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尸首骨被分身的趣談
大清朝乾隆皇帝死后為什么被尸首骨分身?趕緊來看看學習啦小編為大家帶來的乾隆尸首骨被分身的趣談,看完本文也許你的疑問就能得到解答了喲。
乾隆尸首骨被分身的趣談:
乾隆帝這個如意之君也有不如意的地方,比如,備受關注的裕陵盜案,就充分說明了這個問題。1928年7月,流氓軍閥孫殿英悍然盜掘了乾隆帝的裕陵。采用的辦法一是砸。他們的工兵使用了利器,如鎬、錘子等,奮力砸石門,我們在實地看到了兩扇石門之間有這樣的被利器砍擊的痕跡,但是,效果并不顯著,也就是沒有砸開。二是撞。他們不是人撞,而是用大的木頭撞擊石門,我們看到在裕陵的后寶山上到處都是粗大的松柏樹。老守陵人回憶,盜陵兵匪砍伐了后寶山上的大松樹,然后,十幾個年輕力壯的兵匪,抱住大松樹的樹干,直直沖向石門,撞擊,自來石被撞斷了。應該說,這個辦法很奏效,石門基本上就是這樣被撞開的。三是炸藥炸開。第四道石門由于被棺材頂住了石門,兵匪便使用炸藥炸開了石門。
乾隆皇帝這個十全老人,在這次浩劫之中真是凄慘極了。盜案發生后40天,一直住在天津張園的溥儀召開了“御前會議”,決定重新安葬乾隆帝及后妃的尸骨。他派出了一批遺老遺少,還有宗室,官員、廚役、民國衛兵等一行七十余人,分乘小汽車10輛,大汽車6輛,從天津出發,走了兩天,因為正是陰雨連綿的季節,道路泥濘,不好走。參與這次重殮的遺老們把當時看到的情況寫在了日記上,編輯成資料《東陵盜案匯編》,這部珍貴的資料中記錄了乾隆帝及后妃的尸骨慘狀:
一是尸骨被拋出了地宮。盜案發生后,守陵人員才出來,他們來到裕陵,大吃一驚,看到地宮門外,一片狼藉,尤其發現了人的尸骨。《東陵盜案匯編》中記載:“撿得肋骨一條,腳骨二塊,膝骨一塊。”這些尸骨毫無疑問是從地宮之中出來的,也就是乾隆帝及后妃的尸骨,真是太凄慘了。守陵人哪里看過這些,乾隆帝后的尸骨為什么給扔到了地宮之外?原來,地宮之中有很深的水,那些珍寶和尸骨就泡在深深的泥水之中。匪徒們打開地宮之后,面臨兩個大難題:一個是地宮之中一片汪洋,要在水中撈寶;一個是地宮之中一片黑暗,看不到目標。怎么辦呢?兵匪們找來了篩子之類的東西,一部分人在地宮里面,用篩子在水中撈,撈到之后,傳遞到地宮之上,等候在地宮上面的兵匪接過來。可是,兵匪們一看,不對勁,根本不都是寶物,還有好多尸骨,于是,他們拿走了寶物,就把那些尸骨殘忍地扔掉了。
二是尸骨變質了。這些乾隆帝及后妃的尸骨由于長期浸泡在水中,變質很厲害。宗室寶熙在他的日記中記載:“在磚中拾得脊骨一,色皆黑”。可以想見,由于長期泡在污水中,久而久之,他們的尸骨就變成了黑色。
三是乾隆帝的腦袋不見了。大家四處尋找,這些重殮人員來到地宮之中,找到了五具尸骨,唯獨找不到乾隆帝的頭骨,哪里去了呢?大家七手八腳,費盡周折,最后在第四道被炸倒的東扇石門底下發現了一個頭顱骨,大家細心分析,證實這正是乾隆帝的腦袋。由于壓在石門底下,他的下頜骨被砸碎了。當寶熙抱著乾隆頭蓋骨看的時候,給嚇了一跳,《寶熙日記》中這樣記載:“兩眼只有深眶,執燈近前觀看,好似有白光從眼眶里射出。”這不嚇人嗎?但是,很慶幸,乾隆帝的頭骨總算是找到了。
四是尸骨找不全了。裕陵的里里外外到處是尸骨,方城上、月臺上、墓道里、地宮中,真是無處不有,乾隆帝的“手指及足趾骨則無從尋覓”,乾隆帝成了一個沒手腳的殘疾人。尤其是那些養尊處優的后妃,她們的尸骨“均已十不存五六”,真是很可憐。乾隆帝后生前養尊處優,死后卻落個尸骨不全的下場,實在令人惋惜。
乾隆皇帝簡介: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入關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號“乾隆”,寓意“天道昌隆”。25歲登基,在位六十年,禪位后又任三年零四個月太上皇,實際行使國家最高權力長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是中國歷史上實際執掌國家最高權力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
