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材料_个人事迹名人励志故事

事跡學習網 > 偉人事跡 >

中國著名偉人事跡

時間: 麗菲 偉人事跡

我們大家向偉人們去學習,就能更好的去汲取精神力量,堅守愛國情懷,勇擔時代責任,共同創造祖國美好的未來和人民幸福的生活。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收集整理的中國著名偉人事跡,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國著名偉人事跡

中國著名偉人事跡【篇1】

現在,國際上文化體育交往特別多。有些運動員和演員在國際比賽和表演中取得了好成績,得了獎。他們取得成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每個人的表現也并不一樣。那些心中有祖國的人獲得了人們真正的敬意。

50年代,乒乓球運動員容國團從香港回到國內,成為國家隊成員。他決心為中國奪取世界冠軍,所以訓練很刻苦。他常對人說:人生能有幾次搏?當祖國需要的時候,我就要拼搏,爭取勝利。1959年,他終于在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上戰勝了對手,為祖國獲得了第一個個人世界冠軍。然而他還不滿足,繼續拼搏,后來又為中國第一次取得男子團體冠軍做出了貢獻。當了教練之后,他又率領中國女隊第一次取得了團體冠軍。這“三個第一”,生動地體現了這位體壇名將為國爭光的巨大熱情。

羽毛球運動員侯加昌是印尼華僑,球藝十分高超,有爭奪世界冠軍的實力,可他為發展中國的羽毛球運動,回到了祖國。因為當時中國還不是國際羽聯的成員,不能參加比賽,侯加昌也就失去了當世界冠軍的'機會。然而他一心培養青年選手,使他們一個個成了世界冠軍。他被稱為“無冕”,同樣為國爭了光,受到人們的尊敬。

還有參加國際軍事體育比賽的部隊選手,克服重重困難,不怕受傷吃苦,多次獲得團體和個人冠軍。在1992年,他們又囊括了男女團體、男女個人全部四枚金牌,創造了輝煌的成績,震驚了國際軍事體壇。雖然他們很少被人們提起和被新聞記者注意,可他們為壯國威壯軍威做出了切實的貢獻。

中國著名偉人事跡【篇2】

英國的博物學家、進化論先驅達爾文在他的日記中記載,他曾經做過一件“蠢事”。

19世紀中葉,達爾文周游世界。一次,他來到非洲的一個原始部落,那里的人住山洞,吃草根野果,過著茹毛飲血的原始生活。達爾文在那里住了幾天,有了驚人的發現:當氣候惡劣人們找不到食物時,就將老弱病殘的人分而食之。理由是,被吃掉的都是被認為沒有用的(喪失勞動能力)的人。達爾文很痛心:世界已經進入文明時代,而這里的人還這么野蠻殘忍,一定要想辦法改造他們。

他用高價買下一個當地的男嬰,把他帶回英國,他要用現代文明的教育方式,使這個非洲血統的小孩變成一個“文明人”。然后,再用這個“文明人”去改造他家鄉人吃人的原始現狀。16年之后,這個小男孩長成了“文明青年”,達爾文經熟人幫助,把他送回了非洲。

一年后,達爾文又來到非洲,想看看17年后的原始部落有多大進步。可是,他卻找不到那個“文明青年”。當地人告訴他,他們把那個青年吃掉了。達爾文大驚:“那么好的人,為什么吃了?”“他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會做,留下有什么用?”

對于一個社會來說,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無論他如何“高明”,都不可能改變整個社會的現狀,在人們還沒覺醒的時候,想用自己認為是先進的文明的思想去“統帥”他人,結果只會徒勞無益。達爾文雖然是一位偉大的進化論者,但他違背了最起碼的進化規律:一個人吃人的原始部落,你想在短時期內讓他們進入高度文明的社會,那是不現實的,從野蠻進化到文明,這其中必然要經歷一個漫長而又痛苦的過程,這不是單靠一個或幾個“文明人”就可以改造的。人類的進化是這樣,推而廣之,其他事情又何嘗不是如此?

中國著名偉人事跡【篇3】

今天,我來給你們講一講愛國者錢學森吧!

