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楊廣的趣味解讀
楊廣殺了兩個人,自此后可以說是徹底地眾叛親離,這是怎么回事?趕緊和學習啦小編一起來看看關于楊廣的趣味解讀吧,希望能夠解答您的疑問。
關于楊廣的趣味解讀:
話說楊廣正在為沒有右驍衛大李渾的謀反證據而發愁時,他的親大姐楊麗華的女兒,也就是他的外甥女宇文娥英勇敢地站了出來,指證李渾的確蓄意謀反,還將密謀的時間地點人物都交代得一清二楚。
這是怎么回事呢?要知道宇文娥英嫁給了李穆的孫子李敏的啊。
我們先來看看宇文娥英的“招親大會”吧。
開皇六年(586年),楊麗華被封為樂平公主,當時的宇文娥英也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其外祖父隋文帝就下旨為她舉行招親大會。
選婿的程序是這樣的:相親的皇宮貴族子弟先到弘圣宮集合,樂平公主在帷帳之中,親自主持面試,讓選手做自我介紹,并考一下他們的技藝。不滿意的就可以出去了。據說每天都有數以百計的人來應聘。
一連幾天,樂平公主都沒有發現一個合適的人選,直到到幽州總管李崇之子李敏的出現,這種尷尬才被打破。
李敏毫無懸念地被樂平公主選為女婿。
一次,楊家搞了一次家庭聚會,樂平公主對李敏說:“我把天下都給了皇上,只有一個女婿,我當為你求柱國之職。皇上如授你當別的官,你千萬別致謝應承。”
晚餐后,楊堅親自彈琵琶,讓李敏歌舞。
結束時楊堅非常高興,對樂平公主說:“李敏現任何官?”
“他只不過是一個白丁罷了。”樂平公主答道。
“現在授你儀同之職。”楊堅對李敏說。
李敏沒有回答。
“不滿你的意嗎?現在授你開府。”楊堅又問。
哪知李敏還是沒有謝主隆恩。
“樂平公主對我有大功,我又何必對其女婿吝惜官職呢!現在授你柱國之職!”楊堅嘆了口氣說道。
李敏這才謝主隆恩。
話說因李氏謀反, 宇文娥英也被逮捕入獄。
為了不受牽連,加上宇文述的威逼利誘, 宇文娥英做了偽證。
“證據”確鑿,李渾插翅難逃。
李家的主要成員李渾、李敏等三十多人全部被殺,其余的全部被流放,關隴望族李系一支走向了滅亡。
宇文娥英立了“大功”,因此既沒有被斬殺,也沒有被流放.。
不過,她的舅舅楊廣真的會放她一馬嗎?不會!
幾個月后,楊廣叫人送她一包毒藥, 并告訴她, 以后不想再見到你,你可以去死了,活著還有意思嗎?
于是宇文娥英喝下了毒藥……只留下了唯一的一個女兒--李靜訓。
楊素之子楊玄感起兵,說明楊廣與關隴官僚貴族的初步較量;而李渾被殺,說明楊廣和關隴政治集團正式決裂。
現在,楊廣只剩自己了!
楊廣的簡介:
隋煬帝楊廣(569年-618年4月11日),一名英,小字阿摐,華陰人(今陜西華陰),隋文帝楊堅與文獻皇后獨孤伽羅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生于大興,開皇元年(581年)立為晉王,開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為太子,仁壽四年(604年)七月繼位。在位期間開創科舉制度,修建隋朝大運河 ,營建東都、遷都洛陽,對后世頗有影響,然而頻繁的發動戰爭,如親征吐谷渾,三征高句麗,加之濫用民力,致使民變頻起。造成天下大亂,直接導致了隋朝的覆亡。
大業十四年(618年),驍果軍在江都發動兵變,楊廣被叛軍縊殺。唐朝謚煬皇帝,隋恭帝楊侗謚世祖明皇帝,夏王竇建德謚閔皇帝,《全隋詩》錄存其詩40多首。
