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過后需要預防什么疾病
暴雨過后并定會迎來高溫的天氣,但由于連續(xù)性的降雨導致我們所處的環(huán)境異常的潮濕,很容易滋生細菌,引發(fā)疾病的傳播。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暴雨過后需要預防什么疾病,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暴雨過后需要預防什么疾病
一、警惕蟲媒傳染病
蟲媒傳染病屬于媒介生物傳染病,它是以蚊、蚤、蜱等節(jié)肢動物(俗稱“蟲子”)為主要傳播媒介的疾病,有很強的破壞性和傳染性。洪澇過后,蚊蟲密度猛增,其與人群接觸頻繁,蟲媒傳染病發(fā)生的可能性很大。蚊子的種類繁多,常見的有按蚊、伊蚊和庫蚊三種類型,以蚊子為傳播媒介,最典型的傳染病就是登革熱。其次,要注意防范蜱蟲,蜱蟲咬后,病情嚴重者可持續(xù)高燒至臟器衰竭死亡。
二、警惕鼠媒傳染病
專家表示,老鼠能傳播鼠疫、流行性出血熱、鉤端螺旋體病等傳染病。洪水過后鼠洞被淹沒,大多數老鼠因具有良好的游泳能力而存活下來,且會向周邊地勢較高的居民區(qū)等地遷徙,伴隨著遷徙造成鼠密度增高,傳病風險也會加大。
三、警惕皮膚病
專家稱,暴雨洪澇后容易引起的皮膚病主要包括真菌感染、細菌感染、皮炎等。如果手足長時間浸泡在水中,皮膚黏膜屏障功能被破壞,就容易誘發(fā)真菌的感染,引起足癬、股癬等真菌性皮膚病;另外,洪水中常有一些漂浮物,在抗災過程中,極易出現磕碰的情況,從而導致外傷。金黃色葡萄球菌、革蘭氏陰性菌極易從創(chuàng)口中進入,引發(fā)毛囊炎、膿胞瘡等細菌感染疾病;最后,由于洪水中含有很多細菌、真菌、污染物,本身就存在過敏的人群一旦接觸,更易引起包括濕疹、皮炎、紅斑丘疹等在內的皮膚疾病。
四、警惕呼吸道傳染病
受災地區(qū)居民住的臨時帳篷、房屋比較簡陋擁擠,空氣流通不暢,衛(wèi)生條件比較差,再加上飲食不規(guī)律,晝夜溫差大,人們的抵抗力下降,容易發(fā)生呼吸道傳染病傳播,如流感、流行性感冒等。
五、警惕意外傷害
除了上述疾病,專家表示,暴雨洪澇過后還要注意毒蛇咬傷、嗆水、中暑等意外傷害。被蛇咬傷后,一定要盡快趕往醫(yī)院治療,有條件的話最好用手機拍下蛇的照片,以便于醫(yī)生及時識別、對癥處理。另外,洪水中可能含有很多耐藥的微生物,不慎嗆水后,容易造成肺部特殊感染,因此嗆水時也要盡快就醫(yī)。最后,夏季天氣炎熱,要謹防中暑。
六、注意事項
專家表示,暴雨洪澇過后,安全第一,在做好安全防護的前提下,要注意做好個人衛(wèi)生,勤洗手、勤洗澡;在室外要穿長衣褲,防止蚊蟲叮咬;另外,人在洪澇災害中容易出現焦慮、抑郁、絕望等不良情緒,嚴重的會引起心理疾病。因此,保持樂觀心態(tài),有助于積極應對,重建家園。
如何應對暴雨天氣來襲
1、隨時關注天氣預報。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現在的天氣預報準確率是比較高的。我們平時要養(yǎng)成看天氣預報的習慣,如果發(fā)生雷暴天氣,我們也可以提前預知,然后及早做出應對的措施。
2、盡量不要外出。暴雨天氣最好留在家中或者工作單位,等雨勢較小再做打算。如果實在要外出,要特別留意路上的積水,小心行走,防止滑倒,一定要避開排水口蓋口和地坑。同時留意附近是否有電線斷落地面的情況。
3、注意切斷電源開關。如果暴雨過于猛烈,導致積水入屋,要注意將電源開關切斷,避免電流傳導到水中,對人體造成傷害。等積水退盡再打上電源開關。
4、注意逃離危房。生命才是最寶貴的,如果所居住的地方地勢低洼且房屋建成時間過長出現明顯老化現象,要考慮及時遷移到親戚朋友的安全住所,等暴雨過去再回去。
暴雨天氣注意事項
1.雷雨閃電時,不要撥打接聽電話,要關閉手機,因電話線和手機的電磁波會引入雷電傷人。
2.雷雨閃電時,不要開電視機、電腦、VCD機等,應拔掉一切電源插頭,以免傷人及損壞電器
3.不要站在電燈泡下,不要沖涼洗澡。
4.盡量不要出門,若必須外出,最好穿膠鞋,披雨衣,可起到對雷電的絕緣作用。
5.盡量不要開門、開窗,防止雷電直擊室內。
66.在雷陣雨較大時要遠離樹木,盡量不要大跨步跑動,可以選擇建筑物躲雨,但不宜選擇車內躲雨。
7.不要穿戴濕的衣服、帽子、鞋子等在大雷雨下走動。對突來雷電,應立即下蹲降低自己的高度,同時將雙腳并攏,以減少跨步電壓帶來的危害。
8.閃電打雷時,不要接近一切電力設施,如高壓電線變壓電器等。
暴雨分為幾個等級顏色
暴雨分為4個級別。按照突發(fā)事件發(fā)生的緊急程度、發(fā)展勢態(tài)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將暴雨等級分為:一級(紅色預警)、二級(橙色預警)、三級(黃色預警)、四級(藍色預警)。
暴雨紅色預警信號的標準是3小時內降雨量a將達10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xù)。暴雨橙色預警信號的標準是3小時內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
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xù)。暴雨黃色預警信號的標準是6小時內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xù)。暴雨藍色預警信號的標準是12小時內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xù)。
暴雨防范主要措施
1、減少外出防意外
隨時收聽收看天氣預報預警信息,合理安排生產活動和出行計劃,盡量減少外出。
2、修好屋頂防漏雨
暴雨來臨前,城鄉(xiāng)居民,應仔細檢查房屋,尤其是注意及時搶修房頂。
3、暢通水道防堵塞
暴雨持續(xù)過程中,應確保各種水道暢通,應防止垃圾、雜物堵塞水道,造成積水。
4、關閉電源防傷人
暴雨來勢兇猛,一旦家中進水,應當立即切斷家用電器的電源,防止積水帶電傷人。
5、遠離山體防不測
山區(qū)大暴雨有時會引發(fā)泥石流、滑坡等地質災害,附近村民或行人盡量遠離危險山體,謹防危情發(fā)生。
在暴雨時,對于山區(qū)的人們來說是最危險的,那里最容易因暴雨而產生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災害,要更加注重安全防護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