錢學森從小就十分愛國,為了報效國家,他努力學習,當他學有成就時,動蕩的社會卻沒有他施展才華的大好機會,于是,他到美國留學。幾年之后,人在美國,心在中國的他,聽說新中國成立了,就義無反顧地要快點回國,美國人為了不讓他回國,使盡各種手段,想要打消他回國的念頭。錢學森還是不畏誘惑,還是回到了祖國

溫暖的懷抱。錢學森曾經說過:我是中國人,我可以放棄這里的一切,但決不能放棄我的祖國。他要回國的決心是多么堅定呀!他這一腔愛國熱情難道不令人敬佩嗎?錢學森回國后,學以致用,發明出了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在國際技術交流會上,他被光榮地評為了小羅克偉爾獎章,就在這世界獲獎者的名單上,第一次出現了中國人的名字,他的智慧為中國人爭了氣,為祖國爭了光。

讀了這篇短文,我感受到:錢學森這一偉大舉動,驚動了所有人,而且,深深打動了我,我一定要向錢學森學習,做一個熱愛祖國,報效祖國的有用之才。

中國著名偉人事跡【篇4】

梁紅玉(1102-1135),原籍安徽池州,生于江蘇淮安,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祖父與父親都是武將出身,梁紅玉自幼隨父兄練就了一身功夫。史書中不見其名,只稱梁氏。“紅玉”是其戰死后各類野史和話本中所取的名字,首見于明朝張四維所寫傳奇《雙烈記》:“奴家梁氏,小字紅玉。父亡母在,占籍教坊,東京人也。”后結識韓世忠,兩人初次見面,是在平定方臘后的慶功宴上,梁紅玉感其恩義,以身相許,韓贖其為妾,原配白氏死后成為韓的正妻。建炎三年,在平定苗傅叛亂中立下殊勛,一夜奔馳數百里召韓世忠入衛平叛,因此被封為安國夫人和護國夫人。

后多次隨夫出征,在建炎四年長江阻擊戰中親執桴鼓,和韓世忠共同指揮作戰,將入侵的金軍阻擊在長江南岸達48天之久,從此名震天下。后獨領一軍與韓世忠轉戰各地,多次擊敗金軍,紹興五年隨夫出鎮楚州,“披荊棘以立軍府,與士卒同力役,親織薄以為屋。”于當年八月二十六日死于楚州抗金前線,1151年,韓世忠病逝,夫婦合葬于蘇州靈巖山下。十大經典愛國故事

中國著名偉人事跡【篇5】

公元前440年,楚國磨刀霍霍,準備利用魯班制造的云梯等攻城器械攻打宋國。墨子聽到消息后,一面派弟子禽滑厘等300余人帶著守城器械趕赴宋國,幫助宋國做好防御準備,一面置生死于不顧,從魯國出發長途跋涉到楚國去說服楚王停止侵略戰爭。

墨子一路上晝夜兼程,風餐露宿。腳磨破了,撕塊衣裳裹起來再走,奔波了十天十夜,終于來到楚國都城。他見了楚王后,先用打比方的方式喻示楚宋兩國富貧差別之大,不可以強執弱、以富侮貧。墨子說,現在有一個人,他自己有裝飾漂亮的車子,還去偷鄰居家破爛不堪的車子;他自己有錦緞繡衣,還去偷鄰居家破舊衣衫;他自己有精美肉食,還去偷鄰居家粗劣糠菜。這算是什么人呢?楚王說:“這個人一定是犯了偷竊的毛病。”墨子接著說,我聽說您準備攻打宋國,與這個犯偷竊毛病的人有什么兩樣呢?如果攻打宋國,您必定失去了“義”而得不到宋。一席話說得楚王猶豫不作。

過了一會兒,楚王說,魯班已為我造好了攻城的器械,我還是想去攻打宋國。于是墨子解下身上的革帶當作城池,用一些小板當守城的器械,當著楚王的面與魯班模擬了一場攻守械斗。魯班用云梯、撞車、飛石等九次展示攻城之機變,墨子九次進行了成功地抵抗。魯班器械用盡,而墨子防守有余。最后,魯班“戰敗”。魯班說:“我知道怎樣對付你了,可是我不說出來。”墨子說:“我知道你怎樣對付我,我也不說出來。”楚王莫明其妙地問道:“你們這是什么意思?”墨子說:“魯班不過要大王殺掉臣,認為宋國就沒法守城了。其實,我的弟子300多人已經到宋國做好守城的準備了。您即使殺了我,楚國也打不了勝仗。”楚王聽后,終于放棄了對宋國的戰爭。

墨子救宋的事故,是墨子及其弟子以勇敢與智慧成功地制止大國進犯小國的最的一次,是墨家學派“兼愛,非攻”、酷愛和平思想主張的具體實踐,充分體現了墨子“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光輝軍事思想。

中國著名偉人事跡【篇6】

蘇東坡才華出眾,加上長得玉樹臨風、風度翩翩,因此擁有大批的粉絲。雖然蘇東坡“星途坎坷”,但這些忠實的粉絲卻一直追隨,對他不離不棄。

蘇東坡任杭州通判時,喜歡到西湖游玩。有一天,蘇東坡游覽西湖時,忽然著到一個年輕貌美的女子駕船追了上來。蘇東坡不知其來意,一時愕然。女子激動萬分地說,她自小就仰慕蘇東坡,但一直無緣相見,現已嫁為民妻,今日親眼看見自己的偶像,也了卻了多年的愿望。之后,美女粉絲給蘇東坡彈奏了一曲古箏,便駕船翩然而去。蘇東坡無比感慨,為此,他寫下一首《江神子》。

