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書畫家名人故事
歷史上流傳著一些膾炙人口的小故事;關(guān)于古代書畫家名人故事你知道哪些?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砹斯糯鷷嫾颐斯适潞喗椋瑑H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qū)Υ蠹矣兴鶐椭丁?/p>
古代書畫家名人故事
蔡邕
蔡邕不是一個閉門讀書、寫字的人,他經(jīng)常出門旅行,為的是捕捉靈感,豐富閱歷。這一天,他把寫好的文章,送到皇家藏書的鴻都門去。那兒的人架子挺大,誰來了都得在門外等上一陣。蔡邕等待接見的時候,有幾個工匠正用掃帚蘸這石灰水在刷墻。他就站在一邊看了起來。
一開始,他不過是為了消磨一下時光。可看著看著,他就看出點“門道兒”來了。只見工匠一掃帚下去,墻上出現(xiàn)了一道白印。由于掃帚苗比較稀,蘸不了多少石灰水,墻面又不太光滑,所以一掃帚下去,白道里仍有些地方露出墻皮來。蔡邕一看,眼前不由一亮。他想,以往寫字用筆蘸足了墨汁,一筆下去,筆道全是黑的。要是像工匠刷墻一樣,讓黑筆道里露出些帛或紙來,那不是更加生動自然嗎?想到這兒,他一下來了情緒。交上文章,馬上奔回家去。
蔡邕回到家里,顧不上休息,準(zhǔn)備好筆墨紙硯。想著工匠刷墻時的情景,提筆就寫。誰知想起來容易,做起來就難了。一開始不是露不出紙來,就是露出來的部分太生硬了。他一點兒也不氣餒,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他終于在蘸墨多少、用力大小和行筆速度各方面,掌握好了分寸,寫出了黑色中隱隱露白的筆道,使字變得飄逸飛動,別有風(fēng)味。
蔡邕獨創(chuàng)的這種寫法,很快就推廣開來,并成為“飛白書”。直到今天,還被書法家們所應(yīng)用。
王羲之
王羲之從小喜愛寫字。據(jù)說他平時走路的時候,也隨時用手指比劃著練字,日子一久,連衣服都劃破了。經(jīng)過勤學(xué)苦練,王羲之的書法就達到很高的水平。因為他出身士族,加上他的才華出眾,朝廷中的公卿大臣都推薦他做官。他做過刺史,也當(dāng)過右軍將軍(人們也稱他王右軍)。后來又在會稽郡做官。他不愛住在繁華的京城,見到會稽的風(fēng)景秀麗,非常喜愛,一有空,就和他的朋友們一起游覽山水。有一次,王羲之和他的朋友在會稽郡山陰的蘭亭舉行宴會。大家一面喝酒,一面寫詩。最后由王羲之當(dāng)場揮筆,寫了一篇文章紀(jì)念這次宴會,這就是有名的《蘭亭集序》。那幅由王羲之親筆書寫的《蘭亭集序》,歷來被認(rèn)為是我國書法藝術(shù)的珍品,可惜它的真跡已經(jīng)失傳了。
王羲之的書法越來越有名。當(dāng)時的人都把他寫的字當(dāng)寶貝看待。據(jù)說有一次,他到他門生家里去,門生很熱情地接待他。他坐在一個新的幾案旁,看到幾案的面又光滑又干凈,引起了他寫字的興趣,叫門生拿筆墨來。那個門生高興得不得了,馬上把筆墨拿來給王羲之。王羲之在幾案上寫了幾行字,留作紀(jì)念,就回去了。
過了幾天,那個門生有事出門去了。他的父親進書房收拾,一看新幾案給墨跡弄臟了,就用刀把字刮掉。等門生回來,幾案上的字跡已經(jīng)不見了。門生為這件事懊惱了好幾天。
又有一次,王羲之到一個村子去。有個老婆婆拎了一籃子六角形的竹扇在集上叫賣。那種竹扇很簡陋,沒有什么裝飾,引不起過路人的興趣,看樣子賣不出去了,老婆婆十分著急。王羲之看到這情形,很同情那老婆婆,就上前跟她說:“你這竹扇上沒畫沒字,當(dāng)然賣不出去。我給你題上字,怎么樣?”老婆婆不認(rèn)識王羲之,見他這樣熱心,也就把竹扇交給他寫了。
