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英雄人物簡短事跡
在歷史悠久的祖國,出現了很多民族英雄人物;你是否在尋找“中國英雄人物簡短事跡”?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資料,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國英雄人物簡短事跡【篇1】
在河北省隆化縣,有一所以英雄的名字命名的中學——存瑞中學。這個名字是為了紀念用生命迎來隆化解放的英雄——董存瑞。
董存瑞,河北懷來人,從小就機智過人,13歲時就成功掩護共產黨員躲過日軍的追捕。抗日戰爭結束后,他入伍成為一名光榮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
自此,董存瑞嚴格要求自己,處處爭先,苦練射擊、投彈、刺殺等技術。手榴彈投不遠,他就比別人多花工夫:當別人還 在酣睡,他就早早起床開始練習;晚上別人都睡了,他還 在練兵場上揮汗如雨。胳膊腫了,他咬咬牙挺過去;手起泡了,他也不吭一聲。終于,董存瑞成為全連的投彈能手,在一次比賽中還 獲得了全團投彈第一名。
就這樣,董存瑞在中國人民解放軍這個大熔爐里,在一次次的槍林彈雨的考驗和革命傳統的熏陶下成長起來。兩年間,他共立大功三次、小功四次,榮獲三枚“勇敢獎章”和一枚“_勛章”。
1947年3月,董存瑞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入黨后,他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地學習軍事知識和技能。為了練出過硬工夫,他想出很多新奇的招數。他自己做了個沙盤模型,模擬戰場的場景,讓大家集思廣益,出謀劃策,擬定一個完整的攻堅方案。董存瑞的這個方法得到了師首長的高度稱贊,并推廣到全軍,組織大家觀摩學習,有力地推動了大練兵運動。
1948年5月2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發起了解放隆化城的戰斗。隆化是國民黨在承德的屏障,他們在這里布防了重兵,并構筑了堅固的防御工事,加上易守難攻的險要地勢,攻堅任務異常艱巨。
凌晨,陣地上一片寂靜,董存瑞和他的戰友們徹夜未眠,高度警覺。他們知道,將會有一場大戰。突然,三顆紅色信號彈升上天空,接著便傳來了震耳欲聾的炮聲。解放軍強大的炮火向苔山上的敵人陣地掃去。一時間,硝煙滾滾,戰火彌漫。苔山主峰上的磚塔,很快就在解放軍的炮火下轟然倒塌。緊接著,敵人的碉堡在接二連三的炮火攻擊下啞然失聲。董存瑞和戰友們仿佛看到勝利的紅旗已經插上了苔山頂峰。他們一個個都摩拳擦掌,熱血沸騰,等待著總攻命令的下達。
早晨5時25分,總攻開始,董存瑞所在的六連擔任主攻任務。他們迅速出擊,成功爆破了敵人的炮樓和碉堡,出色地完成了掃清隆化中學外圍工事的任務。下午3點30分,第二次總攻開始。眼看勝利在望,突然,一陣密集的彈雨迎面掃射而來,沖到一半的戰士被壓回到一個土坡下面。原來,敵軍已經在學校內的一座橋上修筑起了暗堡。此時,六架機槍射出六條火舌,猶如毒龍噴射出的火焰,擋住了解放軍勝利的腳步。
董存瑞和戰友們紛紛自告奮勇,向連長請戰。情況緊急,連長當即批準,并囑咐董存瑞:“好,你去吧,注意隱蔽!”董存瑞目光堅定,點了點頭:“請連長放心,我保證完成任務!”說完,他挾著炸藥包就沖了出去。
在戰友的掩護下,董存瑞一會兒匍匐前進,一會兒就地一滾,巧妙地躲過了敵人的子彈,然后一陣快跑跳進河溝里。前面就是敵人的火力死角,他抱著炸藥包沖到橋下。橋離地面有一人多高,兩邊是磚石砌就的。董存瑞把炸藥包往貼近橋身的地方放了兩次,都掉了下來。怎么辦呢?如果將炸藥包放到河床上,根本不能炸毀碉堡。
正當董存瑞思忖未果的時候,總攻的時間到了,嘹亮的沖鋒號角吹響了,戰友們都向暗堡沖了上來。眼看著戰友們紛紛倒下,董存瑞焦急萬分。突然,他舉起炸藥包,緊緊頂住橋底,拉開導火索,目光里充滿了堅定。
隨著天崩地裂般的一聲巨響,暗堡被炸得粉碎。大批后續部隊踏著英雄的血跡沖進隆化中學,紅旗最終飄揚在隆化城上空