蘇東坡謫居黃州時,有一個叫李琪的粉絲,非常想要蘇東坡的簽名墨寶,但一直沒有機會。多年過去了,李琪仍拿不到偶像的簽名墨寶,眼看蘇東坡就要調離黃州,她心急如焚。離開當日,黃州官員設宴為蘇東坡餞行,宴席就設在李琪所服務的酒店。真是天賜良機,李琪決定豁出去了。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蘇東坡酒興正酣。看到時機成熟,李琪便捧著酒杯跪拜在偶像面前,隨即拿出自己的隨身汗巾,求蘇東坡簽名墨寶。蘇東坡倒也爽快,讓李琪取來筆墨,揮手便在汗巾上寫道:“東坡七載黃州住,何事無言及李琪?”到此,即擲筆袖手,復與賓客談笑。只寫兩句?這可把李琪急壞了,于是她再次跪拜,求蘇東坡再續。蘇東坡大笑,接著寫了兩句:“恰似西川杜工部,海棠雖好不留詩。”書畢,在座賓客無不擊節贊嘆,李琪也了卻多年心愿,激動得流下眼淚。

蘇東坡59歲時被貶至惠州,當時,他的鄰居溫氏有個女兒叫溫超超,年方16歲,貌美如花。在當時,16歲已經是談婚論嫁的年齡了,但溫超超的眼光極高,任提親的踏破門檻,她就是不肯嫁人。直到蘇東坡被貶謫到惠州,她才算是找到了意中人,她高興地對人說:“嫁人只嫁蘇東坡!”于是,每天晚上,溫超超不顧其淑女形象,愣是翻過高墻,來到蘇東坡窗前聽他吟詩誦讀。一個晚上,窗外的溫超超被蘇東坡發現了,慌亂之中,溫超超馬上就翻

墻跑回家中。蘇軾跟蹤尋到溫家,問其緣故。溫父無奈地告訴了蘇東坡實情。蘇東坡并不是好色之徒,他答應溫父,要給溫超超找到一個好歸宿。但天有不測風云,不久,蘇東坡就又被貶到海南儋州去了,此事也因此不了了之。到蘇東坡遇赦放還,途經惠州時,溫超超已經抑郁而終。

在京城的皇宮里,蘇東坡的粉絲也不在少數。當時,皇宮中的皇太后、皇后、公主和不少宮女都是蘇東坡的超級粉絲。她們對蘇東坡的一貶再貶非常憤慨,但始終無能為力。北宋元豐年間,“烏臺詩案”案發,蘇軾被逮捕下獄。宋神宗當時也是蘇東坡的忠實粉絲,看到自己的偶像入獄,神宗為此悶悶不樂。后來,皇太后向宋神宗哭訴,搬出了當年宋仁宗“吾為子孫得兩宰相”的祖訓,為蘇東坡說情。最終,宋神宗決定對蘇東坡從輕處理。所謂的“吾為子孫得兩宰相”,其實就是前任皇帝宋仁宗對蘇東坡愛戴有加的一個體現。

更加不可思議的是,在宋朝疆域之外,也有蘇東坡的粉絲。有一回,蘇東坡的弟弟蘇轍出使遼國,在遼國,蘇轍驚奇地發現,遼國人常常向他打聽蘇東坡的情況。后來,蘇轍在給蘇東坡的信中寫道:“誰將家譜到燕都,識底人人問大蘇。”由此可見,蘇東坡在遼國也有極大的影響力。當時高麗國有兩個兄弟,也是蘇東坡的忠實粉絲,他們分別取名為金富軾、金富轍。軾和轍,正是蘇東坡兄弟的名字,由此又可見,蘇東坡被外國人崇拜的程度。

中國著名偉人事跡【篇7】

美麗富饒的寶島臺灣,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神圣領土。明朝末年,荷蘭侵略者強占了臺灣。臺灣人民恨透了這伙強盜,不斷進行反抗斗爭。

少年時代的鄭成功,曾親眼目睹荷蘭侵略者在家鄉福建沿海地區燒殺搶掠、殘害鄉親。他從小就對荷蘭侵略者十分憎(zēnɡ)恨。后來,鄭成功成為統率千軍萬馬的將領,便移師金門、廈(xià)門一帶,決心進軍臺灣,趕走荷蘭侵略者。

