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算是英雄嗎
劉邦在楚漢爭霸之中,打敗了當時的大英雄項羽,建立了綿延四百年的大漢帝國。很多人都會說劉邦只是一個歷史的偶然,這個草莽出生的流氓,能夠當上皇帝,不是靠他自己,是靠他身邊的人幫助。那么劉邦這個人算是英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相關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楚漢爭霸的劉邦是英雄嗎
毛主席曾在歷代帝王評價里給了劉邦最高的評價,他說“劉邦是封建皇帝里邊最厲害的一個”,這是毛主席在歷代帝王評價中給出的最高評價了。后世很多人認為劉邦不是英雄,是將他和世人所熟知的大英雄項羽放在一起對比的,他們認為劉邦沒有項羽那樣大氣、正義凜然。相比較項羽來說,劉邦是差了很多,但是劉邦也不是一無是處的,他也有著英雄必備的幾個特點。
什么是英雄,英雄者,有凌云之壯志,氣吞山河之勢,腹納九州之度量,包含四海之胸襟,能救萬民與水火之中,有傲視群雄之氣勢,有敢于與天下為敵的勇氣。劉邦他有凌云壯志,在秦始皇出巡的時候,他發出“大丈夫該當如此”的豪言壯語,他也有攜千軍萬馬氣吞萬里如虎的氣勢。他的度量比之項羽可是要大很多,雖然有時候這種度量是裝出來的,但是他是真的做到了。
劉邦對待民眾也比項羽好了很多,他不但能夠讓百姓吃飽肚子,還能讓他們的后代享受安寧的生活,這就是救萬民于水火。劉邦所缺的就是一人戰一軍的霸氣,但是,英雄的評價標準不能片面的從一個方面來進行。
真正的英雄,不僅要有不朽的功績,有蓋世的武力,還要有與之相匹配的智慧,要對當時的社會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漢高祖劉邦身邊的謀士都有哪些
劉邦身邊的有許多我們熟知的大將,比如韓信、樊噲等人,至于謀士,雖然沒有帶兵打仗的將領多,但都是當時頂尖的人。劉邦身邊的謀士主要包括善陽謀的張良、主陰謀的陳平、管理財政的蕭何、擅長外交的酈食其。
張良是有“謀圣”之稱,原本是韓國貴族,韓國滅亡后變得落魄,并發誓要找秦國報仇,雖然策劃過刺秦行動,但是沒成功。后來張良看到了劉邦的不凡,就一直為劉邦出謀劃策,很多關鍵的計謀都是張良想的,幫助他滅掉秦朝,建立漢朝。
陳平是一個很有智謀的人,年少時讀了很多書,起義后侍奉魏王,之后又轉而投到項羽帳下,由于項羽不采納自己的計策,就投靠了劉邦。陳平解救了被困在咸陽的劉邦,又施反間計解救滎陽之圍,還暗示劉邦封韓信為王為自己效力,為漢朝的建立立下了大功,后來還出任了丞相。
蕭何是漢朝的政治家,位列丞相,有“開國第一侯”之稱,早年跟劉邦一樣在沛縣任職,后來跟著劉邦一同起兵,并擁護他為義軍首領。在劉邦滅秦和對戰項羽中,治理地方,為前方軍隊運送糧草等物資,成為漢軍的后勤保障。韓信能夠被重要也是靠蕭何的保舉。
酈食其擅長外交,在劉邦攻取陳留后尋訪賢士時成為其幕僚,經常作為使臣游說各諸侯國,憑借著能言善辯的才能說服齊王田廣歸漢,放松戰備,得到了齊國的城池。
漢王劉邦楚王項羽鴻門宴之爭
劉邦先入關駐軍在灞上,項羽也趕來關中。曹無傷派人誣告劉邦想要在關中稱王,加上范增建議殺了劉邦,項羽就下令準備攻打劉邦,將兵馬集結在鴻門。項羽叔父項伯與張良是好友,就在夜里偷跑過去告訴了張良這個消息。
張良不愿獨自逃走,把事情告訴了劉邦,并為他出謀劃策拉攏項伯。劉邦畢恭畢敬地給項伯行禮,告訴他不想稱王,還跟他稱兄道弟、約定姻親關系。項伯回到軍營就當起了說客,他說劉邦先到關中是給項羽鋪路,好讓項羽順利入關,如此有功的人不該被懷疑。項羽就放棄攻打劉邦。
天亮后,劉邦帶著張良、樊噲和一百精兵來到項羽駐扎的鴻門,當即向項羽謝罪,隨后入到賬內赴宴。在宴會上,范增幾次向項羽示意下令除掉劉邦,但是項羽遲遲沒有決斷,沒有回應他。于是范增就招來了項莊以助酒興的名義上前舞劍,以伺機刺殺劉邦,這時候項伯看出了項莊的意圖,也拿著劍上來比劃,用身體掩護劉邦,所以項莊沒能得手。
張良出來告訴樊噲情況危機,樊噲就拿著兵器沖進了營帳,指責項羽不賞賜有功的劉邦反而要殺掉他。后來劉邦謊稱要上廁所,就走出了營帳,樊噲也跟著出去了。劉邦在樊噲的建議下逃跑了,臨走前吩咐張良道歉和獻禮。張良以不勝酒力為由為劉邦不告而別致歉,并獻上了珍寶,項羽只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