中國英雄人物簡短事跡【篇2】
邱少云(1931~1952),中國人民志愿軍一級英雄,出生于四川銅梁縣(1997年后屬重慶市)關建鄉的一個貧農家庭。15歲那年被國民黨抓去當兵,1949年1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1年赴朝鮮作戰。
1952年10月,為打擊在上甘嶺的美國和南朝鮮軍隊,中國人民志愿軍第15軍第29師第87團第9連戰士邱少云被選派參加潛伏部隊,并擔任了發起沖擊后掃除障礙的爆破任務。12日上午,敵機向其所在的潛伏區進行低空掃射,并投擲燃燒彈。飛迸的燃燒液燃遍他全身。為了不暴露潛伏目標,邱少云任憑烈火燒焦身體一動不動。他雙手深深地插進泥土里,身體緊緊地貼著地面,直至壯烈犧牲。
戰后,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文藝工作團贈給特等功臣邱少云烈士錦旗上寫道:“獻給中國人民志愿軍偉大戰士邱少云永垂不朽”。志愿軍第15軍全體指戰員獻給邱少云烈士家屬的錦旗上寫道:“祖國人民的光榮”。四川省人民政府和四川省_分會給邱少云烈士家屬的錦旗上寫道:“光榮之家”。四川省軍區司令部、政治部給邱少云烈士的家屬的錦旗上寫道:“偉大人民的戰士,英雄不朽的功績”。為了表彰邱少云崇高的群眾主義精神和頑強的革命意志,被志愿軍某部委員會追認為中共正式黨員,中國人民志愿軍領導機關于1952年11月6日給他追記特等功,1953年6月1日追授他“中國人民志愿軍一級英雄”稱號。同年6月25日,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最高人民議會常務委員會授予“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英雄”稱號,同時授予金星勛章、一級國旗勛章,并將邱少云的名字刻在金化西面的391高地石壁上:“為整體、為勝利而犧牲的偉大的戰士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
中國英雄人物簡短事跡【篇3】
江竹筠在她8歲時,性格剛強的母親與游手好閑的父親不能相處,便帶著江竹筠姐弟到重慶投奔兄弟。江竹筠10歲到重慶的織襪廠當了童工,因為人還沒有機器高,老板就為她特制了一個高腳凳。11歲時,她又進了重慶的一所教會辦的孤兒院,邊做工邊讀書。在苦難的生活經歷中,江竹筠對當時的社會制度充滿了憎恨,同時也養成了刻苦學習的精神。她在上學時十分用功,記憶力超群。之后據同牢難友講,在獄中,她背誦和默寫下_《新民主主義論》,供難友們學習。江竹筠于1939年考入重慶的中國公學,秘密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44年秋,江竹筠又考入四川大學農學院植物病蟲系,翌年轉入農藝系。1946年,她畢業后回到重慶,參加和領導學生運動。1947年春,中共重慶市委創辦《挺進報》,江竹筠具體負責校對、整理、傳送電訊稿和發行工作,只幾個月的時間,報紙就發行到1600多份,引起了敵人的極大恐慌。1948年4月,《挺進報》的發行機關被偽裝提高的特務打入,以順藤摸瓜的方式破壞了重慶市委,6月間,江竹筠被逮捕。在押往重慶的碼頭途中,她碰巧遇到了已經成了叛徒的原中共川東地委書記涂孝文,立即機智地大聲呵斥叛徒,使得叛徒無法再偽裝害人。江竹筠被送到重慶的“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的“渣滓洞”監獄后,慘遭手指釘竹簽等毒刑的殘酷折磨,仍堅貞不屈,并領導獄中的難友同敵人展開堅決的斗爭。1949年11月14日,江竹筠被特務秘密槍殺,然后被用鏹水毀尸滅跡,時年29歲。
中國英雄人物簡短事跡【篇4】
鄧世昌是甲午中日戰爭期間的愛國英雄,鄧世昌故居在廣州,這里也是他的出生地。他犧牲之后,朝廷就對他進行褒獎,將他的官職升為從一品。他的家人就用朝廷給的錢來裝飾鄧世昌故居,并擴大成鄧氏宗祠。重建后的鄧世昌故居變得非常的恢弘壯觀,在祠內的后花園里有鄧世昌自己種的花草樹木,院內樹木繁森、鳥語花香。而故居內的建筑材料均為上等,閣樓院子數座,清朝時期很多老百姓都來此祭拜鄧世昌。