1661年4月21日,鄭成功率領兩萬五千將士,分乘數幾百艘戰船,浩浩蕩蕩渡海東征,開始進行驅逐荷蘭侵略者的正義之戰。鄭成功在眾將士的簇擁下,站在指揮艦(jiàn)船的樓上舉目四望,這支前進中的龐大艦隊,前后綿延十幾里,風帆蔽日,戰旗招展。鄭成功看到自己親手訓練的軍隊紀律嚴明,軍容雄壯,充滿了必勝的信心。

荷蘭侵略者獲悉我軍進軍臺灣的消息,十分恐慌。他們把軍隊集結在赤嵌城和臺南城,還在港口沉下許多破船,企圖阻擋我軍船隊登陸。鄭成功利用海水漲潮之機,繞過了敵軍設置的炮臺和重兵把守的港口,從鹿耳門登陸。荷蘭侵略軍不甘心失敗,又調動“赫克托”號等戰艦,張牙舞爪地開了過來,猖狂進行反撲。他們妄圖憑借高大堅固的鐵甲戰艦和大炮,阻止我軍繼續登陸。

鄭成功沉著鎮定,指揮我軍戰船和戰艦展開激戰。英勇的我軍將士冒著敵軍密集的炮火,駕駛戰船向敵艦沖去。他們在近處團團圍住敵艦,使敵艦的大炮失去了威力。突然轟隆一聲巨響,所有艦船都震動起來,海面上掀起十幾丈高的巨浪。原來,我軍的炮火擊中了敵艦的彈藥庫。敵軍驚恐萬狀,亂作一團。我軍將士乘勢用鐵鉤鉤住戰艦,爭先恐后跳了上去。敵艦官兵無法逃脫,只好舉手投降。至此,我軍取得了登陸戰斗的重大勝利。

荷蘭侵略軍遭到慘敗,便龜縮在赤嵌、臺灣兩座城里不敢應戰。他們派出使者向鄭成功求和,說只要我軍退出臺灣,他們愿意貢送十萬兩白銀慰勞。鄭成功義正辭嚴道:“臺灣本來是我國神圣領土。我們收回臺灣,是天經地義之舉。如果你們賴著不走,我就用大炮把你們轟走!”

鄭成功喝退敵軍使者,派兵猛攻赤嵌城。城里敵軍負隅(yú)頑抗,垂死掙扎。有一臺灣同胞向鄭成功獻計道:“赤嵌城飲用之水都是從城外高地流下來的。只要切斷水源,敵人就會不戰自亂。”鄭成功依計照辦,果然不出三日,赤嵌城的敵軍便乖乖投降了。

盤踞(jù)在臺灣城的敵軍妄圖長期頑抗,等待救援。鄭成功決定采取長期圍困的辦法逼敵軍投降。在圍困八個月之后,鄭成功下令向臺灣城發起強攻。荷蘭侵略軍糧盡水絕,走投無路,只好舉起白旗投降。1662年初,敵軍頭目被迫來到我軍大營,簽字投降。在我軍將士潮水般的歡呼聲中,荷蘭侵略者垂頭喪氣地離開侵占三十八年之久的臺灣。

臺灣寶島重新回到祖國懷抱,臺灣同胞男女老幼個個喜氣洋洋。他們成群結隊,簞(dān)食壺漿,慰勞祖國將士。臺灣各地街頭巷尾,鞭炮之聲不絕于耳,人們載歌載舞,歡慶回到祖國懷抱。

鄭成功收復臺灣以后,鼓勵墾荒種田,大力發展生產,倡導教育,興辦學校,幫助臺灣同胞改善生活,提高文化水平,有力地促進了臺灣的發展。

這位偉大的民族英雄,雖中年英逝,但他收復寶島臺灣的豐功偉績,永遠銘(mínɡ)記在中華兒女的心中。著名文學家、史學家郭沫若曾撰(zhuàn)寫一副對聯,贊頌鄭成功的歷史功績:“開辟荊(jīnɡ)榛(zhēn)千秋功業,驅除荷虜(lǔ)一代英雄。”

中國著名偉人事跡【篇8】

范仲淹的母親謝氏,身世坎坷,吃盡許多苦頭,飽嘗過多酸辛,因此把太多的希望寄托在兒子身上。謝氏以孟母自勵,悉心教子;范仲淹以顏回自律,發憤成才。舉凡古代刻苦攻讀學有所成的故事,母親和繼父都對范仲淹一一講過。

范仲淹心里明白:要想干一番大事業,就得自律嚴刻,自覺吃苦,自強不息。

在醴泉寺讀書期間,繼父的家境已經比較窘迫,仲淹心知肚明。每次離家去寺院,母親總勸他多帶些糧米,一來擔心兒子吃不飽累壞身體,二來怕給寺院的師父增加負擔。可每次范仲淹都不多帶,而且帶的數量,出人意料的少。母親絮叨規勸,仲淹總是胸有成竹地說:“我有數,不少。”

