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的筋斗云趣談
孫悟空筋斗十萬八千里,為何不背唐僧去靈山?趕緊一起來看看下面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孫悟空的筋斗云趣談,看完本文也許你的疑問就有答案了。
孫悟空的筋斗云趣談:
前面我們聊了下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的騰云速度,今天我們再聊聊有關騰云術的其他話題。
孫悟空三兄弟都會騰云,并且,騰云術都非常高明。那么,為何他們不背著唐僧飛去靈山呢?這樣不是省事很多嗎?
孫悟空神通廣大,力氣也絕對不小。在平頂山遭遇銀角大王時,孫悟空背著兩座大山,依然奔跑如飛。一根一萬多斤的金箍棒,孫悟空拿在手中,耍弄得棍影重重,得心應手。
如此了得的齊天大圣,會背不動一個人類和尚?
就算唐僧養尊處優,是個白胖和尚,頂多也就一二百斤。孫悟空怎么能背不動呢?
讓人大跌眼鏡的是,一貫好強的孫悟空多次表示,自己背不動唐僧。
唐僧師徒經過流沙河時,見到波濤滾滾,八百里一望無涯,一艘船也沒有。
孫悟空提議讓豬八戒背唐僧過河,八戒說師父骨肉凡胎,重似泰山,自己騰云之術也普通,根本背不動。不過,孫悟空的筋斗云,神奇非凡,或許可以背得動。
孫悟空就說:“我的筋斗,好道也是駕云,只是去的有遠近些兒。你是馱不動,我卻如何馱得動?自古道,遣泰山輕如芥子,攜凡夫難脫紅塵。”
孫悟空從來自負,極少看到他承認自己不能,不會。此處,他的表現很奇怪。
孫悟空說的是實話嗎?
西游世界的修仙和傳統道教頗為類似,都講究煉丹打坐,服氣養神。方法雖然各有不同,但是最終的歸屬都一樣——通過培養內丹,從內到外改變自己。
在修習了天仙決后,菩提祖師曾經說孫悟空已經修成了不生不滅之體。跳出八卦爐后,孫悟空正式煉成了金剛不壞之體。無論是哪一種體,都是難得的仙體。
成仙,首先就要脫去凡胎,成就仙人之體。時下許多修仙小說講在晉級突破時,都提到修仙者常常從體內排出許多污垢。這其實就是從凡胎進化到仙體的表現。
唐僧雖然是金蟬子轉世,但是,原著中多人、多次都說,唐僧乃肉體凡胎,骨肉沉重。
在通天河故事中,因為冰裂,唐僧沉入水中。孫悟空師兄弟只能回歸陳家莊。陳家二老詢問唐僧哪去了,豬八戒嘲笑說:“不叫做三藏了,改名叫做陳到底也。”
通天河浮力正常,唐僧都沉到底。更何況流沙河乃鵝毛飄不起的弱水,浮力極小。唐僧若掉下去,那更是秤砣一般,直線下墜。
由此也可以證明,沙和尚吃的九個和尚,并非是金蟬子的前世。人家那九個和尚,都是領悟了佛法,佛體有成的高人。不像唐僧,還是凡夫俗子一個!
于是,我們可以知道,唐僧肉體凡胎,對于孫悟空來說,遠比泰山還重。背著唐僧飛行,確實是一個重大負擔。
負擔歸負擔,孫悟空究竟能不能背著唐僧飛行呢?
我們結合八戒駝唐僧的言與行,可以更好的理解上面的問題。
在黑水河故事中,因為河水黑沉,很是兇惡,又沒有船只來往,孫悟空就打起豬八戒的主意。八戒不是水性好,力氣大,又渴望立功嗎?若是能背唐僧過河,那可就是大功一件。
豬八戒卻說:“不好馱。若是馱著騰云,三尺也不能離地。常言道,背凡人重若丘山。若是馱著負水,轉連我墜下水去了。”
因為凡人特別重,在陸地上背著還可以承受,但是,在水中背著就不行了。
事情真的是這樣嗎?
在黑水河與通天河,唐僧兩度落水。降伏妖魔后,豬八戒和沙僧兩度將唐僧背出妖怪洞府。
他們具體是怎么做的呢?
黑水河時,原文說:“沙僧即忙解了師父,河神亦隨解了八戒,一家背著一個出水面,徑至岸邊。”
書中提到,那黑水河只有十來里寬,唐僧行到河中間,被小黿龍擄走。從河底水神府邸到東岸(孫悟空和白馬、行李還在東岸)不過七八里路程。路途并不長,可是,就這短短七八里路,竟然還要八戒、沙僧、水神一伙人輪番替換,才背著唐僧到達東岸。
從這段故事,我們仿佛可以推測出,凡人真的好重,豬八戒和沙僧都很難背動唐僧。
可是,若真相如此,八戒與沙僧在通天河的表現,又讓人百思不得解。
通天河很寬,有八百里,也很深。書中明確提到,孫悟空師兄弟三人在水下走了兩百多里,方才找到了妖怪府邸。降伏鯉魚精后,豬八戒和沙和尚“揭開石匣,馱著唐僧,出離波津”。
也就是說,通天河故事中,豬八戒和沙和尚其實馱著唐僧游了兩百多里。并且,后文中沒有一處提到豬八戒、沙和尚好累的詞句。
對比豬八戒的語言和行動,我們可以發現明顯有矛盾:表面上,豬八戒仿佛背不起唐僧,事實上,背了兩百里路也沒事!
孫悟空學筋斗云的趣聞:
悟空和菩提如期相遇了。接下來,會發生什么呢?
原著如下描述:
祖師道:“你是那方人氏?且說個鄉貫姓名明白,再拜。”
猴王道:“弟子乃東勝神洲傲來國花果山水簾洞人氏。”
祖師的反應是什么?喝令:“趕出去!他本是個撒詐搗虛之徒,那里修什么道果!”