抗戰期間日軍占領廣州,忌憚鄧世昌的威名所以不敢破壞鄧世昌故居。之后鄧世昌故居經歷了包括改造成小學在內的各種改造,這多少改變了鄧世昌故居的原貌。而-文-格-期間,文物的流失、建筑物被破壞以及附屬地被占用等都使鄧世昌故居遭到了破壞。世人不愿鄧世昌故居就此消失在歷史舞臺,先后將此地設為保護單位并改名為鄧世昌紀念館。歷經磨難之后的鄧世昌故居最終得以復建,人們精心地復原了祠內的原景,甚至油漆的樣色都是仔細挑選之后才覆蓋上的,終于重現了當年的宏觀景象。
當代社會每天都會有很多人到鄧世昌故居去參觀,祠堂內展覽了大量鄧世昌的照片、塑像還附有當時情況的文字說明,以便后人們能夠了解鄧世昌的英雄偉跡,通過體會過去戰爭的殘酷,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
中國英雄人物簡短事跡【篇5】
含著脈脈深情,我讀完了《黃繼光》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我閉上眼睛,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靜。黃繼光那光輝的形象怎樣也揮散不去。憶往昔崢嶸歲月,我的思緒仿佛回到了半個世紀前那個戰火紛飛的歲月,耳邊又回響起嘹亮、威武、雄壯的紅色搖滾--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歌。為了保衛祖國,為了保衛家鄉,打敗美帝保衛和平,我們的先輩去朝鮮打仗,英勇戰斗是民族的脊梁,鴨綠江水在靜靜地流淌,嘹亮地軍歌在耳邊回蕩。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黃繼光就是無數雄糾糾、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的中國好兒女中的一員。為了在黎明前攻下597.9高地,身中數彈的他像暴風雨中的巨人一樣頑強地站起來,沖了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槍口,“豪氣貫日月,英風動大地”。英勇的志愿軍戰士趁勢攻克了敵人的陣地,奪取了勝利。這真是“我自橫刀向天笑”,多么大無畏的犧牲精神啊!
當我讀到“他轉過身來堅定地對指導員說:“指導員,請把這個任務交給我吧!”這句話時,我渾身發熱,黃繼光是多么主動呀。但是我連媽媽交給的的任務都不做,比如說媽媽常常對我說,長大了,能幫大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了,就拿掃地來說吧,一天,媽媽叫我掃地,我隨便掃了一下,很不干凈,媽媽見了,批評我說:“戴健,你連這點家務都做不好,還能干什么?”媽媽就要我重新掃地,我找了一個借口,跟媽媽頂嘴。“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這一切,我多么不對呀。
當我讀到“他張開雙臂,向噴射著火舌的火力點猛撲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敵人的槍口。”這句時,我的心靈被深深地震撼了,淚水無聲地滑落下來。黃繼光,這個偉大的戰士,面臨著生命的危險,忍著傷痛,像巨人一樣冒著暴風雨一樣的子彈中站起來。黃繼光,一個普通志愿軍戰士,卻有一種不怕犧牲的精神,究竟是什么力量鼓舞著他呢?哦,是最光榮的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促使他將生死置之度外。而我呢,卻連一點小小的磨難都經受不起。遇到一點雞毛蒜皮的事就大呼小叫,那一次,我在改正考試發下來的試卷,這是一份提高卷,我做錯了好幾題,馬馬虎虎地應付修改,然后拿給爸爸看,爸爸
耐心地講解,我聽得不耐煩,生氣地說:“你沒完沒了,真煩。”爸爸嚴厲批評我,說:“遇到難題就繞道走,你這是逃避困難。和革命先烈相比,你還差得遠呢!”是啊,生活在幸福時代的我,雖然談不上戰爭時代浴血奮戰,但連起碼的學習困難都不敢去戰勝,我是多么渺小啊!
