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解讀沙僧的內心
誰是西游記中取經團隊心機最深的人?難道是大智若愚的沙僧嗎?趕緊來看看學習啦小編為大家帶來的趣味解讀沙僧的內心,看完本文也許你的疑問就能得到解答了喲。
趣味解讀沙僧的內心:
撒謊,是人、妖、仙生存的常態,大家不必驚訝。撒謊,很正常。不撒謊,反倒不正常。
只不過,越是聰明的人,撒的謊越完美,越不容易戳穿。
前面我說了豬八戒撒的兩個彌天大謊。相比老豬,沙和尚沉默寡言,一直都是老實人的代名詞。不過,大家千萬不要被表象迷惑。取經隊伍中,潛藏得最深、為人最陰險的,就是沙和尚。
所謂“大智若愚”、“大奸似忠”說的就是沙和尚。
沙和尚撒了什么彌天大謊呢?
問題與老豬一樣,都出加入取經團隊前,對觀音菩薩介紹自己來歷的那段話。
沙僧說:“菩薩,恕我之罪,待我訴告。我不是妖邪,我是靈霄殿下侍鑾輿的卷簾大將。只因在蟠桃會上,失手打碎了玻璃盞,玉帝把我打了八百,貶下界來,變得這般模樣。又教七日一次,將飛劍來穿我胸脅百余下方回,故此這般苦惱。沒奈何,饑寒難忍,三二日間,出波濤尋一個行人食用。不期今日無知,沖撞了大慈菩薩。”
一個撒謊的高手,如何讓對方難以識破自己的謊言呢?要爭取做到話語中七分真三分假,甚至是九分真,一分假。
撒謊者為何要撒謊呢?因為撒謊對他有利。為了使得自己的利益最大話,撒謊高手可以用九分真實,來掩藏那一分的假象。
沙僧的這段話中,哪些是真相?
沙僧說自己是凌霄殿前卷簾大將,這是真。在蟠桃會上打碎了琉璃盞,這也是真。玉帝將沙僧當眾打了八百下,貶下凡間,這還是真。
觀音菩薩乃五方五老之一,身份尊貴。依據七仙女的介紹可以知道,從久遠之前,蟠桃會每一屆的邀請名單上,都有南海觀音。孫悟空被鎮壓五行山后的360年(天界一年),王母如期舉行蟠桃會,觀音當然也參加了。在那一次蟠桃會上,發生了許多事情。比如會上沙僧打碎了琉璃盞,會后豬八戒調戲嫦娥,大鬧斗牛宮。
作為一個愛摻和事且一心上位的菩薩,觀音必然會陪在玉帝的身邊,全程觀摩。
因此,觀音菩薩根本不必派人打聽,就知道沙僧說得這部分是實話。
沙僧還說了什么實話呢?——三二日間,出波濤尋一個行人食用。關于這吃人殺生的部分,也是實話。
《西游記》中的神仙,和當下仙幻小說中的仙人不同。仙幻小說中修到了筑基進階,就可以辟谷,不吃人間煙火了。可是,在西游世界,即便是玉帝、如來這個級別,還是要進食的。只是,他們的食物比較高級,乃是充滿了靈氣的龍肝鳳髓。
沙僧作為卷簾大將、玉帝的中央警衛團團長,在天庭的工資、待遇肯定不錯。書中沒有明確提到有編制的仙人年薪多少,卻提到了有編制的仙人們每年可以享受的重要福利——參加蟠桃會。在蟠桃會上,絕大多數中下層仙人是吃不到桃子的,但是,能喝上一些最普通的仙酒、仙丹,那也遠勝過人間苦修許多年。
可是,被貶下凡間后,一切待遇取消。為了生存,沙僧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吃人。沙僧下界的一百四十來年,吃了一萬多人類。在西游世界殺人王排行榜中,沙僧應當可以進入前十。當然,沙僧雖然殺生了,卻不算濫殺。他殺人不是因為興趣愛好,而是因為生存所需(沒奈何,饑寒難忍)。就猶如野狼要捕獵兔子一樣,以孱弱的人類為食,是強大妖仙沙僧的生存本能。
沙僧簡介:
沙悟凈,又叫沙僧、沙和尚,是中國古典小說《西游記》中的主要人物。他是唐僧在流沙河收的徒弟。原是天庭中的卷簾大將,失手打碎琉璃盞被貶下凡,盤踞在流沙河,殺人吃人為業。成為唐僧徒弟之后與師傅、師兄孫悟空、豬八戒以及白龍馬一起赴西天取經,經過九九八十一難后,功德圓滿,被封為南無八寶金身羅漢菩薩。原著小說中使用的武器是降妖寶杖。
沙悟凈,為我國古代小說四大名著之首的《西游記》中人物角色,在書中也稱土母、刀圭,五行屬土,俗稱沙和尚、沙僧,原為天宮玉皇大帝的卷簾大將,因打破了琉璃盞,觸犯天條,被貶出天界,在人間流沙河興風作浪,危害一方。后經觀音點化,賜法號悟凈,一心歸佛,同八戒、悟空一同保大唐高僧唐玄奘西天拜佛求經。沙僧外貌丑惡,但個性憨厚,忠心耿耿。他不像孫悟空那么叛逆,也不像豬八戒那樣好吃懶惰、貪戀女色,自他放棄妖怪的身份起,他就一心跟著唐僧,正直無私,任勞任怨,謹守佛門戒律。雖然個性不鮮明的他戲份不多,但他是《西游記》里不能缺少的人物。因為他在四人中起到平衡作用。大家可以假想一下,沒有他的取經之路,互不服氣的孫、豬二人的爭吵會把那個死板的唐僧折磨到精神分裂!沒等妖怪來襲,唐僧就先被兩個徒弟氣吐血了!盡管大家把更多注意力投向神通廣大的悟空和笨拙搞笑的八戒,但相信一提起沙僧,人們的心里會產生一種平和,發出一聲贊嘆:憨厚的人是最可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