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人物傳記書籍推薦
讀書是需要意境的,只有靜下心來的時候,才是最適合閱讀的時機。才能把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在書卷上,體會到讀書的樂趣。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近代人物傳記書籍推薦,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近代人物傳記書籍推薦【篇1】
1、桂干生
桂干生(1911—1945),河南省羅山縣人,1929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參加桂店農民暴動,任赤衛(wèi)隊中隊長。
1934年8月任紅31軍93師274團政治委員時,在川陜蘇區(qū)反“六路圍攻”中指揮夜襲青龍觀戰(zhàn)斗,擊潰敵人兩個旅。1935年任紅31軍91師政治委員,參加長征,所部擔任全軍后衛(wèi)。1937年2月入抗日軍政大學學習。
1938年2月后任第129師游擊支隊支隊長、晉冀豫軍區(qū)第2分區(qū)司令員、獨立支隊支隊長,參加開辟晉冀豫邊區(qū)抗日根據地的斗爭。1944年入中共中央黨校學習。
1945年6月根據黨中央的戰(zhàn)略部署,任新四軍第5師干部隊副隊長,從延安出發(fā),重返大別山區(qū)。7月7日過同蒲路時遭山西平遙縣城之敵炮擊負重傷,9日凌晨犧牲,年僅34歲。
2、李家鈺
李家鈺(1892年4月25日—1944年5月21日)字其相,綽號李矮子,四川省蒲江縣大興鄉(xiāng)人。早年隸屬川軍鄧錫侯部,為四川軍閥中最小一個派系——軍官系的首領。
曾任四川邊防軍總司令,國民革命軍第四十七軍中將軍長。抗日戰(zhàn)爭時期,先后出任第四集團軍副總司令、第三十六集團軍總司令等職。抗戰(zhàn)爆發(fā)后率兩個師隨第二十二集團軍出川抗日,轉戰(zhàn)山西、河南抗日前線。
1944年在擔任第36集團軍司令的時候,在豫中會戰(zhàn)失敗后的撤退途中,遭到日本便衣隊的襲擊,于河南陜縣秦家坡壯烈殉國,這是八年抗戰(zhàn)中繼張自忠在第一線督戰(zhàn),死戰(zhàn)不退后第二個戰(zhàn)死的集團軍司令官,戰(zhàn)死后被國民黨政府追贈為二級陸軍上將,準入祀忠烈祠,舉行國葬。
1984年5月,追認為抗日陣亡革命烈士。
近代人物傳記書籍推薦【篇2】
1、《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是中國作家路遙創(chuàng)作的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xiāng)社會生活的百萬字長篇小說。全書共三部。1986年12月首次出版。
《平凡的世界》是我最喜愛的長篇小說,也是最能引起共鳴的一部鴻篇巨著。作者路遙以生命來鑄就。書中主人公孫少平的經歷與我的人生經歷非常相似。教過書、打過工、下過井甚至于順序都一模一樣,有所不同的是沒有書中過于理想化的情節(jié),當然這才是生活的本質意義。所以我把它放在這個位置。盡管在很多人看來它的文學性不足以與榜上其他作品相比,但是沒有任何一部作品像它一樣給青少年帶來如此深刻的影響。僅此一點就足以彰顯它的偉大。《平凡的世界》對于愛情描述是及其樸實和含蓄的,沒有夸張的人體情感動作描寫。這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后期“無性不成書”的長篇小說創(chuàng)作風氣中是難能可貴的。(這是我個人不喜歡白鹿原的主要原因)正如百度評語所言:這部小說所傳達出的精神內涵,正是對中華民族千百年來“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精神傳統(tǒng)的自覺繼承。這樣的小說對底層奮斗者而言,無疑具有“燈塔效應”。這樣,我們就不難理解路遙的《平凡的世界》能產生如此廣泛而深刻的社會影響的原因。