同學們!當你讀了這篇文章,你不感到黃繼光是我們最可愛的人嗎?黃繼光不正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嗎?“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需馬革裹尸還。”黃繼光、邱少云、毛岸英等無數志愿軍烈士永遠長眠于朝鮮半島的三千里江山,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鄉,這正是英雄“山草離離兮掩我骨,滄海蕩蕩兮浸我尸”的豪邁絕唱!
“斬盡妖魔平天下,山河日月重安排。”正是這支由無數個黃繼光組成的、高舉_旗幟的人民子弟兵,他們鐵血軍魂所鑄就的鋼鐵長城,忠勇耿耿,精忠報國,縱橫無敵,誰與爭鋒,打敗了號稱世界第一的美帝野心狼,保衛了新中國搖籃,保衛了世界社會主義陣營,奠定了新的世界政治格局。“自古英雄出煉獄,拓馬長槍定乾坤!”我們的幸福這天,正是英雄們在昨日以生命熱血創造的明天,沒有他們的犧牲就沒有這天的一切。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我們青年一代何惜百死報家國,要為祖國、家鄉的富強崛起而奮斗,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灑淚祭雄杰,揚眉劍出鞘。青春儒鋼的我,愿守土復開疆,堂堂中國要讓四方來賀!
夜深了,我仍無困意。我在想:今后怎樣去生活,才無愧于我們的先輩呢?
中國英雄人物簡短事跡【篇6】
1927年3月,趙尚志在長春被捕,關押在吉林監獄。他曾爭取看守,組織難友為要求罷免典獄長進行了絕食斗爭。結果,這個虐待“犯人”,欺壓看守的典獄長終被解除職務。吉林監獄新來一位姓劉的“教悔師”,專給政洽犯講孔孟之道。趙尚志感到他有一定的正義感,與以前死心塌地替敵人賣命的教悔師有些不同。趙尚志經常假借請教為名,與他探討問題,有意地靠近他,做爭取工作。而這位教悔師對趙尚志的敢說敢干、愛國愛民的精神也表示十分欽佩。
經過多次接觸,使這位教悔師認識到自己為軍閥賣命、“助紂為虐”的恥辱。結果,這位教悔師不但沒使趙尚志“改邪”,反倒是他自己“歸正”了。他在趙尚志的教育、爭取下終于改變了立場。后來,他利用公開合法的身份多次掩護我黨同志在獄中的活動,協助趙尚志在獄中開展斗爭。1929年5月,趙尚志出獄后,根據這位教悔師的思想覺悟程度和實際表現,還介紹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黨在敵人監獄里的一名地下工作者。
1930年4月,由于叛徒告密,他的身份被暴露,趙尚志在沈陽再次被捕。敵人十分重視對他的審訊。敵人見他年輕,就軟硬兼施,妄圖使他開口,供出我黨活動的機密。但不管是在敵人血腥的皮鞭下,還是甜言蜜語中,都未能動搖趙尚志對革命事業必勝的堅定信念。面對兇殘的敵人,他毫不屈服,痛罵審訊他的人是“帝國主義的忠實走狗,封建軍閥的孝子賢孫”。每次受刑之后,他都高唱革命歌曲回到牢房。氣急敗壞的敵人對他無計可施,稱他是個“瘋子”。不久,敵人對趙尚志等同案人進行會審,他利用這一機會,把敵人的“審訊庭”變成了控訴敵人罪行的“講臺”。他挺身而出,據理抗爭,質問敵人:青年愛國何罪之有?他和同案人一起控訴敵人嚴刑逼供、強迫畫押的罪行,他還要求敵人把叛徒拉出來,和他當面對證。結果叛徒在革命同志巍然正氣面前被嚇得戰戰兢兢,不敢出證,弄得敵人面面相覷,只得狼狽收場。