《隋書》:“煬帝爰在弱齡,早有令聞,南平吳會,北卻匈奴,昆弟之中,獨著聲績。于是矯情飾貌,肆厥奸回,故得獻后鐘心,文皇革慮,天方肇亂,遂登儲兩,踐峻極之崇基,承丕顯之休命。地廣三代,威振八纮,單于頓顙,越裳重譯。赤仄之泉,流溢于都內,紅腐之粟,委積于塞下。負其富強之資,思逞無厭之欲,狹殷周之制度,尚秦漢之規摹。恃才矜己,傲狠明德,內懷險躁,外示凝簡,盛冠服以飾其奸,除諫官以掩其過。淫荒無度,法令滋章,教絕四維,刑參五虐,鋤誅骨肉,屠剿忠良,受賞者莫見其功,為戮者不知其罪。驕怒之兵屢動,土木之功不息。頻出朔方,三駕遼左,旌旗萬里,征稅百端,猾吏侵漁,人不堪命。乃急令暴條以擾之,嚴刑峻法以臨之,甲兵威武以董之,自是海內騷然,無聊生矣。俄而玄感肇黎陽之亂,匈奴有雁門之圍,天子方棄中土,遠之揚越。奸宄乘釁,強弱相陵,關梁閉而不通,皇輿往而不反。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流離道路,轉死溝壑,十八九焉。于是相聚萑蒲,胃毛而起,大則跨州連郡,稱帝稱王,小則千百為群,攻城剽邑,流血成川澤,死人如亂麻,炊者不及析骸,食者不遑易子。茫茫九土,并為麋鹿之場,忄棄忄棄黔黎,俱充蛇豕之餌。四方萬里,簡書相續,猶謂鼠竊狗盜,不足為虞,上下相蒙,莫肯念亂,振蜉蝣之羽,窮長夜之樂。土崩魚爛,貫盈惡稔,普天之下,莫匪仇讎,左右之人,皆為敵國。終然不悟,同彼望夷,遂以萬乘之尊,死于一夫之手。億兆靡感恩之士,九牧無勤王之師。子弟同就誅夷,骸骨棄而莫掩,社稷顛隕,本枝殄絕,自肇有書契以迄于茲,宇宙崩離,生靈涂炭,喪身滅國,未有若斯之甚也。《書》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逭。’《傳》曰:‘吉兇由人,祆不妄作。’又曰:‘兵猶火也,不戢將自焚。’觀隋室之存亡,斯言信而有征矣!”
《北史》:“初,上自以蕃王,次不當立,每矯情飾行,以釣虛名,陰有奪宗之計。時高祖雅重文獻皇后,而性忌妾媵;皇太子勇內多嬖幸,以此失愛。帝后庭有子皆不育之,示無私寵,取媚于后。大臣用事者,傾心與交。中使至第,無貴賤,皆曲承顏色,申以厚禮。婢仆往來者,無不稱其仁孝。又常私入宮掖,密謀于文獻后。楊素等因機構扇,遂成廢立。自高祖大漸暨諒闇之中,蒸淫無度。山陵始就,即事巡游。以天下承平日久,士馬全盛。慨然慕秦皇、漢武之事。乃盛理宮室,窮極侈靡。召募行人,分使絕域。諸蕃至者,厚加禮賜;有不恭命,以兵擊之。盛興屯田于玉門、柳城之外。課天下富室分道市武馬,疋直十余萬。富強坐是而凍餒者,十家而九。性多詭譎。所幸之處,不欲人知;每幸之所,輒數道置頓。四海珍羞殊味,水陸必備焉。求市者無遠不至。郡縣官人,競為獻食;豐厚者進擢,疏儉者獲罪。奸吏侵漁,內外虛竭;頭會箕斂,人不聊生。于時,軍國多務,日不暇給。帝方驕怠,惡聞政事;冤屈不理,奏請罕決。又猜忌臣下,無所專任。朝臣有不合意者,必構其罪而族滅之。高颎、賀若弼先皇心膂,參謀帷幄;張衡、李金才籓邸惟舊,績著經綸。惡其直道,忌其正義;求其無形之罪,加以丹頸之戮。其余事君盡禮,謇謇匪躬;無辜無罪,橫受夷戮者,不可勝紀。政刑弛紊,賄貨公行,莫敢有言,道路以目。六軍不息,百役繁興;行者不歸,居者失業;人饑相食,邑落為墟,上弗之恤也。東西行幸,靡有定居;每以供費不給,逆收數年之賦。所至,唯與后宮流連耽湎,惟日不足。招迎姥媼,朝夕共肆丑言。又引少年,令與宮人穢亂。不軌不遜,以為娛樂。區宇之內,盜賊蜂起;劫掠從官,屠陷城邑。近臣互相掩蔽,皆隱賊數,不以實對。或有言賊多者,輒大被詰責。各求茍免,上下相蒙。每出師徒,敗亡相繼。戰士盡力,不加賞賜;百姓無辜,咸受屠戮。蒸庶積怨,天下土崩;至于就禽,而猶未之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