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乾隆皇帝生母的趣談
關于乾隆皇帝生母的趣談:
近世以來,有關乾隆生母的傳說異聞紛紛而出,而人們尤熱衷于談論乾隆生母為避暑山莊宮女李氏,不僅小說家濃墨重彩大加渲染,某些治史者亦稱此說鑿鑿有據。這樣一來,清官書所謂乾隆“誕于雍和宮邸”的說法反倒被冷落在一旁,甚至被指為有意作為。道光以后,第一個站出來對乾隆生母說三道四的人是晚清著名詩人、學者王闿運,在他所著《湘綺樓文集》中有一篇《今列女傳》,提到了乾隆的生母:
孝圣憲皇后,純皇帝(乾隆)之母也。始在母家,居承德城中,家貧無奴婢。六七歲時,父母遣詣市買漿酒粟面,所至店肆,輒大售,市人敬焉。十三歲入京師,值中外姊妹當選入宮,隨往觀之,門者初以為在籍中,既而引見,十人為列,始覺之。主者懼,譴令入末班。孝圣容體端頎,中選,分皇子邸,得在雍府,即世宗憲皇帝(雍正)王宮也。憲皇帝肅儉勤學,靡有聲色侍御之好,福晉別居,進見有時。會夏被時疾,御者多不樂往,孝圣奉妃命,旦夕服侍維謹,連五六旬,疾大愈,遂得留侍,生高宗焉。
與《玉牒》、《清實錄》記載的乾隆生母、孝圣憲皇后鈕祜祿氏家世比較,王闿運所記不僅詳盡,而且多有異辭。《實錄》說鈕祜祿氏“毓質名門”,即出身于滿洲著名世家,而王闿運卻說鈕祜祿氏“家貧無奴婢”,十三歲時混入姐妹中得入選秀女,分在雍親王府為侍女,即使喚丫頭。王氏所記可信程度如何呢?
晚清遺老金梁以選秀女制度森嚴、豈容外人混入為由,以為王闿運所記不實。民國初曾任清史館纂修的清史專家張采田也說“王氏書好任意出入”。總之,熟悉清宮掌故的遺老和對清后妃素有研究的學者,都對王氏上述記載有異議。
王闿運這個人曾為曾國藩入幕之賓,交游很廣,他有可能聽到一點宮闈秘聞。他的記載并沒有否定鈕祜祿氏是乾隆生母,只是說她母家在熱河承德城中,后來入選秀女,分在雍邸,誕育乾隆,有一番傳奇經歷而已。王氏之說最新奇之處在于,他把鈕祜祿氏與熱河承德聯系在了一起,因而此說一出,難免引動對乾隆誕于雍和宮本有疑心的一些人的靈感,既然乾隆降生避暑山莊之說由來已久,那么,會不會有個熱河女子為乾隆真正生母呢?王闿運之后,首先述及乾隆生母是熱河漢人女子的人,是民國初曾任國務的熊希齡。
1922年初春的一天,胡適教授在香山雙清別墅聽熊希齡講典故。熊先生很健談,窗外又靜靜地下著春雨,胡適聽得十分入迷。熊先生說,過去在熱河時,見到行宮內“東宮”(俗稱“太子園”)之前有座矮屋,上蓋茅草。“東宮”是雍正帝當太子時所居,為什么會有如此不倫不類的茅草房子呢?他感到很奇怪,就到處找人打聽,但行宮內外誰也講不出此中的緣故。最后尋到一個八十多歲的“老宮役”,他能道此中之奧妙。胡適在1922年4月2日的日記中記下了熊希齡所述的這位“老宮役”的話。照錄如下:
乾隆帝之生母為南方人,諢名‘傻大姐’,隨其家人到熱河營生(熱河有南方各種工匠,如油漆、紅木之類)。時方選秀女,臨時缺一名,遂把她列入充數。后來太子(雍正帝)病重,傻大姐在侍女之列,服侍最勤,四十余日衣不解帶,太子感其德,病愈后遂和她有關系,她后來在一個茅棚內生一子,即乾隆帝也。后來乾隆帝就在產生之地作此茅屋,留為紀念。
乾隆皇帝簡介: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入關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號“乾隆”,寓意“天道昌隆”。25歲登基,在位六十年,禪位后又任三年零四個月太上皇,實際行使國家最高權力長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是中國歷史上實際執掌國家最高權力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