這次在沈陽監獄里,敵人又讓他去聽“教悔課”。這里的“教悔課”是由一個反動牧師給講“福音書”。趙尚志為了攪亂敵人的反動宣傳,利用一切機會與敵人作斗爭,便在上課時故意向牧師提出問題:什么叫犯罪?罪與非罪的界限是什么?把無辜的愛國青年關押起來是誰有罪?趙尚志能說善講,古今中外、耶穌_、三民主義、政治法律,他都能講出個名堂。他所提出的問題,牧師往往回答不上來,常常被弄得瞠目結舌,不時受到嘲笑。繼之,趙尚志便侃侃而談,大講“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道理。敵人的“課堂”變成了他宣傳愛國主義思想的“講臺”。帶著頹喪神情的反動牧師為了擺脫尷尬難堪的場面,不得不夾起“福音書”退出講臺。后來,牧師以“不堪教化”、“罪不可贖”為名,拒絕趙尚志繼續聽講。而敵人也不再強迫他去上“教悔課”了,怕他攪亂講堂。這之后,敵人對趙尚志等既不宣判也不復審,而把他們一直押在獄中。
中國英雄人物簡短事跡【篇7】
_梅8歲入本村私塾,自幼聰明好學,學業優異,1909年他17歲時,考入縣立高等學堂。辛亥革命后,他受當時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思潮影響,積極投身革命。一次,他代替當時擔任本村村正的父親接待縣官,見面立而不跪,惹得縣官不滿而質問,_梅則以“現在是中華民國,不是滿清政府,為何跪拜。”侃侃陳詞,駁得縣官無言以對,一時名聞鄉里。
1912年,_梅在高等學堂畢業后,曾在羅莊、王古城、后疃等村教學。后因家中吃了官司,他毅然離家到東北去尋求舅父謀生,途中不慎,被火車軋去右臂,不得不又返回壽光老家。
_梅回壽光后,為了謀生,便發憤攻讀醫15,拜傅家莊張宿源為師,他刻苦鉆研,很快成為鄉馳名醫。他特別擅長肺病的治療,在行醫中,他結識了張玉山,后因經常為張玉山診治肺病,彼此了解頗深,情投意合,在1924年8月經張玉山、延們真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并化名_梅。1925年中共壽光黨支部建立,他被選為支部委員。按照支部分工,他去南河一帶,以行醫為掩護開展革命工作,經他積極教育培養,很快發展了王輔之等5名小學教員入黨,并成立了南河黨小組。_梅言談詼諧,好唱京戲,且善書法,結交廣泛,在這前后他還在崔家莊發展了李子庚、李良軒、李瑞林、李光輝等為黨員,從而壯大了壽光黨的組織。
1926年8月,中共壽光縣地方執行委員會成立,_梅被選為地執委委員。為了革命的需要,根據組織安排,1925年他就與一部分黨團骨干跨黨參加了國民黨。中共壽光地執委成立后,他又被推為國民黨臨時縣黨部領導成員。在此期間,他做了大量的統一戰線工作。王家疃一位請他當坐堂醫生的掌柜劉代武,原來家境相當富裕,在_梅的影響下,逐漸趨向進步,變賣了大部土地和家產,資助貧苦百姓,甘心自食其力,后來參加了人民政府工作,成了醫學界的代表。
1928年,山東軍閥張宗昌潰敗,其殘部張來友旋回壽光,駐扎在上口一帶,招兵買馬,以待東山再起。_梅即與中共壽光縣委研究,親自帶領李光輝、張文杰等10余人,忍辱負重打入張部,視時機成熟,準備將這伙土匪武裝改造成人民革命的武裝力量。后因形勢突變,黨的工作難以開展,他們才根據縣委指示,為準備以后的武裝暴動而轉入更加隱蔽的斗爭。
七七事變爆發后,_梅遵照縣委指示,積極開展革命宣傳活動,到處向廣大群眾宣傳抗日救國的道理。1937年牛頭鎮起義時,他已是40多歲,雖然年高體殘,仍是日夜操勞.為建立抗日人民武裝嘔心瀝血。1938年,_梅與兒子一起參加了八路軍魯東游擊隊第八支隊,在后勤部衛生處工作。
1941年,_梅在魯中南與日寇作戰時不幸被捕,敵人將他毒打折磨后,投入井內。事后經群眾營救,幸免遇難,但經受這次慘無人道的摧殘后,患了精神分裂癥。不久,犧牲在萊蕪縣的響水灣,享年4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