初到寺院時,糧米交給廚房,代為制作,隨寺院的鐘聲與和尚們一道用飯。可范仲淹,從早到晚一個心思地讀書思考,經常充耳不聞鐘聲,忘記了吃飯,再去打飯時,又過了時辰。好心的廚僧或小和尚眼看著范仲淹如此廢寢忘食地讀書,便主動給他送飯來,仲淹很過意不去,給別人添了麻煩。

為了讀書方便,他自己備了小鍋小灶,自炊起來。范仲淹按自己既定的主意,每天夜晚,量好米,添好水,在小灶里點燃自己拾的木柴,煮米粥。一邊讀書,一邊續柴煮粥。一鍋米粥煮好了,時間也已過了子夜,他便和衣睡去。第二天清早起來,鍋里的米粥涼透了,已經凝固成圓圓的一整個。他拿出小刀,在凝固的粥塊上面,劃上一個十字,完整的一鍋粥分成了四塊。早晨吃兩塊,傍晚吃兩塊,一日兩餐,這便是“劃粥”。用什么菜蔬佐餐呢?菜蔬就在寺院周圍的大山之中。坡坡嶺嶺,溝溝坎坎,自然生長著野韭菜、野蔥、野蒜、野山芹,還有莧菜、苦菜、薺薺菜、蒲公英、王不留、茵陳等十幾種可食的野菜。白天去山洞讀書時,順便拔幾種野菜回來。吃飯時,把十幾根野韭菜,或野蔥、或野蒜,切成細碎末,加入一點鹽拌和拌和,一頓佐餐的菜便成了。

這就是“斷齏”,齏ji,切成碎末的韭菜、蔥蒜等。劃粥斷齏,既簡約又清淡,省時、省力、省錢,可謂范仲淹的創造!醴泉寺讀書三年,范仲淹基本過著“劃粥斷齏”這種清苦自律的生活。隨著范仲淹在北宋歷史舞臺上光輝業績的展現,“劃粥斷齏”也就成了特指范仲淹青少年時代刻苦讀書的專用成語。

中國著名偉人事跡【篇9】

在長江三峽的巫峽和西陵峽之間,有一座名叫秭歸的縣城。這里就是戰國時期大詩人屈原的故鄉。

屈原自幼聰明好學,在學堂里深得老師的賞識。可有一段時間,他放學后經常遲遲不回家。家里人問他緣故,他總是神秘地笑笑說:“我現在誰也不告訴。你們放心吧,反正我不會去干壞事的。”

屈原的姐姐女媭心里仍不踏實。這天,她在放學前先趕到學校,當屈原背完晚書走出校門時,便悄悄地跟在了后面,一直跟到了后山坡的一個山洞里。

這山洞可真美!婀娜多姿的石柱、石筍和石鐘乳,在虛無縹緲的霧氣中亭亭玉立。晶瑩閃亮的水滴順著石鐘乳尖,一滴一滴地慢慢墜落,叮咚之聲,猶如珠落銀盤。

屈原在泉邊一塊青石上坐了下來,隨手掏出一卷竹簡,低聲吟詠起來。

女媭站在洞口默默地傾聽著。她仿佛跟著弟弟一起,一會兒來到了洞庭湖畔的漁翁、蠶女中間,一會兒又來到了九嶷山上的樵夫、獵人中間……直到夜幕降臨,洞內一片朦朧時,她才輕輕地喊了一聲:“弟弟”。

“誰?”屈原猛一怔。當他瞪大眼睛,看清是自己親愛的姐姐站在洞口時,連忙笑吟吟地迎上前去:“姐姐,我讀的都是咱們楚國的民歌,美極啦!

可是,老師不許我們在學校里讀它,沒辦法,我就……”

“那也得對家里說一聲啊。”女媭只責備了一句,便拉著弟弟的手一塊兒走出了山洞。

屈原在山洞里讀書的事很快就傳開了。他死后,故鄉人民為了紀念他,就把后山的這座山洞取名為“讀書洞”。

中國著名偉人事跡【篇10】

齊白石

抗日戰爭時期,北平偽警司令、大特務頭子宣鐵吾過生日,硬邀請國畫大師齊白石(1863—1957年)赴宴作畫。

齊白石來到宴會上,環顧了一下滿堂賓客,略為思索,鋪紙揮灑。轉眼之間,一只水墨螃蟹躍然紙上。

眾人贊不絕口,宣鐵吾喜形于色。

不料,齊白石筆鋒輕輕一揮,在畫上題了一行字——“橫行到幾時”,后書“鐵吾將軍”,然后仰頭拂袖而去。

一個漢-求畫,齊白石畫了一個涂著白鼻子,頭戴烏紗帽的不倒翁,還題了一首詩:

烏紗白扇儼然官,不倒原來泥半團。

將妝忽然來打破,渾身何處有心肝?