王羲之提起筆來,在每把扇面上龍飛鳳舞地寫了五個字,就還給老婆婆。老婆婆不識字,覺得他寫得很潦草,很不高興。王羲之安慰她說:“別急。你只告訴買扇的人,說上面是王右軍寫的字。”王羲之一離開,老婆婆就照他的話做了。集上的人一看真是王右軍的書法,都搶著買。一籮竹扇馬上就賣完了。
許多藝術(shù)家都有各自的愛好,有的愛種花,有的愛養(yǎng)鳥。但是王羲之卻有他特殊的癖好。不管哪里有好鵝,他都有興趣去看,或者把它買回來玩賞。山陰地方有一個道士,他想要王羲之給他寫一卷《道德經(jīng)》。可是他知道王羲之是不肯輕易替人抄寫經(jīng)書的。后來,他打聽到王羲之喜歡白鵝,就特地養(yǎng)了一批品種好的鵝。王羲之聽說道士家有好鵝,真的跑去看了。當(dāng)他走近那道士屋旁,正見到河里有一群鵝在水面上悠閑地浮游著,一身雪白的羽毛,映襯著高高的紅頂,實在逗人喜愛。王羲之在河邊看著看看,簡直舍不得離開,就派人去找道士,要求把這群鵝賣給他。那道士笑著說:“既然王公這樣喜愛,就用不到破費,我把這群鵝全部送您好了。不過我有一個要求,就是請您替我寫一卷經(jīng)。”王羲之毫不猶豫地給道士抄寫了一卷經(jīng),那群鵝就被王羲之帶回去了。
著名書法故事
宋代最著名的四位書法家是蘇、黃、米、蔡。蘇是蘇軾,即蘇東坡;黃是黃庭堅;米是米菲;這是無可爭辯的。但是蔡呢?有人說是蔡京,也有人說是蔡襄。是誰?不一樣。
最常見的說法是,蔡是蔡京。雖然人們承認(rèn)他的書法造詣,但他們特別討厭他的性格,所以人們不愿意承認(rèn)他的書法家地位。宋哲宗元佑年間,他稱司馬光等人為排除異己__黨,并親自寫碑文,寫上他們的罪,刻在全國各地的碑文。當(dāng)時很多石匠拒絕刻這個碑,但都被坎頭處死了。蔡京一死,人們立刻粉碎了元佑黨人碑。人們還稱他為四大__臣”。
蔡京的性格很差,人們怎么能容忍他在四大書法家的行列中呢?所以他被解雇了。但蘇黃米蔡又說了,讓蔡襄取代。
蔡襄善于學(xué)__祖先的精髓,特別努力,書法很有特色。因此,人們認(rèn)為他應(yīng)該排在四家之首,而不是蔡京的參與。
蔡襄不僅有很高的書法造詣,而且有很好的性格。當(dāng)他在朝鮮當(dāng)官時,他敢于直言不諱,甚至有些權(quán)臣也害怕他的三分。當(dāng)他在福建泉州當(dāng)官時,他建造了一座非常著名的洛陽橋和一條七里林蔭大道,受到當(dāng)?shù)厝嗣竦臍g迎。
從這個角度來看,性格比書更重要。如果一個人只會寫好字,不會做好事,人們必須鄙視他,即使在書壇也不會給他留下一個小地位。
拓展:古代著名的書法家柳公權(quán)的故事
他小的時候?qū)懽謱懙煤茉悖3R驗榇笞謱懙闷吲ぐ送崾芟壬透赣H的訓(xùn)斥。小公權(quán)很要強,他下決心一定要練好字。經(jīng)過一年多的日夜苦練,他寫的字大有起色,和柳家塬年齡相仿的`小伙伴相比,公權(quán)的字已經(jīng)成為全村最頂尖的了。
從此以后,他寫得大字,得到同窗稱贊,老師夸獎,連最嚴(yán)厲的父親的臉上也露出了微笑,小公權(quán)感到很得意。
一天,柳公權(quán)和幾個小伙伴在村旁的老桑樹下擺了一張方桌,舉行“書會”,約定沒人寫一篇大楷,互相觀摩比賽。公權(quán)很快就寫了一篇。
這時,一個賣豆腐腦的老頭放下?lián)樱瑏淼缴湎滦獩觥K苡信d致地看孩子們練字。柳公權(quán)遞過自己寫得,說:“老爺爺,您看我寫得棒不棒?”
