位的時期(1714-1830年)稱為喬治時代(Georgian)。
溫莎王朝(1910年至今)
維多利亞女王去世后,其子愛德華七世登位。他以其父艾伯特在德國的封地薩克森科堡與哥達為王室名稱。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英國朝野反對德國,情緒激昂,迫使英王喬治五世宣布以行宮所在地溫莎作為國王家族新名。溫莎王朝已有五位君王:愛德華七世、喬治五世,愛德華八世,喬治六世及現在的女王伊麗莎白二世。
看了英國王朝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