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節氣傳統吃什么
處暑的意思是暑天到此處就結束了?!疤帯笔墙K止的意思,表示炎熱即將過去,暑氣將于這一天結束,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逐漸下降。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處暑節氣傳統吃什么,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處暑節氣傳統吃什么
1、鴨子:“七月半鴨,八月半芋”,農歷七月中旬的鴨子最為肥美營養。處暑這天,老北京人都會去買處暑百合鴨,而江蘇地區,做好鴨子菜要端一碗送給鄰居,正所謂“處暑送鴨,無病各家”。
2、涼茶:自唐代以來處暑煎藥茶的習俗已盛行。處暑期間,家家戶戶有煎涼茶的習慣,會去藥店配制藥方,在家煎茶備飲,意謂入秋要吃點“苦”,有清熱、去火、消食、除肺熱等好處。
3、龍眼:老福州“處暑”之后不再喝涼茶,老福州習慣吃龍眼,龍眼剝殼后泡稀飯吃,這個時候講究“補氣”、“補血”,要避免寒涼的食物;同時龍眼偏溫性,有益心脾,補氣血,有滋補養氣的作用,在這個節氣食用是有益的。
4、白丸子:老福州在處暑會吃白丸子,白丸子其實就是糯米丸,就是將糯米粉搓成一小粒一小粒,煮湯加糖,味道清甜,既可補充碳水化合物,又可以解夏天的口膩。糯米有養陰的功效,秋季可以適當喝點糯米粥。
5、酸梅湯:“處暑酸梅湯,火氣全退光”,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溫州市區街頭專門有賣酸梅湯的茶攤,喝起來酸中帶甜,甜中微咸,口感甚佳。處暑節氣喝酸梅湯可以消暑提神、生津止渴,讓肌肉和血管組織恢復活力。
6、吃蓋澆飯:在過去,處暑是個社日。社日,就要有祭品,這就形成了一個民族食俗:蓋澆飯。米飯放上代表五行的紅黃藍白綠五種顏色的菜,于是在米飯上蓋上胡蘿卜、雞蛋、柿子椒、木耳、藕,上面蓋上勾芡的雞肉做的菜。
處暑節氣要吃什么食物
1、鴨子
南京人傳統的飲食習俗是在“處暑”時節吃鴨子。鴨子,特別是南京江寧湖熟地區的麻鴨最為搶手,據悉,那里的鴨子味甘性涼,肥瘦適宜。如果沒有空,老南京人都會去熟食店買半只鴨子回家;有空的人都會在家燉上“蘿卜老鴨煲”或做“紅燒鴨塊”送給鄰居,這就是俗語中說的,處暑送鴨,無病各家。
杭州人習慣將鴨子分為老鴨兒、嫩鴨兒、呆大鴨兒,就營養來說,老鴨瘦肉多,水分含量少,相對口味和營養都會好一點,適合煲湯解暑氣,而肉鴨則多用來做烤鴨、醬鴨等。對如何辨別老鴨和嫩鴨,這里有一個小竅門:老鴨一般毛長得比較齊,嘴和腳掌比較硬,顏色發黃、發黑,摸上去骨頭比較硬。另外,同樣的個頭,老鴨比嫩鴨分量重。
2、龍眼
“處暑”到了,“避暑”也就結束了。老福州“處暑”之后不再喝涼茶,而多吃些“補氣”、“補血”的東西,老福州習慣吃龍眼,龍眼剝殼后泡稀飯吃。
處暑過后要進入秋天,中醫上有“補秋”的說法,所以少喝涼茶、多吃龍眼是有道理的。這個時候講究“補氣”、“補血”,要避免寒涼的食物;同時龍眼偏溫性,有益心脾,補氣血,有滋補養氣的作用,在這個節氣食用是有益的;但食療不用太過刻板,并沒有規定這個節氣一定要吃龍眼泡稀飯,很多人平時也可以這樣食用,是有益的。
3、白丸子
除此之外,老福州在處暑吃的另一種食物就是白丸子。白丸子其實就是糯米丸,做法很簡單,將糯米粉搓成一小粒一小粒,煮湯,加點糖,味道清甜,既可補充碳水化合物,又可以解夏天的口膩。
