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處暑是幾月幾號時間
處暑是屬于二十四節氣之一,它是立秋之后的一個節氣。關于2023年處暑是幾月幾號時間該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3年處暑是幾月幾號時間,如果喜歡請收藏分享!
2023年處暑是幾月幾號時間
2023年8月23日17點01分06秒迎來處暑節氣,當太陽到達黃經150度時,為處暑之始,它是二十四節氣中第十四個節氣,也是秋季第二個節氣。處暑,即為“出暑”,是炎熱離開的意思。
處暑分為哪三候
處暑這個節氣分為三個候:一候是“鷹乃祭鳥”;二候是“天地始肅”;三候是“禾乃登”。這些候詞描繪了自然界在這個時期的變化,也幫助人們了解天氣和農事的變化。
在“鷹乃祭鳥”這一候,鷹開始獵捕小鳥,象征著夏季鳥類數量的減少。這也意味著天氣開始轉涼,夏季的酷暑逐漸過去,涼爽的秋天即將到來。
“天地始肅”是處暑的第二個候,表示大地和天空的氣氛開始變得肅穆。天氣逐漸涼爽,陽光變得柔和,秋天的氣息漸漸彌漫開來。農田里的莊稼也開始進入成熟期,農民們忙著收獲豐收的季節即將到來。
最后一個候是“禾乃登”,意味著禾苗的生長期已經結束,開始收割。田野里的莊稼金黃一片,豐收的喜悅彌漫在鄉村的每個角落。這也預示著秋天的開始,人們可以品嘗到農田的豐收果實,感受到大自然的慷慨。
處暑作為夏季的最后一個節氣,標志著酷暑即將過去,秋天的腳步漸漸臨近。人們在這個時候要注意保持身體的平衡,適當調整作息和飲食習慣,以適應氣候的變化。
在風水命理中,處暑也被認為是一個重要的節點。它象征著陽氣逐漸收斂,陰氣逐漸增長,宜于進行一些調整和布置。據傳統風水觀念,處暑后室內外的能量場會有所變化,因此,這個時期是進行一些風水布置的好時機。
根據風水的理念,處暑時期宜于清理室內的雜物,保持整潔和通風,以促進良好的氣流和能量流動。此外,可以選擇在處暑之后,進行一些家居物品的調整和布置,以符合秋季的能量特點。
比如,在室內擺放一些象征豐收和富貴的物品,如谷物、果實、瓜果等,以增加財富和福氣的氣場。同時,可以適當調整家具的擺放位置,讓家居環境更加和諧和舒適。
除了室內的調整,處暑也是對室外環境進行風水布局的時機。可以在花園或陽臺上種植一些秋季的花卉和綠植,如菊花、金桂、月季等,增添秋天的氣息。同時,可以擺放一些風水擺件,如風車、水池、石頭等,以促進正能量的聚集。
處暑節氣的習俗
一、放河燈:悼念逝者,祈保平安
據說放河燈這個習俗可以追溯到漁獵時代。那時人們駕舟出海下湖,為免風暴肆虐,在過危礁險灘或遇到風大浪高時,用木板編竹做小船,放入祭品,點上蠟燭,彩紙作帆,放水中任其飄流,向海神祈保平安。
二、開漁節:百舸競發,捕獲海鮮
每年處暑期間,在浙江沿海都要舉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開漁節,舉行盛大的開漁儀式,歡送漁民駕船出海。石浦漁民素來有“三月三,踏沙灘”以及“祭海”等習俗,其中“祭?!笔菨O民出海捕魚時,為求平安、豐收而舉行的一種儀式。
三、吃鴨肉:潤肺健脾,無病各家
“處暑”到來意味著炎熱的夏天逐步開始轉為涼秋了。天氣溫差增大、晝暖夜涼,此時飲食應遵照潤肺健脾的原則,常吃些清熱、生津、養陰的食物。
四、臉覷厝:打道回府,龍眼稀飯