1937年,日本侵略軍占領了北平。齊白石為了不受敵人利用,堅持閉門不出,并在門口貼出告示,上書:“中外官長要買白石之畫者,用代表人可矣,不必親駕到門,從來官不入民家,官入民家,主人不利,謹此告知,恕不接見。”

齊白石還嫌不夠,又畫了一幅畫來表明自己的心跡。

畫面很特殊,一般人畫翡翠時,都讓它站在石頭或荷徑上,窺伺著水面上的魚兒;齊白石卻一反常態,不去畫水面上的魚,而畫深水中的蝦,并在畫上題字:“從來畫翡翠者必畫魚,余獨畫蝦,蝦不浮,翡翠奈何?”

齊白石閉門謝客,自喻為蝦,并把作官的漢-與日本人比作翡翠,意義深藏,發人深思。

中國著名偉人事跡【篇11】

王安石

宋朝的宰相王安石是最不修邊幅的人。他有時忙著看公文,上朝時來不及吃早點,便拿了面餅坐在上朝的車中去吃,以致弄得滿身都是面屑。

王安石也不講究衛生,他不太喜歡洗臉,也不常換衣服,因此,有時衣服上竟生了虱子。有一次,王安石和另一位大臣禹玉因事一同去見皇帝,不注意衣著的王宰相衣領上有個小蟲,可能是個虱子,它從衣領爬上了王安石的胡須。皇帝看了,不覺暗自好笑。禹玉伸手替他捉去,隨口說:“這小蟲太光榮了,曾在宰相的胡須上閑蕩過!”王安石也覺察到了,于是解嘲地說:“它不僅光榮而且幸福,連皇上都親眼看到了它。”

王安石的生活非常儉樸,不拘一格,毫不講究,反對奢華鋪張的作風。

在他任宰相的時候,部屬百官宴請他,雖然桌上擺滿了佳肴,他只夾面前的幾樣菜吃。吃飯時也是心事重重,一副食不知味的神態。他在家里請客時相當隨便,一般是兩碟小菜,一壺清酒。有一次,他竟將客人吃剩的煎餅餅皮拿來吃了,令客人大感不安。

醫生們看到王安石臉上愈來愈黑,以為是生病了。但診斷結果,不是病,而是積的汗垢,用澡豆擦洗就清潔了。平時就懶得修飾容貌、講究衣著的王宰相,自然是拒絕用澡豆洗面的。還說:“上天要給我一張黑面孔,我為何要用澡豆洗凈它呢!”

中國著名偉人事跡【篇12】

沈從文

沈從文是我國現代作家,他出生在湖南省鳳凰縣的一農戶家庭。小時候,沈從文特別喜歡看木偶戲,常常因為看戲入迷而耽誤了讀書。

有一天上午,沈從文從課堂里溜出來,一個人跑到村子里去看戲,那天木偶戲演的是“孫悟空過火焰山”。沈從文看得眉飛色舞,捧腹大笑。一直看到太陽落山,他才戀戀不舍地回到學校。這時,同學都已放學回家了。

第二天,沈從文剛進校門,老師就嚴厲地責問他為什么曠課。他羞紅著臉,支支吾吾地答不上來。老師氣得罰他跪在樹下,并大聲訓斥道:“你看,這楠木樹天天往上長,而你卻偏偏不思上進,甘愿做一個沒出息的矮子。”第二天,老師又把他叫去,對他說:“大家都在用功讀書,你卻偷偷溜去看戲。昨天我雖然羞辱了你,可這也是為了你好。一個人只有尊重自己,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老師的一番話,使沈從文感動得流下了眼淚。他暗暗發誓,一定要記住這次教訓,做一個受人尊重的人。此后,沈從文一直嚴格要求自己,長大后成了的作家。

中國著名偉人事跡【篇13】

張良

張良原來是戰國時期韓國的貴族公子,祖父和父親都做過韓國的相國。韓國被滅后,張良也從貴族變成平民,他變賣了家產,只為報滅國之仇。當時他認識了一個大力士,那個大力士用的是一個足足有一百二十斤重的大鐵錘。他說服了那個大力士去博浪沙這個地方刺殺秦始皇,誰知大力士的大錘沒打到秦始皇的馬車,刺殺失敗了,這個大力士自殺了。為了避免被牽連,張良開始逃亡。