弘歷在位期間清朝達到了康乾盛世以來的最高峰,漢學在此期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弘歷是中國封建社會后期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兩朝文治武功的基礎上,進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社會經濟文化有了進一步發展。弘歷重視社會的穩定,關心受災百姓,在位期間五次普免天下錢糧,三免八省漕糧,減輕了農民的負擔,并且重視水利建設,起到了保護農業生產的作用,使得清朝的國庫日漸充實。弘歷武功繁盛,在平定邊疆地區叛亂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績,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并拓廣了領土,并且完善了對西藏的統治,占領了新疆,正式將新疆納入中國版圖,清朝的版圖由此達到了最大化。弘歷在位期間,民間藝術有很大發展,如京劇就形成于乾隆年間。但是在位后期奢靡,吏治有所敗壞,多地爆發起義。并且閉關鎖國政策也達到了最高,拉大了和西方的差距,使清朝統治出現了危機。文字獄之風比康熙、雍正時期更加嚴酷。 卒于嘉慶四年(1799年),享年89歲。廟號高宗,謚號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圣純皇帝。葬于清東陵之裕陵。
弘歷是世界上統治時間最長的君王。有人說,統治紀錄的創造者應該歸為法國“太陽王”路易十四,此人在位72年之久。然而眾所周知,太陽王五歲登基,二十二歲才對統治國家產生興趣。他的實際掌權時間不過50年。而從胤禛咽氣那一分鐘起,到弘歷自己咽氣那一刻,弘歷手握專制皇權64年,一天也沒有與他人分享。
弘歷是世界上運氣最好的君王之一。其一,他一生身體健康,沒有遇到大災大病。其二,他在25歲的盛年繼位,獲得最高權力的過程非常順利,毫無波折。其三,他在一個恰到好處的歷史節點登上帝位。在此之前順治、康熙和雍正91年(1644年至1735年)的統治,已經給弘歷打下了良好的統治基礎。
弘歷是一個深情而專一的丈夫。他與孝賢皇后伉儷情深,可謂舉案齊眉,恩愛無比。皇后不幸于乾隆十三年(1748年)去世后,弘歷悲痛欲絕,追念終生,寫下數百首悼亡之詩,其辭句感情真摯,令人動容,是他所有詩詞中最見真情的上乘之作。弘歷還是一個極為孝順的兒子。
弘歷還是世界上產量最多的詩人,他一生作詩41863首(也有說是三萬九千多首或者是十萬首的,但多不可信),而《全唐詩》作者2200多位,一共才48000余首。不過可惜乾隆雖然博覽群書,但是喜歡賣弄學問,為了韻腳甚至不惜造字,讓他的詩生僻難懂,還十分拗口。這也有可能是因為他作詩如此之多,卻沒有一首流傳下來的原因。
弘歷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專制者。嚴重壓抑了民眾甚至官僚階層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強化了同時也僵化了專制體制,給以后的發展制造了巨大障礙。他對社會進行了前所未有的嚴密控制,滅了任何不穩定的萌芽。
弘歷是中國歷史上文字獄制造者之一。乾隆年間的文網之密,文禍之多,是中國歷史上文字獄的頂峰,由牽強附會、望文生義、捕風捉影造出的文字獄在乾隆時期,共發生一百三十余案。其中四十七案的案犯被處以死刑。
弘歷固步自封,錯過了了解西方世界的最佳機會。歐洲這時建造出新式戰艦,在各個方面迅猛變革、發展之時,也正是在弘歷自我陶醉之際,與清帝國擦肩而過,迅速超越。
弘歷浪費奢侈。六下江南花費巨大。原本經過康熙和雍正的努力,國富民強國庫充盈,但在弘歷的揮霍下國庫卻變得囊中羞澀。六下江南還對百姓造成了非常重大的災難。晚年的弘歷更是變本加厲,埋下了讓清朝從“康乾盛世”極快的轉向了“道咸衰世”之后一蹶不振走向滅亡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