老頭接過去一看,只見寫得是:“會寫飛鳳家,敢在人前夸。”老頭覺得這個孩子太驕傲了。皺了皺眉頭,沉吟了一會兒,才說:“我看這字寫得并不好,還不值得在人前夸。這字好像是我單子里的豆腐腦一樣,軟塌塌的,沒筋沒骨,有形無體,怎么還值得在人前夸耀呢?”
幾個小伙伴都停住筆,仔細聽老人的點評。小公權(quán)見老頭把自己的字說得一塌糊涂,不服氣地說:“人家都說我的字寫得好,你偏說不好,有本事你寫幾個字讓我看看。”
老頭爽朗地笑了笑,說:“不敢當(dāng)!不敢當(dāng)!我老漢是一個粗人,寫不好字。可是,人家有用腳都寫得比你好得多呢!不信,你就到華京城里去看看吧!”
剛開始,小公權(quán)很生氣,一位老頭在罵他。后來想到老人和藹的面容,爽朗的笑聲,又不大像罵他,就決定到華京城里去看看究竟。華京城離柳家塬有四十多里路。第二天,小公權(quán)起了個五更,悄悄給家里人留了個紙條,背著干糧就肚子趕往華京城了。
柳公權(quán)一進華京城門,見北街一棵大槐樹下擺著個白布____,上面寫著“字畫湯”三個大字,自提蒼勁有力,筆法雄健瀟灑。樹下圍了很多人,他擠進人群去看,不禁驚得目瞪口呆。之見一個黑瘦的畸形老頭,沒有雙臂,赤著雙腳坐在地上,左腳壓住鋪在地上的紙,右腳夾起一只大筆,揮灑自如地在寫對聯(lián),他運筆如神,筆下的字跡似萬馬奔騰,龍飛鳳舞,博得圍觀的看客們陣陣喝彩。
小公權(quán)這才知道賣豆腐腦的老人沒有說假話,他慚愧極了,心想:和字畫湯老爺爺比起來,自己的字真的還差得遠呢。他撲通一聲跪在字畫湯老爺爺面前,說:“我愿拜您為師,我叫柳公權(quán),請收下我,愿師傅告訴我寫字的秘訣……”老爺爺慌忙放下腳中的筆,用腳拉起小公權(quán)說:“我是個孤苦的畸形人,生來沒手,干不成活,只得靠腳巧混生活,雖能寫幾個歪字,怎配為人師表呢?”
小公權(quán)一再苦苦哀求,老爺爺才在地上鋪了一張紙,用右腳提起筆,寫道:“寫盡八缸水,硯染澇池黑;博取百家長,始得龍鳳飛。”老人向公權(quán)說這就是我寫字的秘訣。“我自小用腳寫字,風(fēng)風(fēng)雨雨已經(jīng)練了五十多個年頭了。我家有個能盛八擔(dān)水的水缸,我磨墨練字用盡了八缸水。我家墻外有個半畝地大的澇池,每天寫完字就在池里洗硯,池水都烏黑了。可是,我的字練得還差得遠呢!”
柳公權(quán)把老人的話牢牢記在心里,他深深地謝過這位老師傅,才依依不舍地回去了。
自此,柳公權(quán)發(fā)奮練字,手上磨起了厚厚的繭子,衣肘上補了一層又一層。他尊崇老師傅的教誨,研習(xí)百家之長,既學(xué)習(xí)顏體的清勁丯肥,也學(xué)習(xí)歐體的開朗方潤,學(xué)習(xí)字畫湯老師傅的奔騰豪放,也學(xué)宮院體的娟秀嫵媚。
古人云:“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這與古人造字是同樣的道理,所以要想把字寫好,也要知道世間萬物的形態(tài)、本質(zhì)。所以他經(jīng)常看人家剝牛剔羊,研究骨骼結(jié)構(gòu),從中得到啟示。他也觀察天上的大雁,水中的游魚,奔騰的麋鹿,脫韁的駿馬,把自然界各種優(yōu)美的形態(tài)都融入到書法藝術(shù)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