難道布局者沒有溝通好?還是菩提老糊涂啦?都下逐客令啦,明擺著不給轉學籍嘛。
或者說,這根本就不是一場布局?孫悟空能找到菩提純屬偶然!
但接下來的對話,終于還是暴露了真相。
悟空嚇壞啦,慌忙磕頭不住道:“弟子是老實之言,決無虛詐。”
祖師道:“你既老實,怎么說東勝神洲?那去處到我這里,隔兩重大海,一座南贍部洲,如何就得到此?”祖師的意思很明白,也很含蓄,猴子,你有何等本事?怎能渡海過來?胡說八道,不老實!
破綻在哪?
南贍部洲到西牛賀洲,線路至少兩條,其中一條是取經路。這條路大家應該都熟悉,明明就沒渡海嘛。說明有人早交待了悟空的行動路線,菩提無非做做樣子。
場景回放。導師問:“你是那方人氏?姓啥名啥?來自哪里,夢想是什么?”學員道:“弟子乃水簾洞人氏,云云”在哪見過。現代真人秀綜藝節目嘛。導師和學員間早就知根知底啦,什么火鍋、大排檔都吃啦。到了臺上,還得裝作不認識。為啥?演戲嘛。不用說,菩提也在演戲。
那現在問題出來啦!他為何要演戲?演給誰看?演給悟空看!給了下馬威。也許是。但也不全是!
前文我們提了,菩提因為學術理念不同,被天庭打壓。玉帝這人,表面很慈祥,私下疑心大。對于這樣的“意見領袖”,會不會安排監視,有可能。悟空拜師那會兒,菩提祖師正在開講座,“端坐在臺上,兩邊有三十個小仙侍立臺下”。這小仙里面,有沒有玉帝的臥底,不好說。菩提這個比較謹慎,至少先做個樣子,表態一下,這猴子是自己來的,和我無關。
接下來呢?悟空被安排習字焚香,養花修樹,尋柴燃火,挑水運漿,在洞中不覺倏六七年。瞧瞧,六七年蹉跎歲月啦,除了一些皮毛文章,啥也沒學到。原因很簡單,菩提在等!等什么,等機會。自己找悟空,容易暴露。有沒臥底,臥底在哪里,都不知道!但也不是啥也沒學到,至少,引導悟空到后操場的爛桃山上,養成了吃桃子的習慣。
后來終于來了機會。某日,祖師登壇高坐,喚集諸仙,開講大道。悟空聽得興起,手舞足蹈。這就好比課堂上學生主動舉手啦。祖師借著這個勢,忙問道,悟空,你也來了一段時間,想學啥啦。然后拿出一疊教材,什么問卜揲蓍、休糧守谷之類,讓悟空選。怎么選?悟空求得是長生不老,這里頭根本就沒有。當然,這些菩提早就知道。
于是,設了個暗謎。謎面是打三下手心,謎底是三更后門入。悟空機靈,心知肚明。半夜溜進師父房門,磕頭道:“此間更無六耳,止只弟子一人,望師父大舍慈悲,傳與我長生之道罷,永不忘恩”。“六耳”為何意?二人“四耳”,意為此無旁人。當然,這就是菩提目的,暗地里傳授技藝。自家學院里授課,搞得跟違規補課一樣,偷偷摸摸?很明顯,還是怕有玉帝臥底!
但光有心法還不夠,到天宮搞事嘛,至少要能飛。而悟空呢,打了個連扯跟頭,跳離地有五六丈,返復不上三里遠近。這飛行技術肯定不行!于是呢?傳了筋斗云,一筋斗十萬八千里。這技能,牛吧?到天宮搞事就不存在障礙了。為了掩人耳目,菩提還做了個引導,“若會這個法兒,與人家當鋪兵,送文書,遞報單,不管那里都尋了飯吃”。學筋斗云干嘛?送快遞混口飯吃!當然,學員們也還真都是這樣認為的。此外,為了強化悟空實用戰斗技能,私下還教習了七十二般變身(靈明石猴,善變化,其實就是把他基因里潛在的東西激發出來)。
當然,除卻實用功課的教授,在德育工作上,菩提也是煞費苦心。可惜悟空這人,報到時曾做了介紹:“一生無性,人若罵我我也不惱,若打我我也不嗔”。這樣的性格怎么成事?要造反,一定得先有想法。菩提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將悟空基因里反抗的一面激發出來。
恰在此時,發生一件事情。悟空習得菩提真傳,有點飄飄然,開始在操場了賣弄起來,引來學員圍觀。驚動了菩提。只見菩提“急拽杖出門來”。要知道,菩提是很注重個人形象的,開課時臉要擦得很干凈那種,卻急著拄拐杖出來,狼狽啦。為何緊張?悟空賣弄,如果被玉帝臥底看到,恐怕會要連累自己。
厲害的人物,就是能把危機轉為時機!
時機來啦!菩提找悟空談心,關起門來開始“德育”教導。“小孫啦,別人見你有,必然求你。你若畏禍卻要傳他,若不傳他,必然加害,你之性命又不可保”。這話什么意思?暗黑版的“心靈雞湯”啊。世道險惡啦,小孫,你還嫰,得提防啦!潛臺詞呢?這世道,不是你害人,就是人害你,有出頭的機會,還是得出頭。
順便,還把悟空這顆定時炸彈丟出去。丟哪里?菩提說了,“你從那里來,便從那里去就是了”。 還送臨別贈言:“你這去,定生不良”。這話中有話,你這出去,一定得給我搞點事情出來。
你瞧,這花果山啦,有一幫弟兄正等著大哥歸來。大干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