2、《女神》
《女神》。郭沫若作。收入1919年到1921年之間的主要詩作。連同序詩共57篇。多為詩人留學日本時所作。
《女神》是魯迅先生之后,文壇第二代領軍人物郭沫若的代表作。《女神》最突出的特色是它本身所具有的濃厚的積極浪漫主義氣息。它的描寫的不是按照生活本來的面目,而是通過自己的主觀想象和心中的理想,對未來生活狂熱追求去描繪生活。但它又不是無根之水,而是植根于現實的土壤之下。它表達的那種勇猛突進,敢于突破的精神迎合了五四運動以后青年知識分子的精神理想追求。如果說魯迅先生的《吶喊》奠定了中國小說的基礎,那么《女神》就是開辟了中國詩歌的新天地。盡管郭后來因為考古為人詬病,但在文學上的突出成就無愧于他的地位。
3、《紅巖》
《紅巖》是現代作家羅廣斌、楊益言創(chuàng)作的一部長篇小說,1961年12月首版。
讀《平凡的世界》時書中郝紅梅和孫少平談起了《紅巖》。“紅巖上紅梅開”郝紅梅的名字取自這里。從那時候就注意到這本書,后來在初中語文老師處第一次拜讀,印象深刻。《紅巖》是紅色小說的扛鼎之作。一經推出就引起巨大的反響。盡管《紅巖》著力于塑造如許云峰、江姐、雙槍老太婆等一大批正面的英雄形象,但是它對于反派人物的描寫也是非常成功的。“蒲志高”簡直成了廣大人民群眾心中叛徒的代名詞。《紅巖》反映了新中國成立前夕,兩個不同階級,光明與黑暗的最終斗爭。作者集中描寫了“重慶中美合作所集中營”的敵我斗爭,生動地表現了革命者為迎接全國的解放,徹底挫敗敵人的垂死掙扎而進行的殊死搏斗,真實再現了全國解放前夕光明與黑暗進行最后決戰(zhàn)的艱巨性,揭露了敵人垂死掙扎的極端兇殘和色厲內荏的本質,歌頌了革命志士為真理而斗爭的堅強意志和大無畏精神。
4、《京華煙云》
《京華煙云》是林語堂旅居巴黎時,于1938年8月至1939年8月間用英文寫就的長篇小說,英文書名為《Moment in Peking》,《京華煙云》是他轉譯為中文后的書名,也有譯本將這本書譯為《瞬息京華》,1939年發(fā)布首版英文版。
大多數人都應該看過由這部書改變的同名電視劇,我是先讀的書后看的電視劇。。《京華煙云》為我們展現出的是一部歷史長卷,最早是英語寫就后來被翻譯成中文。它一直被視為闡述東方文化的權威著述。被
稱為“現代的紅樓夢”,本書深受紅樓夢的影響。其中相似度最高的當屬復制于黛玉的紅玉,二者在人物形象、性格,以及愛情命運上都頗有相通之處。 當然,二者在人生價值取向和愛情觀上亦有不同之處。透過兩者的復制和重構可知,《京華煙云》對于《紅樓夢》不僅僅是承繼的關系,也存在著分離的關系。林語堂先生憑借著這部《京華煙云》提名了諾貝爾文學獎。
近代人物傳記書籍推薦【篇3】
1、《維特根斯坦傳 : 天才之為責任》
維特根斯坦,20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語言哲學的奠基人。本書以時間為線索,運用大量生動、翔實的第一手資料描繪維特根斯坦獨特的精神世界以及傳奇的一生,堪稱一流的思想傳記。
12、《別鬧了,費曼先生》
《別鬧了,費曼先生》是物理學家、故事大王、藝術家、鼓手和密碼破譯專家R·P·費曼和R·萊頓聯手寫成的費曼先生自傳。故事大多關注于費曼先生生前發(fā)生的大大小小的奇聞趣事,文風輕快幽默,引人發(fā)笑。
3、《人類群星閃耀時》
斯蒂芬·茨威格的傳記名作之一。本書共收入他的歷史特寫14篇,分別向我們展現了14個決定世界歷史的瞬間:千年帝國拜占庭的陷落、巴爾沃亞眺望水天一色的太平洋、亨德爾奇跡的精神復活、老年歌德熱戀的悲歌、滑鐵盧的一分鐘, 英雄的瞬間, 南極探險的斗爭,西塞羅,威爾遜的夢想與失敗以及馬賽曲神佑般的創(chuàng)作。
4、《馬拉傳》
我們?yōu)槲覀兊呢毨б呀浗Y束、我們的命運已經改變的希望所陶醉。但是,國家不管發(fā)生什么變化,它們都是對富人有利,而對窮人來說,天堂雖然曾經出現,然而仍舊是不仁慈的。
5、《杰斐遜自傳》
了解一個偉大的美國人以及美國歷史上一個最意義重大的時期。
托馬斯·杰斐遜在77歲高齡開始寫《自傳》,他寫自傳的目的是供自己參考,并讓家人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