糯米有養陰的功效,秋季可以適當喝點糯米粥。糯米,其味甘、性溫,入脾腎肺經,能夠補養人體正氣,具有益氣健脾、生津止汗的作用。吃了后會周身發熱,起到御寒、滋補的作用。秋季適當吃點糯米類食物,對身體會有很好的補益作用。
4、涼茶
處暑煎藥茶的習俗自唐代以來已盛行。每當處暑期間,家家戶戶有煎涼茶的習慣,先去藥店配制藥方,然后在家煎茶備飲,意謂入秋要吃點“苦”,在清熱、去火、消食、除肺熱等方面頗有好處。
在處暑前后如果感到口干舌燥,以性干寒的麥冬或石斛泡茶,有助消暑熱,還能養陰;以雪梨加入蜂蜜、川貝泡水飲用,更是有化痰止咳、生津養肺的作用,也適合氣虛的人士。不過,處暑時節應少喝涼茶,因為此時的暑熱并不嚴重,而涼茶過度苦寒,易傷脾胃,同時也對肺和腎無益。
5、酸梅湯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溫州市區街頭專門有賣酸梅湯的茶攤,故有“處暑酸梅湯,火氣全退光”的諺語。制作酸梅湯很簡單,在夜間用開水沖泡曬干的梅子,再加冰糖。煮好放涼后,裝進木制有蓋的冰桶中,使其溫度降低。喝起來酸中帶甜,甜中微咸,口感甚佳。
烏梅中的有機酸含量非常豐富,能有效地抑制乳酸,降低疲勞感,除掉使血管老化的有害物質。所以處暑節氣喝酸梅湯可以消暑提神、生津止渴,讓肌肉和血管組織恢復活力。此外,吃多了肉時,喝酸梅湯還能幫助體內酸堿值達到平衡。
處暑后養生最主要的就是養肺,而銀耳、山藥、白蘿卜、百合、白芍、梨子等“白色食物”最易入肺,建議多食,少吃一些辛辣食品。
處暑吃什么蔬菜
1、蓮藕
鮮藕含有豐富的銅、鐵、鉀、鋅、鎂和錳等微量元素。在塊莖類食物中,蓮藕含鐵量較高,因此缺鐵性貧血者最適宜吃藕。藕中的多種微量元素有益紅細胞的產生,保持肌肉和神經正常工作。另外,這些營養素還有助分泌消化酶,改善消化。
2、山藥
在中醫上山藥有著“聰耳明目”、“不饑延年”的功能,對人體健康非常有益,而民間也流傳山藥對于調理生理能力、病后虛弱體質、婦女產后調養,小孩強健體魄都有顯著效果,因而被稱為“食物藥”。
3、菱角
“八月菱角脆生生”。菱角營養豐富,含有豐富的淀粉、蛋白質、葡萄糖、不飽和脂肪酸及多種維生素,又容易消化吸收,具有健脾養胃、補腎養血之功效。古人認為多吃菱角可以補五臟,除百病,還可輕身。所謂輕身,就是有減肥健美作用。
4、胡蘿卜
經歷了一夏天的毒太陽,很多美女的皮膚逐漸發暗,胡蘿卜味甘、性平,具有清熱解毒、補中安臟之功效,非常適宜皮膚干燥粗糙,或患黑頭粉刺、角化型濕疹者食用。胡蘿卜富含多種維生素,并有輕微而持續發汗的作用,可刺激皮膚的新陳代謝,增進血液循環,從而使膚色紅潤。
5、土豆
土豆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及大量的優質纖維素,還含有微量元素、蛋白質、脂肪和優質淀粉等營養元素。這些成分在抗老防病過程中有著重要的作用,能有效幫助女性身體排毒。其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讓女性回復美白肌膚。此外,土豆中的粗纖維還可以起到潤腸通便的作用。
6、菠菜
菠菜能清理人體腸胃里的熱毒,可防治便秘,使人容光煥發,被譽為腸胃熱毒的“清理工”。菠菜葉中含有一種類胰島素樣物質,能使血糖保持穩定;菠菜富含各種維生素,能夠防治口角炎、夜盲癥。
7、紅薯