福州人有句俗語,叫作“處暑一過臉覷厝”。“厝”指有錢人在城里的大房子,“臉覷厝”就是臉要朝著自己在城里的家看,意思是外出避暑的人要打道回府了。這句話折射出老福州人過去的生活方式,“處暑”到了,“避暑”也就結束了。過了處暑這個節氣,人們的飲食起居就要有所變化。
處暑是什么意思
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四個節氣。斗指戊;太陽黃經達150度;于每年公歷8月22—24日交節。處暑,即為“出暑”,是炎熱離開的意思。時至處暑,太陽直射點繼續南移、太陽輻射減弱,副熱帶高壓也向南撤退,氣溫逐漸下降,暑氣漸消。處暑意味著酷熱難熬的天氣到了尾聲,這期間天氣雖仍熱,但已是呈下降趨勢。處暑節氣處在短期回熱天氣期內。
處暑有哪些禁忌
避免皮膚傷害
初秋天氣干燥,皮膚水分易蒸發,外露的皮膚缺水就會變得粗糖,彈性也會變小,嚴重的還會產生皸裂。日常要注意皮膚的護理,沐浴時不要使用堿性大的香皂,可以多吃花生、梨、紅棗、葡萄、銀耳、核桃等能 夠滋潤肌膚的美容食物。
避免心情抑郁
秋季花木凋零,葉落草枯,到處呈現出一片肅殺之景,人也易觸景傷情,產生凄涼、郁悶、憂愁的情緒。一旦遇到煩心事,就很容易引起心情 抑郁。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培養積極樂觀的情緒,理性地看待自然界的變 化,可出游賞景、探親訪友,來使心情愉悅,也可練氣功、打太極以保持心情寧靜。
傷胃
秋季晝夜溫差大,由于冷空氣的剌激,胃酸分泌就會增加,腸胃容易發生痙攣性收縮。而天氣轉涼,人們食欲增加,又增加了腸胃負擔,因此, 極易引發胃病?;加形覆〉娜?,秋季要特別注意胃部保暖;宜食用溫、軟、淡、 素的食物,少食多餐,定時定量;戒煙禁酒。
避免“病從口入”
飲食與疾病很容易“掛鉤”。處暑之后,早晚溫差變化開始明顯,腸胃接受不了忽冷忽熱的刺激,胃酸分泌增加,胃腸發生痙攣性收縮,抵抗力和適應性就會隨之降低,這時候容易出現一些腸胃病,患有慢性腸胃病的患者,往往會出現反酸、腹脹、腹瀉、腹痛等癥狀。加之飲食不當,這種不適的情況還會進一步加重,因此在飲食方面一定要謹慎。
避免睡眠不足
處暑是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泄趨向收斂,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從養生的角度來看,此時起居作息應作相應調整。 專家表示,增加睡眠一小時,并且保證有質量的午覺,可以讓人保持精神,也可在冬天來臨之前保存能量,養精蓄銳。尤其是對于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加,老年人的氣血陰陽俱虧,會出現晝不精,夜不瞑的少寐現象。
避免過早熱水洗澡
可堅持冷水浴習慣 不管哪個季節,堅持運動絕對是沒錯的。入秋之后鍛煉的好處在于,在逐漸降低溫度的環境中,經過一定時間的鍛煉,能促進身體的物質代謝,增加產熱,提高對低溫的適應。 冷水浴鍛煉可采取循序漸進的方法,如秋天氣溫逐漸降低,人體對寒冷和冷水也逐漸適應,一直堅持,到了深秋和冬季,洗冷水浴也不感覺太冷。冷水浴時應循序漸進,包括洗浴部位由局部到全身,水溫由高到低以及洗浴時間由短到長。
避免開窗少
秋季盡量多開窗,使空氣流動,讓秋殺之氣蕩滌暑期熱潮留在房內的濕濁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