張良逃到了下邳,悄悄住了下來,不到一年的時間,他家周圍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個有學問的讀書人,他在那里漸漸出了名,也結交了不少朋友。有一天早上,張良路過一座橋時,看見一個穿著土布長褂的老頭子坐在橋頭,一只腳搭在另一條腿上,正一上一下晃著,而腳上的鞋也跟著晃。奇怪的是,那老頭看見張良走了過來,就把腳往里一縮,腳上的鞋就掉到橋下了。老頭看了一眼張良說:“小子,你快下去幫我把鞋撿上來。”張良一聽很生氣,可看那老頭的頭發胡子全白了,滿臉皺紋,就不好發火了。于是他走到橋下撿起那只鞋,遞給老頭。但那老頭不用手接,而是一伸腳說:“給我穿上。”張良這下愣了:怎么還會有這樣的人啊!不過他覺得自己已經把鞋撿上來了,不如好人做到底。于是他跪下來恭恭敬敬地給老頭穿上了鞋,那老頭也不說聲“謝謝”,只是捋了捋胡子,慢吞吞站起來,大搖大擺地走了。

張良盯著那老頭的背影,見他走得又快又有勁,知道這老頭不簡單。于是他也趕緊走下橋,注視著老頭的背影。

走了幾步之后,老頭突然轉身回來了:“你小子有出息,我可以指點指點你。”張良很聰明,一聽這話,就知道老頭有來歷,趕緊跪下向他一拜:“弟子張良拜認老師!”老頭微微一笑,說:“好!五天之后,天亮的時候,你到橋上來見我。”張良連忙說:“是!”

過了五天,張良一大早就梳洗好,匆匆忙忙往橋趕,誰知他到那里時,那老頭已經等著了,一看見張良就生氣地說:“小子,你跟老人家有約,就應該早點到,怎么還要叫老人等你?”

張良馬上跪下磕頭認錯。那老頭沒理會他,揮揮手:“回去吧,五天后再來。”說完就走了。張良站了一會兒,也只好垂頭喪氣回家了。又過了五天,張良一聽見雞叫就起來,顧不上梳洗就向大橋跑去。他還沒跑到橋上,就看見老頭已經在上面了,于是他打了一下自己的腦袋,自言自語說:“怎么又晚了!”

老頭瞪了張良一眼說:“你如果愿意,五天后再來!”說完就走了。張良悶悶不樂地在原地站了半天,才邁著沉重的腳步回家。

這五天的日子可真是難熬啊,到第四天晚上,張良翻來覆去睡不著,干脆起了床。剛過了半夜,他就到橋上等著。

不一會兒,那老頭慢慢走來了,張良一見,趕緊迎了上去。老頭看見張良,笑了一下:“這樣才對嘛。”說完,他拿出一部書給張良,并告訴他:“你如果把這部書好好地讀明白了,將來就能夠做一個有出息的人。”張良小心地接過書,道了謝,然后想請教老頭的名字,但那老頭卻頭也不回地走了。

天亮后,張良拿出書一看,原來是一部《太公兵法》。從此白天晚上都讀,直到把它讀得滾瓜爛熟。

十年后,陳勝、吳廣起義,張良也在下邳西面與沛公劉邦相遇,并歸附了他。張良多次用《太公兵法》中的道理向劉邦獻策,得到了劉邦的賞識,他自己也成為杰出的軍事謀略家,與蕭何、韓信并稱為“漢初三杰”。

中國著名偉人事跡【篇14】

陶行知

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縣人,我國近代人民教育家。1914年畢業于金陵大學,后赴美留學。1917年回國后推行平民教育,認為“教育是共和國的保障”,并把畢生精力投入到了教育中。

陶行知在擔任一所學校校長時,一次,他看到學生王友用泥塊砸同學,當即制止,讓他放學后到校長室。

陶行知來到校長室,王友已等在門口準備挨訓了。沒想到陶行知卻給了他一顆糖,并說:“這是獎給你的,因為你很準時,我卻遲到了。”王友驚疑地瞪大了眼睛。陶行知又掏出第二顆糖對王友說:“這第二顆糖也是獎給你的,因為我不讓你再打人時,你立即就停止了。”

陶行知又掏出了第三顆糖:“我調查過了,你砸的那些男生,是因為他們不遵守游戲規則,欺負女生;你砸他們,說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壞人作斗爭的勇氣,應該獎勵你啊!”王友感動極了,哭著說:“陶校長,你打我兩下吧!我錯了,我砸的不是壞人,是自己的同學……”

知這時笑了,馬上掏出第四顆糖:因為你正確地認識錯誤,我再獎勵你一顆糖……我的糖分完了,我們的談話也結束了。”