弘歷在位期間清朝達到了康乾盛世以來的最高峰,漢學在此期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弘歷是中國封建社會后期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兩朝文治武功的基礎上,進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社會經濟文化有了進一步發展。弘歷重視社會的穩定,關心受災百姓,在位期間五次普免天下錢糧,三免八省漕糧,減輕了農民的負擔,并且重視水利建設,起到了保護農業生產的作用,使得清朝的國庫日漸充實。弘歷武功繁盛,在平定邊疆地區叛亂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績,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并拓廣了領土,并且完善了對西藏的統治,占領了新疆,正式將新疆納入中國版圖,清朝的版圖由此達到了最大化。弘歷在位期間,民間藝術有很大發展,如京劇就形成于乾隆年間。但是在位后期奢靡,吏治有所敗壞,多地爆發起義。并且閉關鎖國政策也達到了最高,拉大了和西方的差距,使清朝統治出現了危機。文字獄之風比康熙、雍正時期更加嚴酷。 卒于嘉慶四年(1799年),享年89歲。廟號高宗,謚號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圣純皇帝。葬于清東陵之裕陵。
弘歷是世界上統治時間最長的君王。有人說,統治紀錄的創造者應該歸為法國“太陽王”路易十四,此人在位72年之久。然而眾所周知,太陽王五歲登基,二十二歲才對統治國家產生興趣。他的實際掌權時間不過50年。而從胤禛咽氣那一分鐘起,到弘歷自己咽氣那一刻,弘歷手握專制皇權64年,一天也沒有與他人分享。
弘歷是世界上運氣最好的君王之一。其一,他一生身體健康,沒有遇到大災大病。其二,他在25歲的盛年繼位,獲得最高權力的過程非常順利,毫無波折。其三,他在一個恰到好處的歷史節點登上帝位。在此之前順治、康熙和雍正91年(1644年至1735年)的統治,已經給弘歷打下了良好的統治基礎。
弘歷是一個深情而專一的丈夫。他與孝賢皇后伉儷情深,可謂舉案齊眉,恩愛無比。皇后不幸于乾隆十三年(1748年)去世后,弘歷悲痛欲絕,追念終生,寫下數百首悼亡之詩,其辭句感情真摯,令人動容,是他所有詩詞中最見真情的上乘之作。弘歷還是一個極為孝順的兒子。
弘歷還是世界上產量最多的詩人,他一生作詩41863首(也有說是三萬九千多首或者是十萬首的,但多不可信),而《全唐詩》作者2200多位,一共才48000余首。不過可惜乾隆雖然博覽群書,但是喜歡賣弄學問,為了韻腳甚至不惜造字,讓他的詩生僻難懂,還十分拗口。這也有可能是因為他作詩如此之多,卻沒有一首流傳下來的原因。
弘歷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專制者。嚴重壓抑了民眾甚至官僚階層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強化了同時也僵化了專制體制,給以后的發展制造了巨大障礙。他對社會進行了前所未有的嚴密控制,滅了任何不穩定的萌芽。
弘歷是中國歷史上文字獄制造者之一。乾隆年間的文網之密,文禍之多,是中國歷史上文字獄的頂峰,由牽強附會、望文生義、捕風捉影造出的文字獄在乾隆時期,共發生一百三十余案。其中四十七案的案犯被處以死刑。
弘歷固步自封,錯過了了解西方世界的最佳機會。歐洲這時建造出新式戰艦,在各個方面迅猛變革、發展之時,也正是在弘歷自我陶醉之際,與清帝國擦肩而過,迅速超越。
弘歷浪費奢侈。六下江南花費巨大。原本經過康熙和雍正的努力,國富民強國庫充盈,但在弘歷的揮霍下國庫卻變得囊中羞澀。六下江南還對百姓造成了非常重大的災難。晚年的弘歷更是變本加厲,埋下了讓清朝從“康乾盛世”極快的轉向了“道咸衰世”之后一蹶不振走向滅亡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