《本草綱目》記載,紅薯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的功效,使人“長壽少疾”,還能補中、暖胃、安五臟等,所以常適宜用來補虛。經常食用紅薯還可以保持血管的彈性,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對心血管系統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8、玉米
初秋時節,正值玉米上市,建議大家多吃些鮮嫩的玉米。因為其營養成分要比老玉米高很多。玉米富含膳食纖維,能促進腸蠕動,減少人體對毒素的吸收。其鎂、鈣和胡蘿卜素等營養物質的含量也比一般谷物高,有防治高血壓和清除自由基的功效,對延緩衰老十分有益。
9、秋葵
秋葵雖然有個“秋”字,但每年3到11月都是它的采收期,5到9月則是主要盛產季。目前秋葵已成為人們所熱追高檔營養保健蔬菜,能增強身體耐力,強腎補虛,同時因其熱量低,所以還是不錯的減肥食物呢。
10、四季豆
四季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蛋白質中賴氨酸、色氨酸含量較高,具有美膚、促進生長、提高注意力的作用;其所含豐富的鐵質,具有造血、補血的功效;豆莢所含膳食纖維非常豐富,有便秘的人常食,可促進排便通暢。
處暑節氣吃什么好
橘子
柑橘性溫、味甘,有開胃理氣、止渴潤肺之功效。不過,陰虛火旺體質者多食會出現口舌生瘡、咽干喉痛等上火癥狀。
獼猴桃
其素有“超級水果”之稱,含有豐富的鈣、VC、VE、必須氨基酸、礦物質等有效成分,經常食用具有調免、護肝、防癌、養顏的功效。
香蕉
香蕉中不僅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糖、鉀、維生素A和C、膳食纖維等營養物質,而且營養高、熱量低,具有促進肝細胞再生、提高免疫力、保護肝臟的功效,所以秋季養肝可適當食用些。
芭蕉
芭蕉不僅味道好,而且芭蕉的營養價值非常高,是一種對人體健康非常有好處的水果,基本上所有的人都喜歡吃芭蕉。其中果糖和葡萄糖之比為1∶1,是補充糖類、消除疲勞的理想食物。
處暑節氣適合吃的食物
1、山藥
其富含淀粉和蛋白質,還有皂甙等營養成分,吃它有助滋腎益精,還能有助消化。處暑節氣吃它,幫助提高身體的免疫力,減少生病的概率。
建議可以直接購買削皮后的,買回家以后直接切片翻炒,炒熟了就可以吃?;蛘哒f切成小段燉湯食用,當然切成圓片和大米一起煮粥吃也是可以的。
2、紅薯
古代醫書有注,紅薯具有“補虛乏、強腎陰”等功效,也就是說吃它有助身體虛弱的人進補,讓身體慢慢恢復強壯,不再虛弱不堪。秋季漸涼,身體虛弱的人,隨便吹吹風就容易感冒,所以說,務必要吃些紅薯進補。
如果你怕麻煩的話,直接將紅薯洗好再放在架子上,開火蒸熟就可以吃了。當然,如果你愛做飯的話,可以將其削皮,洗好了以后切成塊,再和掏洗好的大米一起放入高壓鍋中,再加水煮粥食用。
3、糯米
秋季喝些糯米粥,對身體會有很好的補益作用。因為其性溫味甘,入脾腎肺經,吃它能夠起到補養人體正氣的效果,進而達到健脾益氣、生津止汗的功效。
對于怕冷的女人來說,吃了它以后周身會發熱,幫助她們起到御寒滋補的作用。所以說,秋季的時候要烹煮一些糯米粥食用。
糯米粥的做法:準備好適量的糯米和紅豆,白糖或是冰糖。然后將糯米和紅豆洗好,再放入高壓鍋中,加入清水后加蓋調至煮粥檔后燉煮。若是覺得這樣煮粥檔煮的不夠爛,可以找一個燉煮時間比較長的檔位燉煮。等到跳至保溫了以后,稍稍等上半個小時,因為這樣子鍋蓋才能打開。打開了以后倒入燉鍋中,再煮上幾分鐘,就可以加入少許的咸菜搭配,就可以出鍋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