80727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家庄装修设计_室内家装设计_别墅装饰装修公司-石家庄金舍装饰官网 | 闪蒸干燥机-喷雾干燥机-带式干燥机-桨叶干燥机-[常州佳一干燥设备] | 广州展台特装搭建商|特装展位设计搭建|展会特装搭建|特装展台制作设计|展览特装公司 | 皮带输送机-大倾角皮带输送机-皮带输送机厂家-河南坤威机械 | 喷码机,激光喷码打码机,鸡蛋打码机,手持打码机,自动喷码机,一物一码防伪溯源-恒欣瑞达有限公司 | 广州企亚 - 数码直喷、白墨印花、源头厂家、透气无手感方案服务商! | 电脑刺绣_绣花厂家_绣花章仔_织唛厂家-[源欣刺绣]潮牌刺绣打版定制绣花加工厂家 | 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销售管理系统,crm系统,在线crm,移动crm系统 - 爱客crm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_IC China_半导体展_集成电路博览会_智能制造展览网 | 蒸汽吸附分析仪-进口水分活度仪|康宝百科 | 国产离子色谱仪,红外分光测油仪,自动烟尘烟气测试仪-青岛埃仑通用科技有限公司 | 工程管道/塑料管材/pvc排水管/ppr给水管/pe双壁波纹管等品牌管材批发厂家-河南洁尔康建材 | 砖机托板价格|免烧砖托板|空心砖托板厂家_山东宏升砖机托板厂 | 匀胶机旋涂仪-声扫显微镜-工业水浸超声-安赛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协议书_协议合同格式模板范本大全 | 金环宇|金环宇电线|金环宇电缆|金环宇电线电缆|深圳市金环宇电线电缆有限公司|金环宇电缆集团 | 固诺家居-全屋定制十大品牌_整体衣柜木门橱柜招商加盟 | 广东恩亿梯电源有限公司【官网】_UPS不间断电源|EPS应急电源|模块化机房|电动汽车充电桩_UPS电源厂家(恩亿梯UPS电源,UPS不间断电源,不间断电源UPS) | 刺绳_刀片刺网_刺丝滚笼_不锈钢刺绳生产厂家_安平县浩荣金属丝网制品有限公司-安平县浩荣金属丝网制品有限公司 | 拖鞋定制厂家-品牌拖鞋代加工厂-振扬实业中国高端拖鞋大型制造商 | 英语词典_成语词典_日语词典_法语词典_在线词典网 | 硫化罐-胶管硫化罐-山东鑫泰鑫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焦作网 WWW.JZRB.COM | 合肥办公室装修 - 合肥工装公司 - 天思装饰 | 奇酷教育-Python培训|UI培训|WEB大前端培训|Unity3D培训|HTML5培训|人工智能培训|JAVA开发的教育品牌 | 铝机箱_铝外壳加工_铝外壳厂家_CNC散热器加工-惠州市铂源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科普仪器菏泽市教育教学仪器总厂 | 【中联邦】增稠剂_增稠粉_水性增稠剂_涂料增稠剂_工业增稠剂生产厂家 | 厂房出租_厂房出售_产业园区招商_工业地产 - 中工招商网 | 电脑刺绣_绣花厂家_绣花章仔_织唛厂家-[源欣刺绣]潮牌刺绣打版定制绣花加工厂家 | 深圳宣传片制作_产品视频制作_深圳3D动画制作公司_深圳短视频拍摄-深圳市西典映画传媒有限公司 | 精密五金加工厂-CNC数控车床加工_冲压件|蜗杆|螺杆加工「新锦泰」 | 液压升降平台_剪叉式液压/导轨式升降机_传菜机定做「宁波日腾升降机厂家」 | 变位机,焊接变位机,焊接变位器,小型变位机,小型焊接变位机-济南上弘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薪动-人力资源公司-灵活用工薪资代发-费用结算-残保金优化-北京秒付科技有限公司 | 税筹星_灵活用工平台_企业财务顾问_财税法薪综合服务平台 | 深圳市索富通实业有限公司-可燃气体报警器 | 可燃气体探测器 | 气体检测仪 | 热闷罐-高温罐-钢渣热闷罐-山东鑫泰鑫智能热闷罐厂家 | 杭州高温泵_热水泵_高温油泵|昆山奥兰克泵业制造有限公司 | H型钢切割机,相贯线切割机,数控钻床,数控平面钻,钢结构设备,槽钢切割机,角钢切割机,翻转机,拼焊矫一体机 | 礼仪庆典公司,礼仪策划公司,庆典公司,演出公司,演艺公司,年会酒会,生日寿宴,动工仪式,开工仪式,奠基典礼,商务会议,竣工落成,乔迁揭牌,签约启动-东莞市开门红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