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節氣的天氣有什么特點
對于我們生活之中每一個字所存在的含義,其實都可以去進行一個合理的了解和分析,就比如說處暑,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了處暑節氣的天氣有什么特點大全,歡迎參閱。
處暑節氣的天氣有什么特點
1、處暑節氣還是有秋老虎天氣,處暑節氣時已經出三伏了,但是人往往會在處暑節氣時再次感受高溫天氣,這就是到了秋天的“秋老虎”天氣。
2、氣溫下降:處暑是秋季的第二個節氣,也是一個溫度由熱轉涼的天氣過渡節氣,進入處暑節氣后人會覺得溫度開始有明顯的降低。
3、雷暴天氣:處暑節氣時常有雷暴天氣,不過雷暴活動不及炎夏那般活躍,主要集中在華南、西南和華西地區,此區域地區的人群出門前要看好天氣預報,預防淋雨,適當的添加衣物。
處暑節氣的含義
處暑節氣到來之后的最大含義就是炎熱的酷暑離開。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四個節氣,日期是每年的八月二十二日至二十四日。處暑的氣候特點是“秋老虎”,就是在短期內會有天氣回熱的現象,而且還是非常悶熱。 關于處暑的習俗有放河燈、煲藥茶、吃鴨子、煎藥茶、開漁節、拜土地爺等。“放河燈”也叫“荷花燈”,就是在底座上放燈或蠟燭,然后任其漂泊。放河燈的意義是為普渡河里的落水鬼,河里的鬼托著河燈,就能投生了。而煲藥茶的習俗主要在兩廣地區。在處暑時,人們會在家煲藥茶,以解處暑的炎熱,還有著去秋燥的作用。
處暑在幾月份
8月份,“處”含有躲藏、終止的意思,“處暑”意味著炎熱的酷暑結束了。由于受短期回熱天氣影響,處暑過后仍有持續高溫,雖沒有夏天酷暑,但仍會悶熱,并且干燥,天氣由炎熱轉向悶熱。處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節氣,它是代表氣候由炎熱向悶熱轉變的節氣。也會慢慢變得越來越涼爽。
處暑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秋老虎是我國民間指立秋(8月8日左右)以后短期回熱天氣。一般發生在8、9月之交,持續日數約7-15天。
形成秋老虎的原因是控制我國的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秋季逐步南移,但又向北抬,在該高壓控制下晴朗少云,日射強烈,氣溫回升。這種回熱天氣歐洲稱之為“老婦夏”天氣,北美人稱之為“印第安夏”天氣。
由于我國地域遼闊,“秋老虎”的表現略有所不同,如華南的秋老虎要比長江流域的來得遲,一般推遲2-4個節令。另外,每年秋老虎控制的時間有長有短,半個月至二個月不等;有時秋老虎來了去,去了又回頭。“秋老虎”天氣,雖然氣溫較高,但總的來說空氣干燥,陽光充足,早晚不是很熱,不至于熱得喘不過氣來。
處暑的飲食如何調養
在到了處暑節氣時要多吃清熱安神食物“病從口入”,飲食與疾病很容易“掛鉤”。處暑之后,早晚溫差變化開始明顯,腸胃接受不了忽冷忽熱的刺激,胃酸分泌增加,胃腸發生痙攣性收縮,抵抗力和適應性就會隨之降低,這時候容易出現一些腸胃病,患有慢性腸胃病的患者,往往會出現反酸、腹脹、腹瀉、腹痛等癥狀。加之飲食不當,這種不適的情況還會進一步加重,因此在飲食方面一定要謹慎。從養生的角度來看,處暑節氣適宜進食清熱安神的食物,如銀耳、百合、蓮子、蜂蜜、黃魚、干貝、海帶、海蜇、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類及奶類這些食物都很合適,但是不可以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